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朱昌颐

清公元1784年-1855年

朱昌颐清公元1784年-1855年 浙江嘉兴海盐人物

朱昌颐(1784年—1855年),字吉求,号正甫,又号朵山,海盐人。

道光丙戌一甲一名进士,状元。

当时,科举制度十分死板,规定读书人读的是“四书五经”,写的是“八股文章”,脱离实际,毫无用处,所以朱昌颐每天“之乎哉也”的读呀、背呀、写呀,久而久之写得了一手好字,肚皮里却没有真才实学。他考秀才,考举人,都是凭字写得好被录取。进京后,就精心写了一把扇面,送给主考官,主考官十分赏识,就把这把扇子留在手头。第二天皇帝召见主考官,主考官竟把扇子随身带进了皇宫。哪知道道光皇帝虽然是个满人,却也喜欢汉字,见后爱不释手。

殿试那天,道光皇帝摇着这把扇子批阅送上来的考卷,看到朱昌颐那张时,觉得卷子上的字很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和手中扇子一对照,原来正是出自同一个人手笔,顿时龙心大喜,也不管原来的内定方案,连考卷内容陪也没有细看,就提起御笔在朱昌颐的考卷上用朱色一点,算是钦定状元了。这时,站在一旁的太监大吃一惊,连忙上前叩头劝阻说:“万岁爷,这次状元不是早就内定吏部尚书的儿子了吗?”道光皇帝一听很不快乐,心想:皇帝历来是金口,哪有悔改的道理,就回答说:“不必多言,今天我御笔已点,不能再改,前几天内定的人就下次再做状元吧!”太监还想劝阻,又禀告说:“朱昌颐的考卷上还有错误呢!他把万岁万岁万万岁写成了万岁万岁千万岁,这怎么可以?”道光皇帝感到有失尊严,立即来了一个将错就错,说:“胡说,朕也不想万万岁,能活到千万岁已经心满意足了。”就这样,朱昌颐中了头名状元。

朱昌颐成了状元后,吏部尚书自然怀恨在心,因此他又上朝奏明皇帝,要皇帝再口试一次,看看朱昌颐的真才实学,以确定官职的大小。道光皇帝答应了,于是在退朝以后单独召见朱昌颐。皇帝忽然想起自己身上穿的绫罗绸缎,都是江南织选送来,而朱昌颐正是嘉兴府人,所以就问道:“爱卿呀,你来自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当地农家都养蚕缫丝,你可知道蚕宝宝有几只脚?”这下朱昌颐可慌了手脚,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他虽然长在农村,却从来没有接触过养蚕的事,更不用说知道蚕有几只脚了。皇帝一看朱昌颐的窘态,知道他本事平常,就说:“爱卿既然不知,大概书还读得不够,朕再送你端砚一方,御墨十锭,继续努力读书吧!”所以朱昌颐只做了一任普通的监察官,就不得不告老还乡了。

出版著作《鹤天鲸海焚余稿》

  朱昌颐相关清朝状元道光六年(1826年)

  同年(公元1784年)出生的名人:爱新觉罗·敬征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董棨下一篇:汪如洋
革命烈士
前北洋政府交通总长
明朝第四位皇帝
明神宗朱翊钧第七子
学识渊博心怀大爱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明朝开国皇帝
革命烈士
国务院原总理
南宋哲学家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