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刘福通简介—韩山童以白莲教组织起义

元朝人物
刘福通个人介绍资料
刘福通
姓名:刘福通(1321~1366)
民族:汉族
出生地:颍州
出生时期:1321年
逝世时期:1366年
职业:红巾军首领
信仰:白莲教
主要成就:起义反元,占领河南许多州县,拥立韩林儿为帝,建立政权
结局:被张士诚所围,力战而死
刘福通(?—1366),元颍州(今安徽阜阳)人,民族英雄。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 ,与韩山童以白莲教组织起义,事泄,韩山童被杀。后举兵占颍州。继克朱皋、罗山、上蔡、真阳(今正阳)、确山、汝宁(今河南汝南)、光州(今潢川)、息州(今息县)等地。部众以红巾为号,称红巾军。十五年,迎山童子韩林儿至亳州(今属安徽),立为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自为平章,不久任丞相,进封太保,掌握军政大权。当年十二月,亳州失守,迁至安丰(今安徽寿县)。
次年,遣李武、崔德攻陕西,毛贵取山东。十七年夏,遣关先生、破头潘等趋晋、冀,白不信、大刀敖等趋关中,毛贵由山东北上。十八年五月,率兵克汴梁(今河南开封),以为都城。次年八月,汴梁为元军攻破,退回安丰。二十三年,张士诚部将吕珍围攻安丰,他与韩林儿被朱元璋救出,安置滁州(今属安徽)。二十六年,被朱元璋部将廖永忠沉溺于瓜洲(在今江苏扬州南)江中。一说二十三年在安丰阵亡。
人物生平
揭竿而起
刘福通,男,汉族,出生于今安徽省界首市境刘兴镇(今属颍南办事处)的一个巨富之家。
刘福通自幼性情豪爽,聪明过人,素怀大志。青年时任朱皋镇巡检,正直仗义,进值元末残暴统治,豫南皖北百姓涂炭,怨声载道,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在此社会背景下,元王朝钦差贾鲁以修河为名,假公济私(因勒索刘家珍兽白鹿未逞),改河道,毁刘宅。刘福通于国仇家恨,遂决心造反灭元。
刘福通与韩山童为起义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组织上建立白莲教,在舆论上把斗争矛头集中对准异族统治者。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韩山童、刘福通等在阜阳颍上县聚会。杀白马黑牛,誓告天地,决定起义。不料消息走漏,遭官军突袭围捕,韩山童被捕遇难,刘福通逃回颍州。同年五月,刘福通在颍州率众起义,迅速攻克颍州城,点燃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烽火。
刘福通率红巾军首破颍州,随即进军河南,占朱皋,据仓栗,连破罗山、真阳、确山,又克舞阳、叶县等地,横断豫南。同年九月,刘福通挥兵南进,相继攻占汝宁府、光州、息州,义军胜利壮大,队伍扩充20万众。
至正十二年(1352年),刘福通率红巾军先后大败元军主将赫斯虎赤,斩元大将巩卜班,击败帖木儿30万精锐之师,屡战屡胜,威震元廷。此时,汉人地主李思齐勾结元军,从背后偷袭义军,刘福通从汝宁退守亳州,至正十三年(1353年),二月,刘福通与八秃会战,杀八秃,败元军,其后引军各南,攻占安丰,进围庐州(今合肥)。
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红巾军刘福通等人自砀山夹河迎接了韩林儿,将他立为皇帝,号称小明王,建都亳州,国号宋,改元“龙凤”,红巾军起义再次进入高潮,汴梁(今河南开封)以南的邓、许、嵩、洛诸府州皆为红巾军所占有。
三路北伐
至正十六年(1356年)九月,刘福通派遣李武、崔德等为西路军,攻破了潼关,进而攻克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西)、虢州(今河南灵宝东北),扼制崤、函。元朝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答失八都鲁命察罕帖木儿、李思齐前往那里围剿,察罕帖木儿率军西行,乘夜攻取了崤陵(今河南渑池西),再去攻打陕州,然而城池坚固不可攻破,转而攻打灵宝城(虢州),攻破了那里。李武、崔德渡河逃入山西,接连攻克平陆、安邑,察罕帖木儿穷追不舍。李武、崔德回军攻下了阳津,与元军相峙数月,终因不敌退走。
至正十七年(1357年)年初,李武、崔德又占领了商州(今陕西商县),攻武关。二月,夺取了七盘,进据蓝田,前锋直抵灞上,进逼陕西行省首府奉元路(今陕西西安),分兵攻同州(今陕西大荔)、华州(今陕西华县)。陕西省台连连告急。元廷急令察罕帖木儿、李思齐、刘哈剌不花等由陕州、潼关前去援救。红巾军遇到察罕帖木儿再次遭到杀戮,余部溃散,越过了南山,转攻兴元(今陕西汉中)。朝廷对察罕帖木儿大加嘉奖,授资善大夫、陕西行省左丞。闰九月,刘福通增派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等由四川北上,克秦州(今甘肃天水)、陇州(今陕西陇县),进据巩昌(今甘肃陇西),攻凤翔(今属陕西)。察罕帖木儿先分兵入守凤翔城,然后诱红巾军围凤翔。红巾军不知是计,发重兵来围城,察罕帖木儿亲自率领铁骑,昼夜急驰200里赴凤翔城外,分左右两翼包抄,城中元军开门而出,形成内外合击。红巾军大溃,自相践蹂,被杀者数以万计,伏尸百余里。西路红巾军从此一蹶不振,李喜喜南下川蜀,李武、崔德转入宁夏。
