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黄琬

公元1885年-1965年

黄琬公元1885年-1965年 福建泉州市南安市人物

黄琬(1885~1965年)

黄琬,字孟奎,原籍南安县六都(今属洪梅乡)。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生于福州田□状元埕泉泰茶栈内。其四伯为清末武状元黄培松,其祖父贻琴、父亲伯均为当时名人。

黄琬幼师林琴南,就读苍霞精舍。后移读福州仓前山英华书院,修习8年零4个月英文,毕业后就读北洋大学堂。北洋大学毕业后,应聘任厦门第十三中学校长。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时,聘其为筹备委员会委员,兼作陈嘉庚的闽南语翻译。

民国10年(1921年),黄琬受陈嘉庚和黄奕住资助,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修读教育硕士。毕业后,于1925年赴巴黎考察欧洲教育。民国15年回国,在厦门参与南洋闽侨救乡会活动,被选为副会长。民国16年,应福建省主席杨树庄邀请,任福建省教育厅长。任内对扫盲工作不遗余力;同时注重培育人才,选派真才实学人士出国深造。民国19年,到上海开设律师事务所。民国22年11月,李济琛、蔡廷锴等人在福建发动"福建事变",黄琬被任命为"福建人民革命政府"侨务委员。"福建人民革命政府"失败后,被捕押往南京,幸得徐悲鸿和江苏监察使丁超五营救获释。嗣出任福建省政府顾问。

1936年,黄琬受菲律宾侨领李清泉聘请,出任马尼拉华侨中学校长。1939年离菲往新加坡,在寓所收徒课读。翌年,在当地侨领和徐悲鸿支持下,创办敬庐专业学校,专授中文及中国历史、地理。并经常有诗作发表于郁达夫主编的《星星》、《繁星》等《星洲日报》副刊。

1942年初,日寇侵占新加坡,拟迫黄琬出任伪职。黄琬连夜出走,拟经印尼回国,因腿疾遂留印尼。1944年夏,为日军逮捕,-巨港一年,留下《入狱周年感赋》等诗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出狱返回新加坡。旋应澳大利亚悉尼一大学邀请,任中文教授,6年后返回新加坡。时已年近古稀,仍热衷华文教育事业。

1964年秋,跌伤股骨卧床不起。于1965年3月12日在新加坡去世。遗诗由其季弟则璐、子奕琳结集为《榔影楼诗存》。

  相关院校:

厦门大学

  同名人物:黄琬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许友义下一篇:黄润堂
吉林省委书记
南宋学者,朱熹理学的继承人
原国务院原副总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
革命烈士
经济学家,教育家
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实干家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
大中华国际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
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
铁骨铮铮的革命先驱与建设功臣
宝安区人物
开国上将
清公元1608年-1681年
福建泉州市南安市人物
南安市
福建泉州市南安市人物
福建泉州市南安市人物
明公元1559年-1597年
福建泉州市南安市人物
公元1907年-1967年
福建泉州市南安市人物
公元1916年-1935年
福建泉州市南安市人物
公元1914年-1941年
福建泉州市南安市人物
南安市
福建泉州市南安市人物
公元1894年-1980年
福建泉州市南安市人物
公元1885年-1965年
福建泉州市南安市人物
福建泉州市南安市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