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潘存

清公元1817年-1893年

潘存清公元1817年-1893年 海南省文昌人物

潘 存(1817~1893) 字仲模,别字存之,号孺初,生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农历十二月初一,铺前镇港头村人。从京师返琼后,迁居白沙园村。耕读传家,书香不绝,7岁进入私塾,一目数行,操笔为文,滔滔不绝,号为神童。岁试屡获首名,28岁举案首。清咸丰元年(1851) 始中举人。未几,应礼部试,遵例捐主事,分户部员外郎,转户部主事在福建司。潘存事余暇,研究经史,淹贯百家,工诗、古文辞,书法亦妙,能悬肘作蝇头细楷。凡汉魏六朝碑版,以及唐宋明诸名家书法贴收藏最富,朝夕摹写,至废寝忘餐。故所作之字,中外名士不惜重价争购。尤东洋人见潘存书,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居京师30年,会试十多科,屡荐不售。但公卿知其贤,都中人士与其交谊犹挚,凡有建言,必与讨论。性复耿介,不苟同异,服官30年,竞无所遇。66岁辞官归里。归籍后,光绪十年(1884),时值法国人滋事,扰广西,寇福建、基隆,沿海-。琼州西北与越邻,东北与闽接,孤悬海岛,战略要地,为两广屏障。粤督张树声知潘存才德,荐其为雷琼两郡团练。树声离任后,张之洞督粤,仍委为团练。他靖内御外,经营守卫,郡赖以安,-朝廷给予尝加四品衔。其时,首先献议琼州建行省,亲自撰拟建行省理由与方案,呈报两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对此建议,十分重视,惟国事纷乱,不久张督调职离粤,未予处理,但潘存乃是第一个提出海南建省的人。

潘存离开了30余年的官场生活之后,一心一意致力于兴学育才的教育实践活动。光绪十四年(1888),应广东总督张湘涛聘请在惠州丰湖书院任教。由于“务实学,重躬行”,获学子、家长及社会人士的敬佩和爱戴。两年后,年老多病,怀念家乡,辞别了丰湖书院,返回乡里。归琼后,热心地方教育,重视培养人才,旋坐任琼州府城苏泉书院掌教四年,文昌蔚文书院掌教四年。为了表达对琼山丘文庄公的敬慕之心,欲建奇甸书院,未果。同观察使朱亮生筹建规模宏大的溪北书院。购藏书籍,以栽成后世。自拟讲堂联:“学问无他,求益乎身心家国天下;载籍极博,折中于易书诗礼春秋。”他为该书院的头门联曰“维持风俗,教育人才。”光绪十五年(1889)冬拟的府城五公祠楼上名联,读后令人激愤泪下。联云:“唐嗟末造,宋误偏安,天下几人才置之海外;道继前贤,教开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

潘存50尚未得子,后经宗人劝其纳妾,始举一男,73岁始得一男孙,喜不自胜,何恨天花流行,男孙竞而夭折,悲痛逾常,遂一病不起,于清同治癸已年(1893)六月初八日逝世于家,享寿76岁。

潘存于经史百家之作,无不博通,惟其志在追步前贤,不喜以词章自炫,於诗尤不多作,偶有所吟,亦极古醇朴,集中有诗四十首。所著有《楷法溯源》一书,共七卷。该书论述精辟,观点新颍,深受读者欢迎。后人集其诗文刊印,书名《潘孺初先生遗集》,梓行于世。



  同年(公元1817年)出生的名人:陈星聚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11-7 15:47
上一篇:冯爱媛下一篇:韩锦云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之堂弟
清末浙江湖州南浔镇巨商
连平人物
道光帝第八子
明末清初书法家,画家,医学家
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
清朝杰出的抗倭将领
清朝广东水师提督
著名的华侨领袖
已革端郡王载漪第五子
乾隆帝六世孙
中国男演员、著名二人转演员、赵本山的第37号弟子
原东北局书记处书记
广州市政协原委员
清末小刀会首领
灌云县人物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
中国作家
原中央候补委员
新兴县人物
宝安区人物
中国攀岩运动员
斯世斯民之不幸也
海南省文昌人物
清公元1817年-1893年
海南省文昌人物
身心性命之学
海南省文昌人物
明代进士,爱国诗人
海南省文昌人物
文昌知县
海南省文昌人物
公元1894年-1974年
海南省文昌人物
公元1905年-1927年
海南省文昌人物
南州知州
海南省文昌人物
清公元1775年-1845年
海南省文昌人物
公元1900年-1991年
海南省文昌人物
公元1884年-1959年
海南省文昌人物
公元1922年-1948年
海南省文昌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