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杨至成

公元1903年-1967年,功勋卓著的解放军“后勤之父”

杨至成公元1903年-1967年,功勋卓著的解放军“后勤之父” 贵州黔东南州三穗县人物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原名杨序清。1903年11月30日生于贵州省三穗县木界村一个富裕大户人家。7岁开始读私塾。1921年毕业于省立农业中学。1923年在重庆入川滇黔联军,任军需官。1926年春随联军到广东,考入黄埔军校第5期。同年经周逸群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春正当蒋介石发动-政变时,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反击叛军夏斗寅部的战斗。后被派到由贺龙任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3师任连政治指导员。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起义部队南下广东作战失利后任连长,随部艰苦转战于闽粤赣湘边。1928年春参加湘南起义,在与前来镇压起义的国民党军许克祥部作战中右腿受伤。同年4月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任工农革命军(后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28团1营4连连长。在参加反国民党军“进剿”作战中腹部受伤,随即在反“会剿”作战中兼任留守处主任,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负责伤病员的管理工作,解决给养和医药供应。1929年1月随红4军向赣南、闽西进军,任军部副官长。1930年起任红12军副官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务部部长,中央军命军事委员会总经理部兼红军总兵站主任、总供给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先后组织建立了中央苏区的“赤色邮政”,红军的有线电话网和无线电通讯联络,建立了 、弹药、被服、纺织、鞋袜、卫生材料等20余个工厂,建立和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保障红军的物资供应,并创办了后勤学校。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虽遭受“左”倾领导人的错误打击,被降为供给部科员,但仍勤勤恳恳做好组织分配的每一项工作。1934年10月随红一方面军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任中革军委先谴工作团主任。到陕北后,任军委采办处主任和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参加东征、西征战役。1936年12月任军委后勤部部长兼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兵站部部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总供给部部长兼黄河两延(延长、延川)卫戌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1938年冬因积劳成疾赴苏联就医。1939年起先后入苏共远东局党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与刘亚楼、卢冬生等准备经蒙古回国,但由于边境地区遭日军严密-,-滞留乌兰巴托,靠卖苦力甚至讨饭为生,历尽千辛万苦。1946年1月回国后,任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政治委员。一边组织领导后勤工作支援东北解放战争,一边组织建设后勤学校和开展军工生产,初步奠定了东北部队物资供应的基础建设。1948年任东北野战军军需部部长,大力组织扩建军需工厂、兵站、医院和仓库,为部队进行辽沈、平津战役提供了物资保障。

1949年夏随第四野战军南下,先后任华中军区和中南军区军需部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轻工业部部长、中南军区第一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在中南地区组织领导创建各类军需工厂、仓库、医院和学校,同时组织接收和发展了地方轻工业。1955年调任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1958年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院务部部长。1962年任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是第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67年2月3日在北京病逝。


  杨至成相关至诚社区

  • 杨干华 (1941~2001)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 上一篇:周瑛下一篇:吴绍周
    湖南省委原书记
    辛亥革命元勋
    蓝光地产集团原董事长
    原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唐代风水大师
    肃宁县人物
    开国大校
    研究生学历
    中国工程院院士
    小品演员
    解放军少将、空军技术部副部长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