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吕思勉

公元1884年-1957年

吕思勉公元1884年-1957年 江苏常州天宁人物

吕思勉(1884~1957)

字诚之,生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二月初,武进人。出生士宦家庭。15岁入县学,开始自学史学,后到东吴大学、常州府中学堂和南通国文专科学校教书。民国元年(1912年),到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任教,两年后进中华书局任。民国8年转商务印书馆编审教科书和参考书等。民国15年任光华大学国文系教授、历史系主任。民国30年移居常州,一度执教于牛塘青云中学和坂上辅华中学。抗日战争胜利后,重返上海光华大学复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华东师范大学任历史系教授。并当选为上海历史学会理事,任江苏省第一届政协委员。他从23岁立志治史起,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先后将《史记》、《汉书》、《三国志》通读数遍。读史时,每本书都仔细排比资料,分门别类写成札记,著成《白话本国史》和《中国通史》。前书于民国10年出版,是中国第一部用语体文写的比较系统的中国通史,对当时史学家产生重要影响,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大学教材。断代史方面,撰著《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专史方面,有《中国民族史》、《先秦学术概论》、《理学纲要》、《宋代文学》及叙述典章制度历史变迁的《中国国体制度小史》、《中国政体制度小史》、《中国阶级制度小史》、《中国宗族制度小史》和《中国婚姻制度小史》等。还有专门探讨史学研究方法的《历史研究法》、《史通评》、《文史通义评》、《中国史籍读法》和研究古代文字的《中国文字变迁考》、《字例略说》、《章句论》、《说文解字文考》等书论述精辟。他的史学能够取得如此成就,与他“识大而不遗细,泛观而会其通,务求是而不囿于成说,尚核实而不涉于烦碎”的勤奋踏实作风是分不开的。有人评述他的学识“闳雅似顾亭林(炎武),渊博似钱晓征(大昕),论证似戴东原(震),辩达似章实斋(学诚),而其所言者又皆出于一已之独得”。

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将他的通史、断代史、专史等陆续出版成《吕思勉史学论著》;上海教育出版社把他的《蒿庐论学丛稿》、《经子解题》、《史籍与史学》、《宋代文学》、《三国史话》及《蒿庐札记》6种,合刊成《吕思勉论学集林》。另外,台湾还印了他的一些史书。吕思勉的史学著述,不下千万字。

1957年病逝。坐落在十子街的吕思勉故居已在1999年7月修复。

  相关院校:

华东师范大学

  同年(公元1884年)出生的名人:夏元瑮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陆静华下一篇:马元放
国内知名的桃育种家
香港影视男演员
战国时期秦国丞相、卫国商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文化传承的践行者
唐代道教丹鼎派祖师、民间传说八仙之一
中国象棋国际特级大师
十七史百将传,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宋代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内地女演员、二人转演员、小品演员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