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栗毓美

清公元1778年-1840年

栗毓美清公元1778年-1840年 山西大同市浑源人物

栗毓美,字友梅,又字曰朴园,浑源州人。清代嘉庆年间考中拔贡,授任河南知县,后迁光州直隶州知州、汝宁知府、湖北按察使、河南市政使。道光十五年,官至河东河道总督。

栗毓美在河南任职期间,当地黄河经常泛滥成灾,严重地威胁着百姓的生命财产。为此,他做了实地勘察,认为造成水患之原因,是由串沟积水成河,溃毁堤坝所致。

栗毓美曾经多次专程乘小船考察了大河南北两岸,每次行程四十多里,发现北岸串沟积水很深,串由沟尾部已与大河连结起来,并且与沁河、武陟、荣泽诸滩的积水汇合一起,注倾堤下。堤下又没有任何防护工程,石堤南北全是水,也不能取土筑坝。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采取“抛砖筑坝”,才能减缓水势。于是,栗毓美从老百姓那里买了一批砖块,组织群众向河里抛砖,采取应急措施,建成数十个“砖坝”。“砖坝”筑成以后,恰逢风雨大作,此时凡是支流小河,大都决口数十丈,而大堤却安然无事。从此以后,人们才认识抛砖筑坝的巨大作用。

平日,栗毓美心中有一张治水图,河道之曲直高低,河水之宽窄深浅,流速之快慢,他都了如指掌。每逢风雨即将到来,他立即到达险地。一旦水患发生,他又能亲自指挥抢险,将水患降服。因此,很受当地人民爱戴。在他任职五年期间,河东一带地区很少发生水灾。由于他清正廉明,勇于执法,以致触犯权贵,遭到陷害,后来积郁成疾,卒于河道总督任上,以身殉国,享年63岁。

他逝世以后,上至朝廷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对他非常怀念。当地百姓为他修了庙宇,每逢水患,便去祭祀。清朝道光皇帝特地为他在浑源州城东南二里处修建了一座陵墓,晋赠太子太保,谥号恭勤,道光皇帝和栗毓美生前好友林则徐都为他写了祭文。如今,两篇祭文碑刻俱都保存良好,该地人称“栗家坟”。当地人民都亲切地称呼栗毓美为栗大人,每逢清明时节,前往祭祀游人甚多。

道光皇帝御赐祭文

朕维河流顺轨,皇防重匡济之才,海若安澜,疏沦仰怀柔之绩,既殊勋庸。栗毓美秉资明干,植品端方,始小试于中州,垒膺荐剡,爱剖符于南豫,屡著循声,符丹纶紫悖之重申,历翠板红薇而叠晋宏,材茂焕久,邀特达之知水利,夙谙聿重修防之任,娴泄滞通渠之法,安流策导源陂之功,九州底绩风清竹箭,消雪浪于荡平地,固苍桑速云舻之转运,嘉,睿川之力,倚任维殷。兹考绩三年,殊恩载沛方冀永资,夫臂画岂意遂?悼夫论徂类已胥蠲,恤典籍褒夫盖。封彩霞、吴氏为一品夫人。特赐官衔,灵其不昧尚克钦承。

林则徐祭文

公终日立泥淖中,砖甫出水势尚动摇,即率先屹立坝头,随时与厅员营弁请求治策,于二三将生未生,无不预谋抵御,然其深意,不惟节省经费己也,将以埽二所节之费,移而培大堤固,则漫溢之患可永除。宣房万福所以,为国家计者,甚至奈何?未竟其施,而殉也。河标黄运,兵专事椿损,城守兵虽习弱,技艺时势亦非所闲,公惟济宁地县,曹衮宵小时窥发,操防末可忽,田增演,三才速战诸阵势,躬自教练。文设义学五所,令兵丁子弟读书。二月十七日巡工至郑州胡家屯多食,感奇疾旬厥,卒年六十有三。闽海林则徐顿首拜撰。
  栗毓美相关栗毓美墓(栗家坟)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麻贵下一篇:王家屏
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清代后期治河的名臣
开国大校
开国少将
公元1921年-2009年,开国大校
山西长治市襄垣县人物
公元1909年-1989年
河北邢台市广宗县人物
公元1921年-2014年
河北邯郸市大名县人物
公元1918年-198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河北石家庄市平山县人物
明公元1540年-1579年
甘肃白银会宁县人物
清公元1778年-1840年
山西大同市浑源人物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清代后期治河的名臣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公元1778年-1840年
山西大同市浑源人物
宋公元1095年-1155年
山西大同市浑源人物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山西大同市浑源人物
公元1905年-1941年,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山西大同市浑源人物
浑源
山西大同市浑源人物
公元1885年-1966年
山西大同市浑源人物
浑源
山西大同市浑源人物
公元1919年-2017年
山西大同市浑源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