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吉[元][公元1296年-1352年,元末官员] 内蒙古自治区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人物 星吉:元末忠义名臣的传奇人生 星吉(1296年 - 1352年11月14日),字吉甫,西夏人,在蒙元时期属色目人,家族世代担任怯里马赤(翻译官)。他一生历仕多朝,官职多次迁转,最终为元朝尽忠而死,身后获追封褒奖,其事迹在元末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星吉出身翻译官世家,曾祖朵吉、祖父搠思吉朵而只、父亲搠思吉,都曾侍奉铁木真、蒙哥和忽必烈等蒙古统治者。他作为家中三男,在海山时期被召入便殿,接任怯里马赤一职,年少时就进入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王府当差,以精明敏捷备受赏识。爱育黎拔力八达继位后,因对他的喜爱,很长时间都未让他改任其他官职。 1321年十二月,硕德八剌了解到星吉的才能,授予他散阶承直郎,担任中尚监,还赐予中统钞一千贯,并让他带领十名校尉开道。1322年二月,星吉升迁为右侍仪,同时负责同修起居注。此前,他管理御用之物时,严守出纳制度,不畏惧权势。即使宫中贵臣没有硕德八剌的符敕,他也坚决不放行,因此深受硕德八剌赏识才有此升迁。硕德八剌还将龙庆州达鲁花赤脱欢的女儿许配给星吉,并赐钞三万贯作为聘资。星吉常侍奉在硕德八剌身边,抓住时机进言,讨论中外利害事务。1324年六月,他官拜御史台监察御史,散阶为奉直大夫。当时,丞相铁木迭儿和御史大夫倒剌沙在中书省权势滔天,星吉毅然上书弹劾,其刚正不阿令朝廷上下都为之敬畏。此后,星吉的官职不断变迁,历经侍仪司引进使知侍仪事、侍仪使等职位,后又多次在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司、陕西诸道行御史台等多地任职,逐步升迁至宣政院使。 1348年二月十七日,星吉任江南诸道行御史台御史大夫(从一品)。在任期间,他坚持纪纲,大力纠察贪官污吏,弹劾行为不端的官员,平反诸多冤案。当时御史台存在不少盘踞作恶的吏卒,星吉果断将他们斥退,并改为让州县之卒每月轮流值班。集庆路城北有宋丞相王安石的墓园,报宁寺僧人长期将其占为己有,王安石后人入山砍柴竟被僧人送官,官府还欲以盗窃定罪。星吉得知后,怒斥道:“王氏的山,王氏子孙砍柴,怎么能说是偷窃!”随即把山归还给王氏,并驱逐了僧人。秦桧的裔孙侵夺民田,官司久拖不决,星吉翻阅秦桧传后,在诉状上批示:“桧之误国,千载有余戮。矧兹遗胤,敢为民害?”果断将田地判给平民。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司佥事三宝住是一位廉洁奉公的儒生,因拒绝御史的私事请托而遭诬告。星吉看到奏章后十分愤怒,说:“三宝住为官清廉,众人皆知,你竟敢诬告!”立即奏请对御史施以杖刑,为三宝住昭雪冤屈。然而,丞相脱脱与该御史是一派,星吉因此被调出监察机构。 1350年五月,星吉改任湖广行省平章政事。湖广与江北相连,威顺王宽彻普化每年外出田猎,践踏庄稼,还建立“广乐园”,聚集名娼、巨商牟利,地方官府都不敢得罪他。星吉到任拜见时,面对威顺王开侧门迎接的无礼之举,严正表示:“我是受陛下之命来此任平章政事,不是你威顺王的私臣,怎能从不正之道入门呢!”最终威顺王开中门迎接。星吉还当面谴责威顺王:“王爷是皇室宗亲,应替陛下养民,如今却猎兽玩女,为害百姓,这对王爷并无益处。”威顺王听后,感谢星吉的提醒,并废止了一些不当行为。此外,西域僧人小住持身着三品官服,横行霸道,欺压官府。星吉将其逮捕,搜出妻妾、女乐、妇女共十八人,全部没收入官,并依法惩处了小住持,使得当地豪强收敛,百姓拍手称快。 1351年,刘福通等人在颍州以红巾为号起义,徐寿辉、邹普胜等人也在蕲州路、黄州路响应。星吉与下属商议应对之策,有人推荐老将郑万户,星吉便命其招募勇士、加固武昌城池、修理军械、严密巡逻。义军派人诈降,星吉识破后将六百余名将领监禁。1352年正月十四日,宋军攻克武昌,此前元廷召星吉回大都任大司农,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和尚因收受宋军贿赂且嫉妒星吉功劳,诬告郑万户,释放被监禁的宋军将领,导致宋军里应外合拿下武昌。星吉此前回大都汇报防御情况时,得到妥欢帖木儿的赏赐,但丞相脱脱不满,将他改任为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并催促他尽快赴任。 闰三月,元廷部署多路军队镇压义军,并命星吉会同卜颜铁木儿、蛮子海牙等人镇压饶州路、信州路等处的徐宋义军。星吉到达江东时,江州已被徐宋义军攻占,他便在太平路开设行省,派人从小路到江西征兵。面对逼近的徐宋义军,星吉招募青壮为兵,以优厚待遇在三天内招到两千多人,随后率军迎战。四月起,星吉与徐宋义军多次交战,在池州路、铜陵县等地取得胜利,还在战斗中斩杀、俘获众多敌军,缴获大量船只器械,逐步打通道路。他又相继收复贵池、石埭县等地,多次击败义军水军,最终攻陷湖口县、江州路,并派王惟恭守小孤山,自己驻兵鄱阳湖口,扼守战略要冲。然而,此时各地起义不断,湖广、江浙元军多遭失败,江西也无援助,星吉转战六个多月,士兵疲惫,钱粮将尽。有人提议离开江西前往东南补给后再返回,星吉坚决表示:“我接受命令镇守江西,死也要死在这里!” 1352年九月二十日,宋军得知星吉兵粮枯竭,率大船载苇纵火夹攻。星吉率军殊死奋战,其侄子伯不华战死,他自己也被箭射中眼睛,不幸被俘。被俘后,星吉坚决拒绝投降,绝食抵抗,于九月二十九日去世,享年五十七岁。徐宋政权敬重他的忠义,将他安葬在蕲水县凤凰山下。两年后,蒙元监察御史巙巙等人请求褒奖星吉的忠义,元廷追赠他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江西等处行中书省丞相,追封咸宁王,谥号忠肃。 星吉的家族亲属也因他的功绩获得追封和赏赐。曾祖父朵吉、祖父搠思吉朵而只、父亲搠思吉分别被追封秦国公(后改封雍王)、代国公(后改封梁王)、赵国公(后改封邠王);曾祖母伦彻彻、祖母阿掜、母亲顺祖也分别被追封相应的夫人称号。他的原配奴伦是龙庆州达鲁花赤脱欢之女,生子后去世,封赵国夫人;续弦郭氏是中书省平章政事不花之女,也封赵国夫人。他的儿子剌哈咱识理、答儿麻八、吉昌、宝仙、宝座在他死后也都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尤其是吉昌,初入宫侍奉,后迁监察御史,还升至山东按察司按察副使,并请宋濂撰写星吉墓志铭 。星吉以其一生的忠诚与坚守,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