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冯秉铨

公元1910年-1980年

冯秉铨公元1910年-1980年 河北雄安新区安新人物

冯秉铨(1910~1980),河北安新县端村人。

民国19年(1930年),冯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到广州岭南大学物理系任助教。民国21年至民国23年,赴北京燕京大学攻读,获理科硕士学位后回岭南大学任讲师、副教授、物理系代主任。民国29年,获中华文化基金会资助,留学美国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后任哈佛大学讲师、研究员。民国35年3月回国,在广州岭南大学任物理系、电机系教授。民国36年,任该校理工学院院务主任兼电机系主任。民国37年,任教务长。

建国初,冯留在岭南大学任教。1951年,任物理系系主任。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后,先后任华南工学院教务长、副院长。

冯担任华南工学院教务长期间,先后发表了《在新的学习战线上努力前进》、《对于同学学习和工作的一些意见》、《要以正确的态庋和方法对待考试》、《我对教学方法的一些体会》等十多篇教学论文。

冯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范围很宽,对无线电电子学、电声学、水声学等学科都有很高造诣,对振荡理论尤为专长。冯在1956年第6期《物理学报》发表了《强力振荡器的相角补偿》的论文,首先提出了相角补偿理论,为国内外有关学术界公认和引用。

1971年,冯开展“脉宽调制式调幅广播发射机的理论与设计”、“射频削波语言加工器理论与设计”和“高效率高频放大器电路”等研究,取得突出的成果。1978年,该项研究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得三等奖。冯还翻译了大量的国外书籍和文献资料:著有《电声学基础》,《无线电发送设备》上、下册,《无线电广播发送设备近年来的发展》,审改了《英汉无线电电子学词汇》(8万多条)等论著。

冯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祖国造就了一大批电子学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有的己成为我国著名的研究员、教授或各级党政领导人。冯曾参加制订1956年《全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60年《十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1979~1985年全国重点科学研究规划》。1978年,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冯曾多次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叶剑英、邓水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80年,冯在广州病逝,终年70岁。
  相关院校:
燕京大学

  同年(公元1910年)出生的名人:雷瑞林

  • 冯式一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 上一篇:杨杰下一篇:杨兆祥
    中国空军史上首批飞行员,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
    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北洋时期直系军阀首领
    南朝梁高凉郡太守、冼夫人之夫
    海南省委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内地一级男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家乡建设的奉献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开国大校
    上校军衔
    民国初年著名武术家
    清朝兵部尚书
    山东副都御史
    河北雄安新区安新人物
    公元1912年-1940年
    河北雄安新区安新人物
    公元1864年-1939年
    河北雄安新区安新人物
    公元1912年-1997年
    河北雄安新区安新人物
    公元1895年-1953年
    河北雄安新区安新人物
    公元1923年-1972年
    河北雄安新区安新人物
    安新
    河北雄安新区安新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