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蔡柏龄

中国物理学家

蔡柏龄中国物理学家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人物

蔡柏龄,中国物理学家。他的父亲是中国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幼少年时期随父母几次去德、法等国。1928年毕业于比利时沙勒罗瓦专门学校机械系,1929年毕业于法国格勒诺布尔电工学院电机系,1930年获得巴黎理学院物理学学士学位。1931年到法国强电磁体实验室(贝尔维尤)从事研究工作。1955年到法国原子能委员会(萨克莱)工作;同年还参加了法国国家物理学博士论文答辩会。他长期留居法国从事磁学研究和强电磁体设计工作等,曾几次回国。1934年获得法国研究发明局银质奖章,1947年获得埃梅·贝尔泰奖。

蔡柏龄对磁学的研究工作主要有:①气态和液态分子的磁性和磁光性质;②多种反铁磁性固体盐类的磁性与温度关系;③大型电磁体的设计研究和强电流的测量等。蔡柏龄在1936~1938年研究过气态一氧化氮、氧和氦的磁(致)双折射和磁(致)法拉第旋转,及液态一氧化氮的磁化率。而后直到60年代,他主要致力于第4周期中过渡金属(如锰、铁、钴、镍、铜等)的氧化物、卤化物和碳酸盐等的多晶体和单晶体的磁化率与温度关系的研究,从实验上最早发现了其中多种化合物的磁化率-温度曲线出现最大值的反铁磁特性,也是最早把反铁磁性理论应用于解释这些化合物磁性的学者之一,对早期反铁磁性研究有重要贡献。此外,还参加了法国“土星”质子同步加速器用的电磁体(1960)和大型气泡室的电磁体(1963)的设计、大型永磁体(1947)和高梯度磁场(1947)的设计,以及采用磁位计法测量强电流(30kA,1939)等工作。蔡柏龄在30多年中发表的学术论文约30篇,主要有:《NO的磁旋转》(1936)、《压缩的NO的磁双折射和He的磁旋转》(1937)、《MnO的磁化率转变点》(1938)、《MnF的低温磁化率》(1939)、《钛铁矿(TiFeO)天然晶体的主磁化率》(1956)、《钴的氯化物、溴化物和碘化物的主磁化率》(1960)、《氯化亚铁的主磁化强度》(1967)和《“土星”质子同步加速器用的电磁体》(1960)等。
人物关系:父亲:蔡元培 蔡睟盎 姊妹:蔡威廉 母亲:黄仲玉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蔡威廉下一篇:郑津洋
中国园艺学会理事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中国台湾名媛
台湾红豆食府老板
中国科学院院士
民革湖北省委会专职副主任
中国台湾地区第14任、15任领导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任重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19路军军长、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京剧剧作家
越城区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人物
公元1904年-1988年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人物
公元1908年-1977年,京剧剧作家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人物
中国物理学家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人物
清公元1865年-1900年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人物
公元1919年-1992年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人物
公元1922年-1941年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人物
越城区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人物
公元1923年-2015年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