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文成帝拓跋濬

南北朝公元440年-465年,北魏第五位皇帝

文成帝拓跋濬南北朝公元440年-465年,北魏第五位皇帝 山西大同市平城区人物

拓跋濬(440年―465年),太武帝拓跋焘之孙,景穆帝拓跋晃长子,母恭皇后闾氏 ,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五位皇帝。

正平二年(452年)三月,宦官宗爱弑杀太武帝,立南安王拓跋余为帝。同年十月,宗爱又弑杀拓跋余,尚书陆丽等拥立拓跋濬即位,是为文成帝。文成帝即位之后,便诛杀宗爱。文成帝在位期间,北魏恢复佛教,始建云冈石窟。和平六年(465年),文成帝病逝,时年二十六岁,谥号文成皇帝,庙号高宗,葬于金陵。

早年经历

太平真君元年(440年)六月二十一日,拓跋濬出生于东宫。 拓跋濬年少时聪明敏达,深受祖父太武帝拓跋焘的喜爱,常跟随在太武帝左右,被称为“世嫡皇孙”。

太平真君五年(444年),时年五岁的拓跋濬跟随太武帝北巡,恰逢酋帅押解一名奴隶要施以刑罚。拓跋濬对他说:“这奴隶今天碰到了我,你应该把他放掉。”酋帅奉命解除奴隶的绑缚。拓跋焘听说此事,说:“这孩子年龄虽小,却俨然把自己当作天子。”对他十分惊奇。拓跋濬成年之后,风仪异常,每当朝廷遇到大的政事,他都参议决定。

登基

正平二年(452年)三月,中常侍宗爱弑杀太武帝,立南安王拓跋余为帝。同年十月,宗爱利用拓跋余祭祀宗庙的机会,派小黄门贾周等人在夜晚杀死拓跋余。 于是,殿中尚书长孙渴侯与尚书陆丽等人拥立拓跋濬为帝。 十月初三,拓跋濬在永安前殿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元兴安,是为文成帝。

文成帝即位后,便诛杀了宗爱、贾周等人,都动用五刑,灭其三族。 兴安元年(452年)十一月初九,文成帝追谥父亲景穆太子拓跋晃为景穆皇帝,母亲闾氏为恭皇后,尊乳母常氏为保太后。

去世

和平六年五月十一日(465年6月21日),文成帝在太华殿去世,时年二十六岁。六月初二,上谥号为文成皇帝,庙号高宗。八月,葬于云中的金陵。

为政举措

北魏在太武帝在位时期四处出兵,扩大疆土,国力空虚,再加上朝廷内部不断发生变乱,使朝廷官属与老百姓都十分痛苦。文成帝继位后,按照节令使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安心种植,尽量减少高压手段,实行怀柔统治,安抚远近内外民众,使民心又得以安定下来。

政治

文成帝继位后,鲜卑贵族与汉族平民的矛盾逐渐突出,虽然文成帝多次下诏制止鲜卑贵族的腐败行为,但是由于百官腐化之深,诏令不能有效实行,未能减轻百姓痛苦,致使百姓反抗统治者的斗争,越演越烈。

谋反不断

文成帝在位时期,北魏内部斗争激烈,被文成帝处死的大臣不计其数;另一方面谋权夺位的斗争更是接连不断。兴安元年(452年)十一月,陇西屠各王景文反叛朝廷,文成帝下诏命统万城镇守将领、南阳王惠寿讨伐平定叛乱。

兴安二年(453年)二月十三日,司空、京兆王杜元宝谋反被杀;建宁王拓跋崇与儿子济南王拓跋丽被杜元宝拉拢,卷入叛乱,都被文成帝赐死。 同年七月,濮阳王闾若文与征西大将军、永昌王拓跋仁谋反。七月二十五日,文成帝下令在长安赐死拓跋仁,闾若文被杀。 其他大小谋反事件数不胜数,北魏王朝由此开始衰落。

