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闻识(1911年12月24日—1942年10月10日),原名王文拭,广西南宁人,壮族。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共党员。曾任中共民族日报社特别支部书记。1942年10月10日在狱中病故。
王闻识烈士生平事迹
王闻识(1911—1942),原名王文拭,壮族,广西南宁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他以笔为刃、投身革命洪流,三次入狱仍坚贞不屈,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忠诚与担当。
一、革命启蒙与早期斗争(1911-1929年)
信仰萌芽:1911年12月24日生于贫民家庭,1924年考入中学后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投身当地革命斗争。
首次被捕:1926年,年仅15岁的王闻识在南宁第一次被捕,经多方营救于次年出狱。出狱后赴上海,白天做排字工谋生,晚上进夜校学习,坚持革命理论研究与写作。
沪上斗争:1929年考入《申报》馆任校对,因思想激进被开除;不久被上海英租界巡捕房以“共产党员嫌疑”逮捕,囚禁三年余。
二、狱中坚守与革命转型(1932-1937年)
狱中风骨:1932年经党组织营救出狱,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赴杭州《江南日报》任编辑;1934年第三次被捕,囚禁于浙江陆军监狱两年,虽遭酷刑仍未暴露身份与党的机密。
合法斗争:1935年底出狱后,利用《东南日报》新闻函授班主任身份(国民党浙江党报),为进步新闻事业培养人才,以合法渠道传播革命思想。
三、抗战烽火中的舆论先锋(1937-1941年)
创办抗日刊物:1937年抗战爆发后,在党的浙江文委领导下,与陈叔时、翁泽永等创办浙江首个民办抗日刊物《战时生活》旬刊,打破杭州抗日宣传僵局。
统战工作与办报实践:利用与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同乡关系,打入“第三战区第三游击支队”建立政训室,推动金华成为东南抗日救亡中心;1938年接办《战时生活》,后筹建《民族日报》并任社长兼支部书记,该报以鲜明立场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揭露日伪及国民党反动派罪行。
四、狱中牺牲与永恒精神(1941-1942年)
英勇就义:1941年“皖南事变”后,王闻识因接应失散同志、坚持秘密会议,被第三战区宪兵逮捕,囚禁于上饶集中营。面对刑讯,他威武不屈,保守党的机密。
壮烈殉国:1942年10月10日,因长期遭受酷刑、疾病(恶性疟疾、痢疾)折磨,加之狱中恶劣条件,不幸病故,年仅31岁。
五、后世纪念与荣光
新中国成立后,王闻识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其文物陈列于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他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践行了“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到底”的誓言,其坚守信仰、舍生取义的精神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