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陈正

公元1915年-1990年,著名地质学家

陈正公元1915年-1990年,著名地质学家 浙江绍兴新昌人物

陈正(1915~1990),西坑乡西坑村(今属镜岭镇)人。地质学家,矿物学家。1939年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毕业,留任地质系助教。1939年秋至1942年夏,任教重庆中央大学。1942年秋调至四川乐山县武汉大学矿冶系任讲师。1944年秋重返重庆中央大学地质系任讲师。这期间,除完成教学任务外,还接受其他单位委托,到川东、川北、贵州等地对铅锌矿、锰矿、井盐及煤田进行地质调查,并完成相应地质报告及论文。这些研究成果对当地生产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青年陈正初露锋芒。1944年底,陈正参加国民政府举办的全国公费留学考试,地学科仅有两个名额,在众多考生激烈竞争中,以优异成绩被录取。1945年初,在准备出国过程中,由于过度劳累患了肺结核病,只得终止出国。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动手术割去病肺,疾病才得以完全根治,遂以饱满的热情重新投入工作,开始了事业的第二个春天,从生病到疾病根治前后共7年。1952年初,调至上海华东地质局工作。次年4月调至北京中央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岩矿鉴定室任工程师。除做好本职工作外,陈正还在地质矿产司举办的多期岩矿培训班中担任教学任务,培养了许多国家急需的岩矿工作人员。1956年8月,地质部在地质矿产司化验室和岩矿鉴定室的基础上,成立矿物原料研究所。陈正分配在该所岩矿鉴定室做研究工作,并被评为高级工程师。在此工作的四五年间,他为发展我国地质仪器事业做出了突出成绩。他数理化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极强,在他的组织领导和岩矿室同事共同努力下,两年内先后设计自制了自动电磁分离仪、电动求积仪、阴极发光分析仪等先进仪器。为适应野外地质队工作,还试制成功简易显微镜、双石英光度仪等简便仪器。1961年陈正调至中国地质科学院,先后在该院地质研究所和矿床地质研究所工作。1980年晋升为研究员。1961~1971年,他踏遍新疆西线、内蒙古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及东北、河北、湖北、安徽等地重要矿区,对铬铁矿和铜镍矿床进行详细地质调查和研究。1972~1990年,主要从事金属矿物和矿石研究,对不少矿石成因提出新的见解,并命名了一些特殊的矿石构造,在发现攀枝花钛铁晶石,寻找冶炼中除钛的正确途径等方面,填补我国空白。

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的30年,是陈正事业的黄金时代,除发表若干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外,还完成重要的矿床研究报告9份。他主持编撰出版的有关会属矿物和矿石方面的专著共6部。其论文《视觉显微光度反射率网》、《双石英光仪度》、《金石矿物颜色指数》等,为我国地质科学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获国家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地矿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专著有《不透明的矿物显微镜鉴定》(1959年),《中国烙铁矿矿相图册》(1974年),《金属矿物颜色指数研究》(1979年),《矿石学》(上、下册,1987年),均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先后指导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10余名。系中国地质学会矿物事业委员会副主任,矿相学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1984年应美国科学院邀请,赴美访问、考察和讲学。1990年7月6日病逝北京。其事迹收入钱伟长任总主编的《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一书。

其妻徐驰(1913~2012),原名徐和春,山东省沂水县人,曾任四川省委书记,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务院机械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等职。

  相关院校:

武汉大学

  同名人物:陈正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王金友下一篇:吴显超
海内三陈民国时期诗人
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理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原政协主席
优秀作家
中国水球运动员
原北京矿业学院院长
著名的华侨领袖
香港演员、歌手、主持人、商人
中央政治局委员
罗定人物
原阳江县县长
原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