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朱桂

明公元1374年-?,明太祖第十三子

朱桂明公元1374年-?,明太祖第十三子 安徽滁州市凤阳县人物

朱桂,安徽凤阳人,明太祖第十三子,母郭惠妃。

洪武七年(1374年)七月十八日,诞生。

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豫王。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封代王,同年,就藩于大同府。

他性格暴躁,建文元年(1399年)时,因罪被废为庶人。

明成祖即位后,恢复了朱桂的王爵。可是朱桂仍然没有改进。成祖曾赐玺书给他说:“闻弟纵戮取财,国人甚苦,告者数矣,且王独不记建文时耶?”又下令从今起王府不得擅役军民、敛财物。当时朱桂已经多次被人控诉行为不轨,成祖赐敕列其32条罪状,召朱桂入朝,可是朱桂不来。成祖第二次召他时,在中途把他遣还,把他的三护卫革去,直到永乐十六年(1418年)才恢复护卫。

朱桂的王妃是徐达次女、仁孝文皇后之妹。

正统十一年(1446年)十二月十二日,薨,共在位55年,寿73岁,谥曰简,由孙朱仕壥继承王爵。

子嗣

长子 朱逊煓 代戾王

次子 朱逊㬎 广灵荣虚王

第三子 朱逊 潞城僖顺王

第四子 朱逊煁 山阴康惠王

第五子 朱逊燂 襄垣恭简王,分封蒲州。诸王就藩后,非请命不得岁时定省。朱逊燂念大同不置,作《思亲篇》,词甚悲切。其后,宗人聪浼、聪泈、俊【木难】、俊榷、俊【田朵】、俊杓、朱俊噤、充焞,皆娴于文章。其玄孙朱俊噤博学而不慕名利,远离闹市住在蒲州五姓湖畔,自取名号“芦花散人”,有《佩兰集》传世。

第六子 朱逊烇 灵丘荣顺王。好学工诗,尤善医,尝施药治瘟疫,全活无算。子仕塝、孙成鈠、曾孙聪滆,三王皆以孝旌。聪滆子朱俊格,能文善书。嘉靖时,献《皇储明堂》二颂、《兴献帝后挽歌》,赐金帛。

第七子 朱逊炓 宣宁靖庄王

第八子 朱逊焴 怀仁荣定王

第九子 朱逊熩

第十子 朱逊熮 隰川懿安王

第11子 朱逊燔


人物关系:曾祖:朱初一 爷爷:朱世珍 父亲:明太祖朱元璋 孙子:朱仕壥 曾孙:朱奠堵 朱成鍊 玄孙:朱聪注 朱聪沬 朱聪涓 朱逊煁 朱逊燂 朱逊烇 朱逊炓 朱逊焴 朱逊熮 兄弟:明成祖朱棣 朱瞻墺 朱瞻埈 朱瞻垍 朱瞻堈 朱瞻墉 朱瞻垲 朱瞻埏 朱瞻垠 真定公主 朱高燧 侄女:咸宁公主 永平公主 安成公主 永安公主朱玉英 朱栴 朱橚 侄子:朱济熿 朱济炫 朱济熺 朱济烺 朱济焕 朱济烨 朱济熇 朱植 朱橞 朱权 朱磐烒 侄孙:朱奠培 朱盘㷬 朱盘炷 朱盘烑 朱桢 朱标 侄子:建文帝朱允炆 朱文奎 朱允熥 朱允熞 朱允熙 朱雄英 朱椿 侄子:朱悦燇 朱悦炘 朱悦燫 侄孙:朱友埙 朱友坿 朱友堉 朱悦烯 朱悦燿 朱檀 侄子:朱肇煇 侄孙:朱泰墱 朱泰堪 费达夫 朱梓 朱榑 朱楩 朱杞 朱桱 侄子:朱琼烃 朱楧 朱楹 姊妹:怀庆公主朱福宁 丈夫:王宁 外甥:王贞庆 南康公主朱玉华 丈夫:胡观 福清公主 丈夫:张麟 明太祖朱元璋大名公主 丈夫:李坚 明太祖朱元璋安庆公主 含山公主 丈夫:尹清 寿春公主 丈夫:傅忠 临安公主朱镜静 丈夫:李祺 明太祖女永嘉公主 丈夫:郭镇 宝庆公主 丈夫:赵辉 汝阳公主 明太祖朱元璋汝宁公主 丈夫:陆贤 明太祖朱元璋崇宁公主 丈夫:牛城 明太祖朱元璋宁国公主 母亲:郭惠妃 外公:郭子兴 岳父:徐达 堂兄弟:朱文正 堂侄:朱守谦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朱植下一篇:朱柏
革命烈士
前北洋政府交通总长
明朝第四位皇帝
明神宗朱翊钧第七子
学识渊博心怀大爱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明朝开国皇帝
革命烈士
国务院原总理
明朝第十三位皇帝
中国女子赛艇运动员
安徽滁州市凤阳县人物
明公元1358年-1398年
安徽滁州市凤阳县人物
明公元1371年-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二子
安徽滁州市凤阳县人物
明公元1374年-?,明太祖第十三子
安徽滁州市凤阳县人物
明?-1392年,明朝开国功臣,明初淮西二十四将
安徽滁州市凤阳县人物
明公元1339年-1394年,明朝开国功臣,明初淮西二十四将
安徽滁州市凤阳县人物
明?-1397年,明朝开国功臣,明初淮西二十四将
安徽滁州市凤阳县人物
明明太祖朱元璋汝阳公主
安徽滁州市凤阳县人物
公元1921年-2012年
安徽滁州市凤阳县人物
公元1923年-2011年
安徽滁州市凤阳县人物
凤阳县
安徽滁州市凤阳县人物
公元1906年-1932年
安徽滁州市凤阳县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