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正声,一位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展现出卓越领导风范与务实精神的重要人物,曾任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十二届全国政协主席 。他以正直亲民的形象、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对国家和人民事业的热忱,在不同岗位上留下了深刻且积极的印记。 俞正声于1945年4月出生,籍贯为浙江绍兴。绍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人文底蕴,滋养出了俞正声身上独特的气质与品格。他出生于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特殊的时代背景与成长环境,赋予了他坚定的信念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1963年8月,年仅18岁的俞正声开启了他的人生旅程,参加了工作。随后,1964年11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工程系弹道式导弹自动控制专业展开深入学习,大学期间,他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获得大学学历,并成长为一名工程师。 毕业后的俞正声,最初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无线电六厂担任技术员。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脚踏实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之后,他转至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无线电厂,同样担任技术员,凭借出色表现成为负责人。这段在基层工厂的工作经历,不仅锻炼了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让他深切体会到了普通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培养了他对基层群众的深厚情感。 1975年,俞正声进入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技术推广应用研究所,先后担任技术员、工程师。在研究所的工作经历,使他接触到了前沿的电子技术领域,不断拓宽了自己的专业视野。随着能力的提升,他逐步晋升为副总工程师。在这期间,他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推动电子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为相关领域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982年起,俞正声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转变,开始涉足行政管理工作。他先后在电子工业部多个部门任职,包括电子技术推广应用研究所副所长、计算机工业管理局系统二处处长、副总工程师兼微型机管理部主任,以及电子工业部计划司副司长等职位。在这些岗位上,他积极推动电子工业的规划与发展,为行业的有序进步出谋划策,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和行政管理才能。 1984年,俞正声投身到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工作中,担任负责人、副理事长,并成为党组成员。在基金会任职期间,他深入了解残疾人的需求,积极推动各项福利事业的开展,致力于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为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985年,俞正声开启了在地方任职的重要阶段,担任山东省烟台市委副书记。在烟台工作期间,他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地方发展需求,积极推动当地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1987年,他出任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在市长岗位上,他展现出了前瞻性的发展眼光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其中,在中国率先开展的房改工作,成为一项具有标志性的改革突破,为全国的住房制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1989年,俞正声调任山东省青岛市委副书记、副市长,随后成为市长。在青岛任职期间,他积极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他提出建设国际化都市的新构想,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流入,极大地提升了青岛的城市影响力。同时,他高度重视工业品牌建设,大力扶持本土企业发展,在他的推动下,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品牌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声名远扬,他也因此荣获“品牌市长”的美誉。1992年,他担任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市长,1994年起专任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继续为青岛的发展贡献力量,推动青岛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 1997年,俞正声进入建设部工作,担任党组书记、副部长,1998年正式成为建设部部长、党组书记。在建设部任职期间,他将工作重点放在提升建筑质量上,强调“抓质量”是建设部的第一中心工作。他深刻认识到建筑质量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乎国家的长远发展,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行业监管,推动建筑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2001年,俞正声调任湖北省委书记。在湖北工作期间,他积极推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大力发展武汉城市圈、壮大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这“两大抓手”成为湖北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加强区域协同发展、培育地方特色产业等举措,有效促进了湖北经济的快速增长,提升了湖北在全国的经济地位。2002年,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同时继续担任湖北省委书记,之后又兼任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全面领导湖北的各项工作,推动湖北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2007年,俞正声担任上海市委书记,再次肩负起重要使命。主政上海期间,正值上海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诸多挑战,他积极推动上海的改革创新与转型发展。他要求各级干部要有抛开个人得失、实事求是的勇气,逐个突破体制机制等障碍。在他的领导下,上海在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城市治理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世界博览会,俞正声担任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组织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执行委员会主任,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付出了巨大努力,向世界展示了上海的魅力与中国的风采。 2012年,俞正声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继续担任上海市委书记至2012年11月。2013年至2017年,他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十二届全国政协主席。在政协工作期间,他积极推动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鼓励政协委员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为国家的发展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他重视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强调要最广泛地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生活中,俞正声是个书迷,逛书店、转书摊是他闲暇时的爱好。他还是个“网虫”,每天都会上网关注新闻,认为网络是改进政府工作、回应群众关切的重要手段。在市民眼中,他随和亲民,座车不设特殊号牌,外出时要求警车不扰民,还经常与环卫女工、游客随意攀谈,百姓亲切地称他为“老俞”。而在干部眼中,他工作严谨,遇事总要盘根问底,对工作不扎实的干部会提出严厉批评。 俞正声的父母都曾是新中国的省部级领导,家庭对他的影响深远,他始终铭记父母的教诲,做一个正直的人,不谋求特权。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以身作则,践行着自己的信念。他的夫人张志凯现已退休,他们育有一子 。 俞正声在其丰富的职业生涯中,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卓越的领导能力,在不同地区和岗位上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经历见证了中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奋斗历程,他的贡献也将永远铭记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