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李拔

清公元1713年-?

李拔清公元1713年-? 四川乐山市犍为人物

李拔,字清翘,号峨峰,四川犍为县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出生。乾隆十六年(1751年)登进士。乾隆二十四年二月,升任福宁府知府。

李拔提出“兴教化莫先于足衣食,足衣食莫大于重农桑,重农桑莫要于兴水利。”亲自下乡察看山川形势,调查风土民情,劝修水利、种棉种桑,督促府辖各县修整塘堰99处、桥涵6座。对霞浦长溪河三坝,他根据实地勘察,提出“浚长溪河不如修三坝”的建议,写成《请修长溪河源议》,亲自核报计划,组织施工,节省经费,加快进度。三坝修成后,获“既可以杀水之势,又可以收水之用”的效益,群众交口称赞。对福宁府五县水利分别提出:海港“车、斗因之”,引湖水、截溪水、浚治陂塘蓄水、枧引车挽潭水等措施,要求各地同心协力,因利乘便督率修治,做到蓄泄有方,旱潦无忧。

他针对福宁山多田少,沙地只种甘薯,鲜贮易腐烂的问题,经试种玉米成功,写出《请种包谷议》,要求广泛种植。见境内荒山多,山林滥伐严重,他作《请教民开山种树议》和《种树说》,提出“非时之斧斤宜禁,而荒山之地利宜开”、“官山许民认垦”、“有主之山,谕令广行种植,无许擅行砍伐”和“屋后宅前宜种桑柘”、“道旁路侧宜种杨柳”、地角山头或种松、杉,或种桐、茶,其余或木或竹听其自便,“惰民有警,童山有罚”等要求,他还从外地引进棉、桑种苗和蚕卵,亲自在府署后园试种和马王庙试养获得成功,作《蚕桑说》、《种棉说》加以总结和推广。

他以“福宁为闽浙门户,东南奥区”,府城是“五邑之所瞻仰,番舶之所往来,关系尤重。”建议修建府城。时城堞、敌楼等多已损坏,修理经费需银820余两,地方财力有限,他带头捐俸200两,发动部属再捐600余两,重修城堞、窝铺、敌楼、炮台,新建兴文楼,更新四城门。还率领僚属沿护城濠栽松种柳,倡建白瓠山烟墩,改建总铺,重修福宁府署、养济院等建筑10余处。

李拔任职期间不遗余力,兴教化、警游惰、尚节俭、禁停棺、惩好, 、肃吏治。对府属近圣书院积极提供经费、设备,提高师生生活待遇。编修《福宁府志》,亲任总纂。乾隆二十六年调任福州知府后,仍利用工余阅改,“一灯荧荧,常至丙夜弗休。”至乾隆二十七年总纂完成《福宁府志》。福州知府任满后,再知长沙府,最终官至湖北荆宜施道。乾隆四十年卒,赠中宪大夫,享年63岁。

  李拔相关“砥柱回澜”石碑  

  • 李泽 (1918~2013)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 上一篇:陈小艺下一篇:尧茂书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秦国名将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唐朝第二位皇帝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山西省委原书记
    国务院总理
    西夏政权的奠基者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脱口秀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民国时期川军将领
    抗战英雄
    中国艺术体操运动员
    犍为
    四川乐山市犍为人物
    犍为
    四川乐山市犍为人物
    公元1892年-1951年,抗战英雄
    四川乐山市犍为人物
    清公元1713年-?
    四川乐山市犍为人物
    犍为
    四川乐山市犍为人物
    犍为
    四川乐山市犍为人物
    犍为
    四川乐山市犍为人物
    四川乐山市犍为人物
    四川乐山市犍为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