官制

兴安二年(452年)正月,文成帝下令设置驾部尚书、右士尚书。太安三年(457年)五月,改称各部护军为太守。

年过八十 免服军役

和平二年(461年),文成帝巡游天下,所经之处,亲自接见年高的长者,询问百姓疾苦。下诏让百姓年龄在八十岁以上的,可有一个儿子不必从军服役。

军事

太安四年(458年),文成帝亲自统率十万骑兵、十五万辆战车,进攻柔然。魏军穿过大沙漠,旌旗飘扬,绵延千里。柔然处罗可汗郁久闾吐贺真远远逃走。柔然别部统帅乌朱驾颓等人率领几千个帐落(游牧部落聚居之处。帐幕聚集如村落,故称帐落)向北魏投降。文成帝在柔然刻石记下战功,然后班师回朝。

外交

文成帝在位期间,推行和平外交政策,与南朝刘宋、北方各国都建立和平的外交关系,互通商贾,息兵养民。

法律

文成帝初年,仍然遵照北魏原有法律条文。太安四年(458年)正月初一日,文成帝颁布禁酒令。当时连年丰收,官民多因酗酒而导致诉讼和议论执政。文成帝对此非常厌恶。所以诏令一律禁止,凡是酿酒、卖酒和饮酒者都处以死刑。如遇到喜事、丧事的时候,可以暂时开禁,但一定要有日期限制。

文成帝又增设内外候官,专门负责监察内外官员在这方面的过失,以致出现候官微服串行于各官府之间,探求百官过失的现象。对于违犯有关禁令的官员,则严加讯问和惩治,有关部门对犯禁官员严加拷打,犯禁官员则相互胡乱诬告,于是专擅弹劾不敬的罪名。各部门官吏-二丈布帛便要处死。又增加律令七十九章,满门诛杀的刑罚有十三种,大辟罪三十五种,徒刑罪六十二种。

和平(460年―465年)末年,文成帝采纳冀州刺史源贺的建议,只要不是大逆不道、杀人之罪,可免除死罪,贬谪到边疆戍守。

宗教

佛教

太武帝在位时期,曾下诏灭佛,使佛教遭受前所未有的浩劫。文成帝继位后,于兴安元年(452年)下令复兴佛教,使佛教逐渐恢复发展。 兴安二年(453年),文成帝下令建造云冈石窟。

历史评价

拓跋焘:“此儿虽小,欲以天子自处。”

魏收《魏书》:“世祖经略四方,内颇虚耗。既而国衅时艰,朝野楚楚。高宗兴时消息,静以镇之,养威布德,怀缉中外。自非机悟深裕,矜济为心,亦何能若此!可谓有君人之度矣。”

李延寿《北史》:“文成属太武之后,内颇虚耗,既而国衅时艰,朝野楚楚。帝与时消息,静以镇之。养威布德,怀缉中外,自非机悟深裕,矜济为心,亦何能若此?可谓有君人之度矣。”
人物关系:鼻祖:拓跋沙漠汗 太祖:拓跋郁律 高祖:道武帝拓跋珪 元恂 元怀 玄孙:元亶 元巶 元愉 玄孙:元宝炬 元宝晖 北魏宣武帝元恪 元瑛 曾孙:元子直 元子攸 元子正 元干 元详 曾孙:元顼 元颢 元雍 元禧 元羽 曾孙:北魏节闵帝元恭 拓跋子推 拓跋新成 拓跋天赐 拓跋桢 拓跋长寿 拓跋胡儿 拓跋万寿 拓跋太洛 拓跋小新成 拓跋洛侯 拓跋云 皇后:冯太后 拓跋谭 拓跋建

  同年(公元440年)出生的名人:齐武帝萧赜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拓跋弘下一篇:拓跋肆
北魏最后一位皇帝
西晋时期代国君主
北魏开国皇帝
鲜卑索头部首领拓跋力微长子
西晋时期鲜卑拓跋部首领
北魏惠帝
中国古代十大贤君,北魏皇帝
西晋时期代国第二任君主
北魏追尊的第一位始祖
十六国时期代国君主
神元皇帝
西晋末期代国第二任国王
北宋开国功臣
北魏第三位皇帝
南北朝?-452年,北魏大宦官
山西大同市平城区人物
宋公元934年-1010年
山西大同市平城区人物
南北朝公元408年-452年,北魏第三位皇帝
山西大同市平城区人物
南北朝
山西大同市平城区人物
南北朝?-496年
山西大同市平城区人物
南北朝
山西大同市平城区人物
南北朝
山西大同市平城区人物
南北朝?-470年
山西大同市平城区人物
南北朝
山西大同市平城区人物
南北朝公元485年-529年
山西大同市平城区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