那日(1924年7月 - 2014年3月8日),内蒙古兴安盟人,生前曾任内蒙古锡林郭勒军分区政治委员,是内蒙古军区第三干休所副军职离休干部。他于1945年投身革命,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留下诸多重要印记。1958年,那日参加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时,有幸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并合影留念。1955年,他被授予中校军衔;1961年任内蒙古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正师级),并晋升为上校军衔。此外,他还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纪念章,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赠予的荣誉纪念章 。
2014年3月8日5时15分,那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91岁。
在其职业生涯中,那日曾历任多个重要职务。早期担任科右中旗支会执委,随后任职锡林郭勒中心区区长兼区自卫中队队长、旗自卫大队副大队长。此后,他在军队系统中不断成长,先后担任骑兵十六师六十四团政治处主任,国防骑兵五师十四团副政委、十三团政委、十五团政委等职。他还曾出任内蒙古建设兵团军管会主任、包头钢铁公司党委委员、白云鄂博军管会党委书记,最终任职锡林郭勒军分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并于1981年离休。
在个人荣誉方面,那日的履历熠熠生辉。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61年晋升上校军衔,所获的众多勋章与纪念章,是对他为党和国家所作贡献的高度认可。尤其是1958年受毛主席接见合影,更是他人生中的重要荣耀时刻。
那日同志的离世令人惋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民族干部与优秀的解放军指挥员,他的离去是党和军队的一大损失。
在革命战争时期,那日参与多次战役。凭借精准的作战意图判断与敌情分析能力,他善于把握战机,指挥果断正确,总能出色完成作战任务。“文革”期间,他遭受严重迫害,但始终立场坚定,坚决抵制错误行径,坚持真理。面对困境,他相信组织、坚守原则,展现出共产党员的崇高气节。恢复工作后,他不计个人得失,为边疆地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以及民族团结贡献诸多力量 。
调任军区机关工作后,那日认真贯彻落实军区党委、后勤部党委决议,在军区后勤部机关部队的政治思想、组织、干部、保卫等工作方面成绩斐然。离休后,他依然心系党和国家发展、军队建设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担任内蒙古军区第三干休所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期间,他深入老干部群体,积极解决实际困难,维护老干部思想稳定。同时,他发挥余热,走进部队、学校、社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捐赠革命文献资料,为贫困地区失学儿童捐款捐物,充分彰显老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赢得广泛尊敬。
在漫长的革命军旅生涯中,那日始终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他秉持实事求是精神,不畏艰难、勤勉尽责,圆满完成党交付的各项历史使命。那日同志的一生,是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不懈奋斗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