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杨树松

公元1893年-1956年

杨树松公元1893年-1956年 安徽铜陵枞阳人物

杨树松(1893——1956),字鲁园,今义津镇人。树松幼从父读,14岁考入安徽省陆军学堂。即将毕业,辛亥革命事起,遂参加革命队伍。民国成立,离伍升学,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工兵科,分配在延州的第一师工兵团二连任排长。民国9年(1920年),直皖军阀战起,皖系失败,树松因之解职。此后,树松投身广州孙中山革命旗帜下,任黄浦军校工兵科长兼大队长。北伐军攻下武汉后,成立武汉军分校,树松任该校军事总队长。宁汉0,驻汉军队大部北上讨伐奉军,蒋介石乘机调杨森、夏斗寅水陆两路袭击武汉。武汉政府及共产党组织将军分校及“农民讲习所”的学生编为中央独立师,树松任副师长,率领两个团和叶挺并肩战斗,击溃敌人,解除武汉之围。其后,军分校学生除毕业外,其余改为教导团,归第四军收编,叶剑英任军参谋长,兼教导团团长,后由树松接任团长。民国16年,树松加入共产党。后因汉奸周佛海泄漏秘密,使得第四军对树松有许多攻击和掣肘,树松不得不离团他就。

第四军回粤后,树松任黄浦军校教育长。在此时期,他释放黄浦“清党”被关的数千名学生,因此激起当局不满,不久即调任;后来出国到日本考察军事。回国后,在上海与章伯钧、谭平山、朱蕴山、黄琪翔等在邓演达的领导下组织革命行动委员会,从事倒蒋运动,几遭特务暗害,后-他到东北工作。

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后,树松进关参加对日作战,亲到前线阵地指导构筑工事,给敌人以很大的打击。“塘沽协定”签订以后,他南下入浙,担任黄绍竑军事工程指导,在抗日战争中,起了积极作用。民国26年,日军进犯南京,树松参与唐生智卫戍总部指导京郊工事构筑工作,直到南京政府撤到汉口,他才调入军政部城塞局,继续担任两广、浙江等地工事指导。在此期间曾被日机炸伤,经过治疗,未痊愈就重返前线。黄绍竑命他主持浙江省的交通事宜,在群众大力支持下,使地处前线的浙江交通运输线始终畅通无阻,保证了抗日运输工作的正常进行。

日本投降后,树松历来的言行,遭到蒋介石的疑忌,不委以军事实权,而派任为全国工程署长,被他拒绝,遂退役,时为陆军中将。退役后经友人介绍到四明轮船公司从事交通管理工作,往来于沪、汉之间,与党组织不断取得联系,谋划阻碍国民党凭江困守的计划。1954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联络部派其出国搞外事工作。次年回国,任安徽省政府参事。1956年病逝,终年63岁。

  相关院校: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同年(公元1893年)出生的名人:贝祖贻

  • 杨福庆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 上一篇:王静甫下一篇:黄洞忱
    湖南省委原书记
    辛亥革命元勋
    蓝光地产集团原董事长
    原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唐代风水大师
    肃宁县人物
    开国大校
    研究生学历
    中国工程院院士
    小品演员
    解放军少将、空军技术部副部长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