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狼牙山五壮士战后去向

革命烈士

狼牙山五壮士战后去向

1941年9月日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
狼牙山五壮士完成转移任务后,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
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
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跳崖牺牲年仅21岁
胡德林:跳崖牺牲年仅23岁
胡福才:跳崖牺牲年仅24岁
葛振林:跳崖后幸存,2005年逝世
宋学义:跳崖后幸存,1971年逝世

“狼牙山五壮士”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英勇无畏、舍生取义的英雄群体,他们的事迹彰显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中不可磨灭的光辉一页。


一、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发动了残酷的“扫荡”。同年8月,日军调集7万余人,对晋察冀边区的狼牙山地区进行“大扫荡”,企图消灭当地的八路军和地方武装。

当时,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一团第七连六班的5名战士——马宝玉(班长)、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负责掩护大部队和群众转移。他们的任务是将日军引向与大部队转移方向相反的狼牙山主峰棋盘陀,拖延日军进攻时间。

诱敌深入:9月25日,5名战士凭借狼牙山的险要地形,时而阻击、时而转移,成功将日军主力引向了悬崖峭壁的棋盘陀。他们用步枪、手榴弹等简陋武器,连续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让日军误以为咬住了八路军主力,死死追击不舍。
弹尽粮绝与决死抉择:经过数小时激战,战士们的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向敌人。当退到棋盘陀顶峰的悬崖边时,他们已无路可退。此时,日军嚎叫着逼近,战士们看着身后的万丈深渊,毅然选择了宁死不当俘虏。
跳崖明志:班长马宝玉首先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纵身跳下悬崖。随后,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也相继跳下。他们的壮举震慑了日军,也为大部队和群众的安全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


二、战后去向
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命运出现了不同的走向:
壮烈牺牲的三位烈士
  -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坠崖后壮烈牺牲,年仅21岁的马宝玉是五壮士中年龄最大的,胡德林和胡福才更是只有23岁和24岁。他们用生命践行了军人的使命,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
幸存的两位勇士
  - 葛振林和宋学义在跳崖时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但也身负重伤。当地群众和部队战友随后将他们救出,经过治疗后康复。
  - 伤愈后,葛振林回到部队继续参加抗日战斗,先后参与了多次战役,新中国成立后转业到地方工作,曾任湖南省军区衡阳军分区副司令员,2005年逝世。
  - 宋学义伤愈后因身体原因转业到地方,在河南安阳地区担任村干部,带领群众发展生产,1971年因病去世。

五位壮士的事迹后来被广泛传颂,狼牙山五壮士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铭记历史、奋勇前行。他们的故事被写入教科书、改编成影视作品,狼牙山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后人永远缅怀他们的英雄壮举。

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不仅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人英勇抗敌的缩影,更象征着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的凝聚力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缅怀。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8 17:50
革命烈士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中国科学院院士
广东省江城区籍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大革命时期高要县农民运动的领导者
广东省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狼牙山五壮士之一
狼牙山五壮士之一
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之一
狼牙山五壮士之一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