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郑国

春秋战国

郑国春秋战国 河南郑州市新郑市人物

  郑国(?—?),战国时期韩国人,水利家。韩国水工。秦始皇元年(前247),受命入秦游说,建议引泾水东注北洛水为渠,企图疲劳秦人,勿使伐韩。秦王采纳其议,命他主持开凿工程。工程进程中被秦察觉此意图欲杀之,他说渠凿成亦秦利,因得继续施工,终于完成。是渠从仲山(今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水向西到瓠口作为渠口,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地形,沿北山南麓引水向东伸展,注入北洛水,全长三百多里。利用泾水含沙而有肥效的特点,用以灌溉,并冲压、降低耕土层中的盐咸含量,收到改良土壤的效用。灌溉土地四万余顷,使每亩增产到一钟(六石四斗)。“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史记·河渠书》)。

  当时韩国为阻止秦国东伐消灭各国,遣郑国赴秦,游说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田,图谋削弱秦国国力,使其无力征伐。秦采郑国建议,命其开凿引泾渠道。后来秦国察觉到韩国的用意,欲杀郑国。郑国坦诚相告:“始,臣为间,然渠成,变秦之利也。”遂说服了秦国,再度被委任主持修建渠堰工程。整个工程自秦王政元年(前246年)始。历时十余年,渠首设在瓠口(今王桥镇上然村附近),从渠首到注入洛河处,全长300公里,灌溉田地四万余顷(折今110万亩)。渠成后,亩收一钟(合今100余公斤),关中之地成为沃野,大大增强了秦国实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该渠被命名为郑国渠,以纪念郑国的功绩。

  郑国相关中国古代十大水利专家

  同名人物:郑国

  • 郑还古
  • 郑子婴 (?~前680) 郑国第八任君主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 上一篇:郑厘公下一篇:韩非
    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
    肃宁县人物
    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
    奋进实干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滑板运动员
    唐朝诗人,唐朝宰相
    清朝直隶总督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
    清康熙官员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
    贵州省委原书记
    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
    战国末期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
    明代荆襄流民起义领袖
    以术辅法,变革图强的法家先驱
    两届奥运冠军
    明公元1450年-1525年
    河南郑州市新郑市人物
    春秋战国?-前680年,郑国第八任君主
    河南郑州市新郑市人物
    春秋战国?-前628年,郑国君主
    河南郑州市新郑市人物
    春秋战国公元前648年-前606年,郑国君主
    河南郑州市新郑市人物
    春秋战国?-前605年,郑国君主
    河南郑州市新郑市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