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黄彬

公元1912年-1942年

黄彬公元1912年-1942年 安徽铜陵枞阳人物

黄彬(1912——1942),原名桂元,又名静寰,今横埠镇黄山村人。民国18年(1929年),黄彬(当时号桂元)从小学进入浮山中学,次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参加-。其时,兄黄镇在浮山中学任教,积极领导组织-,揭露学校当局与国民党政府狼狈为奸,-克扣教育经费、盘剥学生生活费等丑恶行径。黄彬在哥哥的影响与指导下,冲锋陷阵,勇往直前,向封建卫道士猛烈开火。虽然多次遭到封建势力的围攻和反动-的恫吓,而黄彬义无反顾,成为-中流砥柱,学生们称他为“急先锋”。民国20年,黄彬被学校当局开除,回到家乡。但他没有沉沦,没有泄气,没有停止战斗,及时地投入了农-动之中。在中共桐庐县委领导下,民国21年3月,黄彬组织发动了吴桥、周潭、河涧、施湾、虾溪5个农会的五六百会员以周潭镇为中心的农民--,并正式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穷人要翻身”和“我们要吃饭、我们要生存”等战斗口号。在这次--中显示了他的组织才能和指挥艺术。

七七事变爆发以后,黄彬毅然参加抗日队伍。民国26年10月,他先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后经长途跋涉,历经艰难险阻,到达延安,同年底进入抗日军政大学。次年抗大毕业,被派到新四军四支队工作。不久,鄂皖区党委刘顺元又派他回桐城县任武装部长兼第二游击大队大队长。民国28年5月,在他的指挥下,一次夜袭汤沟镇河南小街,就打死打伤日、伪军50多人。同年8月,偷袭老洲头日军炮楼,全歼日、伪军。此后,这一带的日伪军,只好龟缩在炮楼里,不敢外出骚扰,并称他为“飞将军”。

黄彬不仅在军事上到处打击日军,而且重视政治攻势,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打人民战争。在管辖的区域内,组织青抗会和儿童团,各个关津路口,都设有盘查哨,不时截获敌物资和掌握汉奸活动情况,并经常惩治汉奸,打击日军,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民国29年1月,黄彬率领一支200人的抗日游击队,东进无为抗日,被编为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独立营,活跃在桐、庐、无三县交界的三公山地区,神出鬼没地在敌、伪、顽的夹缝中成长壮大。时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桂顽也在江北掀起第二次0,遥相呼应。6月,-保安团章淦大队500多人尾追黄彬部队,黄彬一让再让,并派人告诫章淦,不要干兄弟相斗使亲者痛仇者快的事。章淦不听劝告,还以为新四军软弱可欺,决心不战不休,一心要拿黄彬的头去邀功请赏。就在端午节前,激战开始,双方投入兵力各有1000余人。新四军方面,主要有黄彬部和林维先部;伪保安团方面,章淦部担任主攻,江子龙大队打 接应。战场在庐江县砖桥、刘家墩一带,鏖战3昼夜,章淦被黄彬部击毙,新四军大获全胜。砖桥之战以后,黄彬部愈战愈勇,先后转战于巢湖之滨、长江北岸,东到和含、西至桐庐,大小10余战,打得敌人心惊胆寒。民国31年初,黄彬领导的独立营被编为新四军第十旅第五十五团,他因战功卓著被提升为该团副团长兼政治部主任,并参加皖江区党委。是年秋,黄彬因去江南执行任务,返回时,船行至江中心,被日寇发现用炮艇击沉,不幸牺牲,时年30岁。

  经历历史事件:

皖南事变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史伟下一篇:疏冠中
吉林省委书记
南宋学者,朱熹理学的继承人
原国务院原副总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
革命烈士
经济学家,教育家
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实干家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
大中华国际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
宝安区人物
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
铁骨铮铮的革命先驱与建设功臣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