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李固言

唐朝宰相
李固言[唐][公元782年-860年,唐朝宰相] 河北石家庄市赞皇人物
唐朝政坛的清正贤相、科举传奇的寒门贵子、刚正不阿的谏言者

李固言,公元782年出生于河北赵郡(今河北赞皇),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了无数杰出人物,李固言便是其中之一。他出身赵郡李氏南祖,家族在当地颇具声望,深厚的家族文化底蕴为他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固言自幼勤奋好学,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年少时,他便展现出超乎常人的毅力与专注,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都能看到他埋头苦读的身影。他对经史子集广泛涉猎,尤其擅长诗赋,其作品往往展现出独特的见解与深刻的思考,在当地已小有名气。

元和六年(811年),李固言怀揣着对仕途的憧憬与抱负,毅然踏上了前往京城参加进士科考试的征程。初入京城,他选择住在表亲柳氏家中。然而,表兄弟们却因其憨厚老实的性格而时常嘲弄他。彼时,科举考试盛行“行卷”之风,举子们为求登科,往往将自己的佳作呈献给达官贵人,期望得到赏识,从而提高自身声誉,增加中第的机会。柳氏兄弟心怀恶意,故意让李固言先去拜见官职低微的许孟容。许孟容见到李固言时,对这突如其来的“拜访”感到十分诧异,一时羞愧难当。但在与李固言的交谈中,许孟容发现他虽不善言辞,却性本质朴,学识扎实,便将其默默记在心中。命运的转折总是充满戏剧性,第二年,许孟容恰好升任兵部侍郎,并出任当年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在评卷过程中,许孟容对李固言的文章印象深刻,最终将他取为状元。就这样,李固言在元和七年(812年)状元及第,开启了他辉煌的仕途生涯。

李固言踏入仕途后,从基层官职逐步做起,历任户部郎中、给事中等职。在任给事中期间,他充分展现出了认真负责、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当时,将作监王堪在修奉太庙时工作弛慢,朝廷最初决定对其罚俸并改任为太子宾客。然而,李固言认为东宫乃调护太子的重要之地,不可让工作弛慢且受罚之人任职,于是毅然封还诏书。在他的坚持下,王堪最终被改为均王傅。这一事件让朝中众人看到了李固言坚守原则、不畏权贵的品质,也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大和四年(830年),李宗闵担任宰相,他赏识李固言的才能,将其任用为给事中。在这一时期,李固言积极参与朝政,为国家建言献策。五年,宋申锡遭到王守澄的诬陷,李固言秉持正义,与同列官员一同伏阁为宋申锡辩护,展现出了他对正义的执着追求。此后,李固言不断升迁,先后担任工部侍郎、尚书右丞等职。在尚书右丞任上,他奉诏制定左右仆射上事的仪注,其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确保了相关礼仪规范的准确与完善,进一步彰显了他的政治才能。

大和八年(834年),李德裕辅政,李固言因与李德裕在政治理念等方面存在分歧,被外放为华州刺史。在华州,他深入了解当地民情,严惩奸吏,大力打击地方豪强势力。面对长期以来奸吏横行、豪强欺压百姓的局面,李固言毫不手软,他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整饬吏治,恢复社会秩序,使得当地百姓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他的这些举措不仅赢得了百姓的衷心拥护,也为他在地方治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同年十月,李宗闵再次入朝为相,李固言被召回,先后担任吏部侍郎、御史大夫等职。在吏部侍郎任上,他致力于整顿选官制度,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他深知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选拔官员时,格外注重人才的品德与才能,优用寒素之士,坚决杜绝选拔过程中的奸滥行为。他的这一举措为朝廷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提升了官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对当时的政治生态产生了积极影响。

大和九年(835年),李固言迎来了他政治生涯中的重要时刻,他被任命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正式成为宰相,并兼任崇文馆大学士。然而,当时朝廷局势复杂,李训、郑注等人当权,他们妄图窃取辅相之权。李宗闵被逐后,他们表面上推举李固言,实则厌恶他与李宗闵的朋党关系。九月,李固言便以兵部尚书的身份出京,担任兴元节度使,李训取代他成为平章事。甘露之变后,文宗反思朝局,思念李固言的正直忠谠。开成元年(836年)四月,李固言再次被召回朝廷,担任平章事,负责判户部事。在这一职位上,他积极整顿财政,采取一系列措施开源节流,为国家的经济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开成二年(837年),李固言因政绩卓著,进阶金紫光禄大夫,随后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在剑南西川,他加强地方治理,注重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他组织百姓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同时,积极推动商业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在他的治理下,剑南西川地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此外,他还注重加强边防建设,积极防御外敌入侵,确保了当地的安全与和平。任职期间,他加位检校左仆射,进一步彰显了朝廷对他的信任与肯定。

唐武宗登基后,李固言被授予右仆射、检校司空兼太子少师之职,领河中节度使。在河中节度使任上,他继续发扬自己的优良作风,革除弊政,关心百姓疾苦。他深入基层,了解百姓的实际需求,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百姓面临的困难,使得河中地区的社会秩序得到进一步改善,经济也有所发展。后来,他又迁任东都留守、兵户二部尚书。在东都留守任上,他积极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协调各方关系,为东都的繁荣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唐宣宗即位后,李固言被授予右仆射之职,此后又累迁至检校司徒、东都留守、东畿汝都防御使、太子太傅等职。在这些职位上,他始终坚守自己的政治操守,为朝廷尽心尽力。他虽年事渐高,但依然关心国家大事,时常向朝廷建言献策,展现出了一位老臣对国家的忠诚与担当。

唐懿宗即位(860年)不久,李固言在任上去世,享年七十八。朝廷为表彰他一生的功绩,追赠他为太尉。李固言一生历经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七朝,出将入相,在唐朝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固言有个特殊之处,他平时说话口吃,与人交流时显得颇为迟缓。然而,一旦在朝堂之上议事论政,他却能言辞清晰,头头是道,思路极为有条理。这种反差让众人对他更加刮目相看。他的文章写得极好,在文学方面也有一定造诣。更为难得的是,他为官清正廉洁,一生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私利所动,从不为亲友谋取官职。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他身处牛李两党争斗的漩涡之中,却能坚守本心,明哲保身的同时,与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实属不易。他的事迹与精神,成为后世为官者的楷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李德裕下一篇:李华
山西省委原书记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脱口秀演员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国务院总理
西夏政权的奠基者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
原国务委员
唐宪宗时期殿中侍御史
无产阶级革命家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
唐代风水大师
唐宪宗时期殿中侍御史
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
唐朝宰相
唐朝第三位皇帝
唐朝开国皇帝
唐朝至武周时政治家,武周皇帝
刚正谏臣
唐五代著名诗人
唐朝宰相
初唐文坛革新先驱
唐朝宰相,中国六大政治家,唐朝诗人
唐朝宰相
唐朝宰相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