至正十八年(1358年)二月,山东的红巾军首领毛贵开始挥师北伐,进逼京师。元廷惶恐不安,急征四方兵入卫,命察罕帖木儿屯兵涿州(今属河北)。察罕帖木儿留兵戍清湫(今陕西眉县东南)、义谷(今陕西蓝田西南),屯潼关、塞南山口,以防陕西起义军再起,然后亲自率领精骑急赴河北。
当时关先生、破头潘等所率中路红巾军越过太行山,破上党,攻掠晋宁(今临汾)、冀宁(今太原),陷云中(今大同)、代州(今代县),又派遣军队南下。察罕帖木儿派他的大将关保、虎林赤守上党,关先生等克辽州(今左权),很快被虎林赤击退,关先生等又占领冀宁。
为遏制红巾军南下之势,察罕帖木儿遣兵埋伏于太行山南山的关隘,而亲自率领重兵屯驻在闻喜、绛阳。红巾军果然南下经过南山,遭到了元军的伏击,损失惨重。察罕帖木儿分兵屯泽州(今晋城),塞硫子城(今晋城南),屯驻在上党,塞吾儿谷(今黎城东);屯冀宁,塞井陉口(今平定东),以杜塞太行山通道,致使中路红巾军在山西无法活动,离开山西北上,转攻河北,进军上都。
盛极而衰
至正十八年(1358年)五月,刘福通攻破了汴梁,宋政权迁都于此。北方红巾军虽未攻克大都,但东自山东,西至甘肃,北达辽阳,南方江淮、荆楚、巴蜀,所在兵起,势相联结,宋政权势力出现鼎盛局面。
红巾军接连攻城略地,内部出现了骄傲自满情绪,对于近处的危险没有察觉。刘福通将遇到他一生中最大的敌人——察罕帖木儿。察罕帖木儿收缩兵力,于晋、豫交界一带,北塞太行,南守巩、洛,亲自率领中军驻守渑池。当时刘福通的大将周全攻打洛阳,察罕帖木儿从宜阳出动,率精兵自新安全力救援。周全久攻不下退走。元廷进封察罕帖木儿为陕西行省平章政事,仍兼同知行枢密院的事务。
北伐的三路大军因各自为战,互难支援,相继失利。
至正十九年(1359年)初,宋政权各路红巾军出击未达到预期目的,逐渐由盛转衰。当时关先生等中路军攻破了上都,转攻辽阳,后来居然错误的打到了高丽;山东毛贵为来投奔的淮安赵君用(赵均用)所杀,山东红巾军自相屠杀;西路军李武、崔德一支进宁夏路(今银川)。于是宋政权都城汴梁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五月,察罕帖木儿开始调兵遣将进攻汴梁,亲自率领大军到达了虎牢关,派遣兵马南道出汴南,攻打归、亳、陈、蔡诸州;北道出汴东,征发战船沿着黄河,水陆并下,攻打曹州(今山东菏泽)以南的地方,据守黄陵(今河南兰考东)。又调陕西的兵马,出函谷关,越过虎牢关;山西的兵马越过太行山和黄河,会师于汴梁城下,夺取汴梁的外城。察罕帖木儿亲自驻扎在杏花营(在汴梁城西),指挥各路军环绕着汴梁城修筑营垒,把汴梁围得水泄不通。
刘福通起义军屡次出战皆败,外无援军,内无粮草,形势十分危急。八月,城中粮草殆尽,察罕帖木儿与阎思孝、李克彝、虎林赤、关保等大将分门而攻。入夜,元军登城,破关而入,刘福通与数百骑护送宋主韩林儿自东门夺围而遁,元军俘获宋政权的“皇后”及起义军家属数万,宋政权官员五千余人。元军夺取汴梁后,起义军失去河南。
刘福通孤军无援,拥韩林儿败走安丰。刘福通在极艰难的形势下坚守安丰,时间达四年又九个月。
身死国灭
随着察罕帖木儿横扫中原,令各路红巾军大为震动,江南的朱元璋为了打破腹背受敌的不利格局,便在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夏派人去汴梁,修好乃至“结援”于察罕帖木儿,察罕帖木儿也致书答复,表达善意,但同时察罕帖木儿扣下了朱元璋的使者,所以朱元璋并未立刻接受察罕帖木儿的招安。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元军围攻山东益都数月不下。田丰在益都刺杀察罕帖木儿。察罕帖木儿遇刺,朱元璋闻讯叹道:“天下无人矣!”接着拒绝接受元朝的招安。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张士诚派部将吕珍突袭安丰,刘福通与韩林儿被朱元璋接往滁州宗阳宫。后来,朱元璋遣左丞廖永忠用船接刘福通、韩林儿,沉没溺死于瓜步(一说在安丰阵亡)。
历史争议
关于刘福通的死亡年份,有两种说法: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龙凤九年)安丰围城之际被吕珍所杀,《明太祖实录》等史料持此说;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龙凤十二年)朱元璋接小明王韩林儿渡江时与小明王一起溺死,《庚申外史》等史料持此说。
有观点认为,刘福通与韩林儿一样,亦死于至正二十六年廖永忠的瓜步沉舟,而《明太祖实录》中的说法则系明初统治者的作伪。
影视形象
2016年电视剧《乞丐皇帝与大脚皇后传奇》:李八鸿饰演刘福通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元朝女诗人
大蒙古国第三位大汗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
元朝著名女诗人
元末官员
元朝辅国上将军
元末明初的文学隐者
元曲四大家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
元代才俊、科举魁首
宝安文氏始祖
元初东南地区农民起义领袖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