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雯丽 贵州省六盘水人物 许雯丽(1963年-),笔名心远,贵州六盘水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9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涵盖长篇小说、散文集等体裁,累计创作量约三百万字 [3] 。著有长篇小说《夜郎素女》、《汉朝那条牂牁江》,散文集《冰冷的火焰》、《冰的激情》、《镇远古城天地人》、《双乳峰下游贞丰》、《贵州女人》等 。其散文以哲理见长,擅长通过生活细节阐述深刻道理,代表作《空不是没有》《一朵栀子花》等体现"以小见大"的哲思风格。2007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夜郎素女》,2018年推出49万字历史题材作品《汉朝那条牂牁江》,该作品以独特的空间叙事手法获得关注。 曾任贵州省六盘水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并获六盘水市"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罗庄杯大赛三等奖等荣誉。长期参与贵州省文学学术活动,2016年参与"生态视域下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学术年会。 许雯丽是贵州六盘水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作家,以下是她的生平介绍: 成长背景 许雯丽1963年出生于贵州盘县。她出身于书香世家,始祖许德成在600年前的明朝到贵州、云南屯军,先祖许德洪清朝迁至盘县,建有许家祠堂,是盘县四大家族之一,出过秀才、举人,文武备至。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许雯丽深受先辈影响,尤其是祖母、外祖母对她的熏陶,让她从小就热爱传统文化与文学。 教育经历 许雯丽先是毕业于六盘水师范学校,之后又在贵州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深造,于1987年毕业。扎实的学习经历为她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职业生涯 早期工作:1982年师范毕业后,许雯丽从事幼教工作,1989年调入市教育局图书室工作。这段经历让她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书籍,进一步拓宽了她的知识面和文学视野,也为她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编辑生涯:1993年,许雯丽参加教育报刊编辑培训,此后历任《六盘水教育》杂志编辑、执行主编。在编辑工作中,她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文字编辑能力,也对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结识了许多文学界的人士,为她的文学创作之路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启发。 文学创作历程 创作起步:1989年,许雯丽开始文学创作。初期,她在文学领域不断探索和尝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散文创作成就:许雯丽创作了多部散文集,如《冰冷的火焰》《冰的激情》《镇远古城天地人》《双乳峰下游贞丰》《胜境凉都》等。其中,《冰的激情》获六盘水市“五个一”工程奖,《冰冷的火焰》获全国罗庄杯大赛三等奖,还曾获中国当代散文奖。她的散文风格独特,文字浸透醇酽的生活情致,以博杂、丰富、琐细和质朴的文风,闪烁着历史厚重与哲理的光泽。她的散文《为传递光明而奔走》荣获贵州省委宣传部、省文联颁发的“第二届贵州专业文艺奖‘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评选”二等奖。在散文集《胜境凉都》中,她用详实的史料信息、宏阔的历史构架、哲学的思辨和文学的自由表达,倾注了对家乡六盘水这片土地的热爱,展现了六盘水的自然风光与文韵之美,梳理了六盘水的历史发展脉络,让读者了解到这片土地的神奇与壮美,彰显了地方文化自信。 小说创作成果:许雯丽著有长篇小说《夜郎素女》《城门》《汉朝那条牂牁江》等。2018年5月,她与金城出版社签约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汉朝那条牂牁江》由金城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网络热销书籍,在全国新华书店及各大电商平台热销万余册,并进入同济大学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她的小说创作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展开,通过生动的故事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性特点,受到了读者和文学界的关注。在“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名家·贵州学术年会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六盘水小说创作研讨会”上,她的长篇小说《城门》和《汉朝那条牂牁江》等作品受到关注,作家范光明、孙国典和六盘水师院教授许兴阳分别作了发言,相关论文刊载于研讨会文稿集并收入知网。 诗歌创作:许雯丽也有诗歌作品发表,如2016年3月,她的诗歌《树说草也说》三首刊登在《贵州诗人》杂志第一期;2016年10月,诗歌《苟坝梦花香》荣获第三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 文学地位与社会影响 文学组织任职:许雯丽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理事、贵州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曾任六盘水市作家协会主席。她在文学组织中的任职,不仅体现了她在文学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也让她有更多机会参与文学交流和组织活动,为推动地方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术交流与讲座:许雯丽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并经常应邀为文学爱好者举办讲座。例如,2015年11月25日,她参加了贵州省召开的“贵州省文学界贯彻落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交流会”;2016年10月,参加了“六盘水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承办的“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2017年5月10日,应邀到六盘水师范学院为学生作《价值观对写作的影响》专题讲座;2017年11月3日,应邀到贵州省水城公路管理局作《传统文化建立起的价值观与幸福人生》讲座等。她通过这些交流和讲座,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文学见解,为培养文学新人、推动地方文学创作氛围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化传播贡献:许雯丽的作品以六盘水为背景,深入挖掘和展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对于宣传六盘水、提升六盘水的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她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六盘水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为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个人荣誉 除了文学作品获得的诸多奖项外,许雯丽在其他方面也获得了认可。2015年1月30日,她创作的春联“云行万里品高好润物,人度一生德厚乐施仁 天人合一”,参加贵州省“弘扬我们的价值观 家家户户贴春联”主题原创春联大赛,荣获省委宣传部颁发的银奖。2016年6月,她的金点子《历史与自然组合主题》荣获全国“钟文化金点子”大赛二等奖。 许雯丽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不断耕耘,用自己的作品展现了六盘水的地域文化特色,为中国文学的百花园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她的经历和创作成果激励着更多的人关注和热爱文学,为地方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