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章[公元1902年-1948年]+像 广东云浮市罗定人物 陈章:热血抗战的罗定骄子 陈章,一位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闪耀着独特光芒的人物。他生于 1902 年,卒于 1948 年,籍贯为广东云浮市罗定。在短暂而波澜壮阔的一生中,陈章以其英勇无畏的抗战精神、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爱国情怀,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陈章出生在罗定的一个普通家庭,自幼便展现出坚毅果敢的性格特质。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陈章从小就对国家命运深感忧虑,立志要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勤奋好学,尤其对军事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常常研读各类兵书战策,为日后投身军旅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征南讨 陈章(1902-1948)字戎光,广东省罗定县(今罗定市)围底杨村人。民国10年(1921),被选送到驻漳州粤军炮兵讲习所学习。民国12年,任粤军第1师炮兵连少尉排长。民国14年年底,升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炮兵营1连上尉连长。先后参加过广东革命政府平定刘震寰、杨希闵叛乱和二次东征及南讨邓本殷之役。 火攻剿匪 民国16年(1927)年底,陈章任第8路军4军11师补充团1营营长。次年春,调任第4军教导团1营营长。不久奉命开赴罗定金鸡剿匪。所部到达之时,100多名匪徒据守碉楼顽抗,用轻武器难以攻克。亲自带领两名士兵,乘黑夜接近碉楼打洞,以火攻敌,全歼匪徒。 军阀混战 民国18年(1929)3—4月间,蒋桂战争爆发,粤系拥蒋。5月,粤桂军在广东花县白泥、赤泥等地激战。陈章率全营坚守石角阵地,重创来攻桂军。战后,破格晋升为第59师235团团长。月底,粤桂停战,陈济棠联合李宗仁反蒋,在广州另立国民政府,扩充部队,陈章升任第1集团军独立第2旅少将旅长。 围剿红军 民国22—23年,陈章随陈济棠、余汉谋先后赴赣、闽、湘等省参与“围剿”红军。民国23年,再率独2旅入海南岛“围剿”琼崖红军。 反蒋拥蒋 民国25年(1936)6月,陈济棠联合李宗仁发动“两广事变”,成立军事委员会和抗日救国军,陈章任抗日救国军第1集团军独立旅旅长。后余汉谋叛陈投蒋,敦促陈济棠下野,并驱兵进攻陈济棠。 陈章只身到粤北找余汉谋表示服从其指挥。7月,陈济棠失败逃往香港,余汉谋为广东绥靖主任兼第4路军总司令,擢升为该集团军第62军152师师长。随之,率部进驻海南岛,以防日军入侵。 英勇抗日 民国27年,被保送到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同年10月,日军在惠阳大亚湾登陆,奉余汉谋急电,率部援救广州。到阳江时,广州已陷,遂日夜兼程奔赴从化县太平场,日军向战时省会韶关进攻。率部与敌激战数昼夜,力阻日军北犯。日机轮番轰炸前沿阵地,亲手用自动步枪击伤日机1架。是役,陈部获上级传令嘉奖。 民国28年冬至29年夏,日军发动第一、二次粤北战役,企图抢占曲江。陈章所率第152师在粤汉路的银盏坳、广从路的良口及石榴花战场上抵抗,迭挫敌锋。民国30年1月,升任第63军中将副军长。12月,率部参加援港对日作战。 反共内战 民国32年(1943),陈章考入陆军大学特别班7期。民国35年毕业,调任第62整编师副师长。当年起,陈章率部参加反共内战,在山东省定陶,安徽省繁昌、宣城及歙县等地攻打中国人民解放军。 兵败阵亡 民国37年10月,调升第63军中将军长。11月,淮海战役爆发,第63军配属第7兵团,11月12日夜,陈章率残部在窑湾抢渡运河逃跑,途中阵亡。 身后哀荣 民国38年1月,陈章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追授为陆军上将。 青年时期,陈章毅然投身军旅,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过人的天赋,在军队中崭露头角。他从基层士兵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凭借着在战斗中的出色表现和对军事战略的深刻理解,逐渐晋升为军官。在这个过程中,陈章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培养了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军事素养。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陈章所在的部队迅速投入到抗击日寇的战斗中。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率领部队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在多次战斗中,陈章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顽强的斗志。他所带领的部队以顽强的战斗精神和出色的战术配合,多次给予日军沉重打击,成为了抗战战场上的一支劲旅。 在淞沪会战中,陈章率领部队坚守阵地,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面对日军强大的火力攻击和疯狂的进攻,陈章毫不畏惧,指挥部队利用有利地形,构筑坚固防线,顽强抵抗日军的进攻。战斗持续了数日,陈章和他的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打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冲锋。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陈章的部队虽然遭受了重大伤亡,但他们成功地迟滞了日军的进攻步伐,为保卫上海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随着战争的持续,陈章又参与了南京保卫战。在这场关乎国家尊严和民族命运的战斗中,陈章再次展现出了他的英勇和忠诚。面对日军的重重包围和猛烈攻击,他带领部队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在战斗中,陈章亲率敢死队,与日军展开近距离的拼杀,以血肉之躯捍卫着南京的每一寸土地。尽管最终南京保卫战以失败告终,但陈章和他的战士们所表现出的英勇无畏的精神,却深深地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中。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陈章不仅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还积极参与组织和策划了多次抗日游击活动。他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与日军展开了长期的游击战争。在他的领导下,抗日游击队伍不断壮大,给日军的后方补给线和交通要道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陈章善于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常常出其不意地打击日军,使日军防不胜防。他的游击战术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在军事上的卓越表现,陈章还非常关心士兵的生活和成长。他深知士兵们在战争中的艰辛和不易,因此总是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训练环境。他注重士兵的思想教育,经常向他们灌输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激发他们的战斗意志。在陈章的带领下,他的部队形成了一种团结友爱、英勇善战的优良作风,成为了一支深受人民群众爱戴和尊敬的抗日队伍。 1948 年,在解放战争时期,陈章奉命率部参加了淮海战役。在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中,陈章所部被解放军包围。面对严峻的形势,陈章并没有选择投降,而是决定率领部队进行顽强抵抗。在战斗中,陈章身先士卒,指挥部队与解放军展开了激烈的对抗。然而,由于双方力量悬殊,陈章所部最终陷入了绝境。在关键时刻,陈章为了避免部队遭受更大的损失,决定亲自率领一支敢死队进行突围。在突围过程中,陈章不幸身负重伤,但他仍然坚持战斗,最终壮烈牺牲,年仅 46 岁。 陈章的一生,是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的一生。他以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赞歌。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不仅激励着当时的人们为了国家的解放而英勇奋斗,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如今,陈章的名字已经成为了罗定人民的骄傲,他的事迹被广泛传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