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汪凤梧

清公元1725年-1773年

汪凤梧清公元1725年-1773年 安徽黄山市歙县人物

汪凤梧(1725——1773),字在湘,号松溪。安徽歙县人。西溪不疏园主人,汪灼之父。中举后不应会试,以读书自娱,藏书极富。常与戴震、郑牧、金榜等探讨学问,时称戴震深于经,郑牧精于史,梧凤熟于子。卒年四十九岁,可惜绝世过早,未能展其抱负,大其所成。

汪梧凤曾先后师从方朴山、江永研读经史,向刘大櫆学习古文辞。据《松溪文集》载,汪梧凤之父汪泰安,好读书,每当“活事毕,则篝灯阅书史至丙夜膏尽乃止。先是梧凤学科举之学,父见之,无一言及,及从游方朴山、江慎修两先生读经史,治古文辞,父见乃大喜。”郑虎文在《明经松溪先生汪君行状》中说到汪凤梧的为学时指出:“君制义师淳安方氏楘,古文法桐城刘大櫆,经学则与休宁戴氏震,同里汪氏肇龙同出婺源江门,江氏精“三礼”,而戴于诸经所得独多,为江门大弟子,其学与江相出入,君业焉。”(郑虎文《明经松溪先生江君行状》附载《诗学女为》)

西溪不疏园竹树扶疏、亭轩掩映,为汪父所建,意在供后人偃仰本息、读书其中,汪泰安寄希望于其子是研讨经史成为好学之士,并不希望走科举道路,博取功名,于是聘请江永来园设学馆授学课徒。汪中《述学》中有《故贡生汪君墓志铭》,述其行谊,大意是:江永、戴震初崛起于乡里,性孤介,少所合,而地僻陋,无从得书,梧凤独礼而延至其家,饮食供具惟所欲,又斥千金置书,益召好学之士,日夜诵习讲贯其中,久者十数年,近者七八年、四五年,业成散去,而古学于是大明,其左右而成之者,梧凤与有为焉。此话扼要叙述了江、戴所倡之徽州朴学的兴起与奠基,不疏园为徽派朴学的摇篮与发祥地,汪氏自然功不可没,“左右而成之”。当时自江、戴外,汪凤梧所与游处者,皆皖中绩学之士,如郑牧、汪肇龙、程瑶田、方矩、金榜等,切磋砥砺,宜其学有矩矱。汪梧凤《松溪文集》中《送刘海峰先生归桐城·序》记述:“吾友志相合、业相同,择师而事无不同者,休邑郑用牧、戴东原,吾歙汪稚川、程易田、方晞原、金蕊中、吴蕙川数人而已。”文中所提及之人,上加汪梧凤共八人,之后吴绍泽(蕙川)转入词章,嗣后其余七人在经学方面各有建树,后称“江门七子”。七子同集不疏园,师从于江永,始于乾隆十七年(1752),这是徽派朴学发展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一年。

汪梧凤著述有《松溪文集》与《诗学女为》。


人物关系:儿子:汪灼

  同年(公元1725年)出生的名人:程瑶田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汪灼下一篇:徐厚泽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甘肃省委书记
太平天国康王
元末明初的文学隐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中国科学院院士
青海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
清代文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务院原副总理
明朝海盗首领
清代四大制墨名家
明代商人兼海盗
明朝海盗首领
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山毛峰创始人
中国第一位动画片女导演
嘉庆时期的进士
清公元1755年-1809年
安徽黄山市歙县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