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一[唐][唐朝宰相] 河北邯郸市馆陶县人物 郭正一(?—689年),字正一,定州鼓城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晋州市晋州镇鼓城村)人。唐朝宰相。 出身中山郭氏。唐太宗贞观年间,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学士,迁中书舍人。唐高宗即位,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册封颍川县男。武后称制,授国子祭酒,迁检校陕州刺史。永昌元年(689年),受酷吏周兴诬陷,坐罪处死。 郭正一生平事迹 郭正一(?—689 年),定州鼓城县人,其字不详。他自幼勤奋好学,年少时就凭借出色的文辞才华而闻名。贞观年间,郭正一考中进士,此后历任弘文馆学士,后又升迁为中书舍人。在英国公李勣率军攻打辽东时,他担任行军管记一职。 唐高宗即位后,郭正一被任命为秘书少监,获封上柱国,并担任检校中书侍郎。永淳二年,他加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受封颍川县男。由于在执政岗位上任职时间较长,郭正一熟知朝廷典章旧例,许多诏令文书都出自他手。然而,在武后临朝称制期间,他先是任职国子祭酒,后来又外调担任检校陕州刺史。唐睿宗永昌元年,郭正一遭到酷吏周兴诬陷,不幸被杀。直至神龙革命后,他才得以恢复官爵。 轶事典故 征辽趣事 据《隋唐嘉话》记载,郭正一担任李勣(李英公)征辽时的行军管记。李勣回朝后曾说:“这次出征,我记录下郭正一的可笑之事,即便写成十卷书,也难以全部记载完。” 高丽玉素 《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一》引用《朝野佥载·卷五》的内容:中书舍人郭正一在攻破平壤后,得到一名高丽婢女,名叫玉素,极为美丽娇艳,郭正一让她专门掌管财物库。一天夜里,郭正一想喝浆水粥,觉得非玉素煮的不可。没想到玉素却在粥里下毒后进献给他。郭正一察觉情况不对,急忙喊道:“这个婢女要毒死我!”他赶紧找来土浆和甘草服用,过了很久才得以解毒。事后,郭正一发现玉素不见了,同时还丢失金银器物等十余件。他将此事上奏,皇帝下令长安、万年两地官员捉拿贼人。负责办案的差役被打得脊背溃烂,寻找贼人的行动闹得沸沸扬扬,但三天过去了仍毫无收获。不良主帅魏昶颇有策略,他挑选了几户人家的奴仆,选出三个年轻端正的,让他们穿着布衫遮住头来到街上。随后,他又捆绑了四名卫士,询问他们十日内是否有人寻找别人家的奴仆。卫士回答说:“有个归降的高丽人留下书信,让交给舍人郭正一的捉马奴,书信还在。”查看书信后得知,金城坊中有一处空宅,再无其他信息。差役们前往金城坊的空宅进行搜查,到了一处住宅,发现封锁得十分严密。他们砸开锁进去,发现婢女玉素和那个高丽人都在里面。经过拷问,才知道是归降的高丽人伙同捉马奴将玉素藏在这里。最后,他们奉皇帝敕令在东市被斩首。 生吞活剥 张鷟《朝野佥载·卷三》记载:唐朝有个叫张狗儿(又名张怀庆)的人,喜欢抄袭他人文章。他担任冀州枣强尉时,有才之士创作的文章,他大多拿来抄袭改用。当时人们为此编了句话:“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看来这话所言不虚。 亲属成员 郭正一出身于中山郭氏,中山郭氏世代居住在鼓城。他的儿子郭忠,担任通事舍人;女儿郭氏,嫁给成州刺史崔嘉裕,相关内容可参见《大唐使持节成州刺史博陵崔府君夫人太原郭氏祔志文》 。 个人作品 《全唐诗》存其诗一首,《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 桂宫初服冕,兰掖早升笄。礼盛亲迎晋,声芬出降齐。 金龟开瑞钮,宝翟上仙袿。转扇承宵月,扬旌照夕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