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歌行:笔耕不辍五十载,文学与史诗研究的坚守者
王歌行,1931年3月出生于青海省西宁市,中共党员,编审,毕业于青海师范学校高师部。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在文学与民间文艺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经历。
在职业生涯中,王歌行曾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青海文协创作组组长,《青海文艺》《青海湖》文学杂志主编、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青海分会副主席,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所长,青海省文联委员等,同时还是全国第三、四次文代会代表,现任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王歌行自幼对文学怀有炽热的热爱,自年少起便投身创作,至今已坚持五十余年。在文学创作方面,他成果丰硕。散文集《土族风情画》荣获优秀作品奖,其中部分篇章被国外报刊转载;诗歌《秋心》入选收录1917年以来我国大陆及港、澳、台著名诗人代表作的《中国新诗鉴赏大辞典》,《春天奏鸣曲》被收入《中国当代西部新诗选》 。此外,他还涉足戏剧创作领域,与人合作创作了歌剧《妲兰索的婚礼》《杏花二月》,诗剧《花儿蔓》,以及电影文学剧本《宝刀和珊瑚串》等作品。
在专注文学创作的同时,王歌行积极参与中国著名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的研究整理工作,成果斐然,已出版相关著作八部,约300万字。其中,《岭·格萨尔王》上、中、下三卷荣获全国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并多次亮相国际书展。他的辛勤付出与卓越贡献得到广泛认可,1986年5月,被中国社科院、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先进个人”荣誉证书;1991年7月,被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委会评为先进工作者。其主要生平事迹被收录于《世界华人文化名人传略》《中国文艺家传集》《编辑家列传》《中华人物辞海》《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等多部辞书。即便在如今,王歌行依然坚守在文学创作与《格萨尔》史诗研究的道路上,持续为文化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