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严沆

清公元1617年-1678年

严沆清公元1617年-1678年 浙江杭州余杭人物

严沆(1617-1678),字子餐,号灏亭,余杭人。顺治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先后担任兵科、吏科、户科、刑科给事中,太仆寺少卿,金都御史,宗人府府丞,左副都御史等职务,最后官至仓场侍郎。在“武臣以命报国,文臣以言报国"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加上严沆所担任监察职务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严沆政治活动主要是以向清政府提供建议为主,其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两次上 书 。

严沆在担任兵科给事中之初,就应诏上 书 ,针对廷议时大臣互相推诿办事效率低下的陋习,提出要改进办事程序。具体来说就是"事在某部,满汉堂官先尽心酌量",然后再在廷议时讨论其处理方法是否可行;对于涉及地方事务的,他也要求大臣不得将其推诿于地方的总督、巡抚。顺治帝对此赞赏,要求大臣照严沆的建议办理。严沆的这套廷议程序,影响深远,直到清末还在沿用。

清政府在地方军事设置上,有直属于朝廷的驻防八旗和属于总督巡抚分别管辖的地方军队,即督标与抚标。由于驻防八旗战斗力较强,地方上的督抚遇到需要用兵之时,动辄请用驻防八旗。严沆认为,这种专用驻防八旗的作法不仅劳师縻饷,而且容易使督标与抚标流于形式,战斗力日益削弱,无法起到与驻防八旗互为补充的作用。由此,他提出清政府应加强督标与抚标的建设,精选士兵,充足编制。此后,督标与抚标在维护地方治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严沆也非常关心百姓疾苦。清初,南、北水驿借口运送官物,随意抓丁充役,途中又强占民居,百姓对此怨声载道。为此,严沆特地上 书 要求清政府严厉禁止这种扰民行为。

严沆擅长于诗文,为"西冷十子”之首。著有《北行日录》《皋园诗文集》等书。

来源:《杭州历代名人》 作者:夏卫东

  同年(公元1617年)出生的名人:王玉壂

  • 严粲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 上一篇:王玉壂下一篇:柴挺然
    清朝官吏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员
    中国台湾地区前领导人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嘉靖朝首辅严嵩之子
    明代内阁首辅、权臣、书法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路交通工程技术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化学家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丘北县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