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张树桢

公元1898年-1937年,抗日英烈

张树桢公元1898年-1937年,抗日英烈 河北沧州市河间人物

张树桢(1898-1937年),字启大,又名树一、峙轩。

河北省河间市南留路人。他家是明、清两代的乡村富户。他幼时在家念私塾,后到沧县天主教会办的学堂读书。1919年8月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3年8月毕业后到晋军服役。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等职。1937年,任国民党陆军第七十二师四一六团上校团长。“七七”事变后,奉命率部开赴怀来县镇边城、横岭城、骡子圈一线,阻击日军。同年8月22日,骡子圈阵地失守。为夺回阵地,他当即率部驰援,与敌展开了白刃血战。敌被赶出阵地,他腿受重伤,但拒不下火线,仍从容指挥部队赶修工事,准备与敌拚搏。后日寇集中优势兵力,再次冲上我军阵地。他又亲率官兵顽强拚杀,宁死不退。终与所率官兵全体殉国。国民政府追赠陆军少将。年三十九。

主要事迹

张树桢早年投身军旅,一直在晋军中服役,以其勇猛善战,为人侠义而受上峰及部下的喜爱和拥戴。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等职,1937年,张树桢担任陆军第七十二师第四一六团上校团长,在陈长捷(七十二师师长)将军属下供职。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北平近郊卢沟桥挑起武装冲突,第二十九军奋起反抗日军侵略,全国抗日军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决心与日军作战到底。不久,国民政府为支持第二十九军抗日,命令中央军及附近中国各抗日军队向北平推进。汤恩伯将军的第十三军沿平绥路东运,占据了北平西北要点南口,张树桢部也随第七十二师师长陈长捷将军奉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命令从晋北一线推进到怀来县镇边城,以屏障南口侧翼,阻击日军沿平绥路西进。

疯狂的日军主力部队在七月二十八日占领平、津两市后,分兵数路西进、南下,妄图排除南口一线我军对北平及平绥路的威胁,并进而打开通往山西腹及绥远的通道。

8月7日,日军主力在空中和地面炮火的掩护下,向南口我军阵地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双方经过激烈的战斗,日军突破我右翼阵地,进抵镇边城、横岭城、骡子圈一线。张树桢奉命率部增援,阻击日军前进。

8月21日。敌我双方在骡子圈一线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这一战斗地区是平西的崇山峻岭。骡子圈又为群山之首,镇边城、横岭城都是古代屯兵要地,筑有坚固的城墙,互有崎岖的小路相连,南达南口重镇,拊北平之背,北通怀来,扼平绥路之喉。围绕着这一兵家要地和诸制高点。双方军队拚死血战,我军凭借有利地形,用劣势装备顽强阻击日军。但日军凭借优势兵力进攻,使我军造成重大伤亡。

22日,我军第四师骡子圈阵地失守。张树桢闻听消息,心急如焚,当即率领部队驰援。他率先冒着敌人炮火,冲上阵地,展开了白刃血战。敌人被赶下了阵地,张树桢腿部也负了重伤,但他拒不下火线,仍从容指挥部队赶修工事,作好与敌拚搏的准备。半夜,日寇集中优势兵力,在密集炮火的掩护下,冲上我军阵地,双方混成一团。张树桢率全团官兵宁死不退,在与日军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黄楼洼西南有一山名叫张树桢高地,是为纪念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原国民党陆军第七十二师第四一六团少将团长张树桢将军而命名的。张树桢牺牲后,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少将。

黄楼洼,位于北京市延庆东南方向,怀柔与昌平交界处,海拔1439米,属长峪城下七隘口之一。

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张树桢相关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

  同年(公元1898年)出生的名人:张倬甫 高鹏振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潘志湛下一篇:赵玉森
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航空工业学校原党委书记
西汉开国智囊
中央政治局委员
战国谋略大师,连横破局者
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清末民国官员,清华大学校长
清末浙江湖州南浔镇巨商
中国近现代国画大师
革命烈士
公元1910年-2007年
河北沧州市盐山县人物
中国田径运动员
河北沧州市沧县人物
公元1898年-1949年
河北沧州市泊头人物
公元1894年-1972年
河北沧州市河间人物
公元1865年-1938年
河北沧州市河间人物
公元1875年-1941年
河北沧州市河间人物
公元1893年-1938年,抗日英烈
河北沧州市河间人物
公元1924年-2012年
河北沧州市任丘人物
公元1923年-2016年
河北沧州市任丘人物
公元1917年-2013年
河北沧州市河间人物
公元1921年-2015年
河北沧州市黄骅人物
公元1917年-2014年
河北沧州市新华区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