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甄宝玉简介-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

清朝人物
甄宝玉个人介绍资料
甄宝玉
中文名:甄宝玉
性别:男
登场作品:《红楼梦》
原型:曹雪芹
甄宝玉,曹雪芹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家住金陵,系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应嘉之子。他与贾宝玉有着相同的外貌和相似的性情,似为贾宝玉的镜中幻影,贾雨村将二人相提并论,评为正邪两赋人格的典型。但他却有不一样的结局,中举后留在红尘凡间,娶李绮为妻,重振家业,似为贾宝玉另一种假设结局的诠释。如果说贾宝玉是曹雪芹自我人生理想化的产物,那么甄宝玉更接近曹雪芹本来面目。
人物角色经历
出身不凡
甄宝玉是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应嘉之子,因老太太当作宝贝一样,他又生得白,所以小名就叫宝玉,比贾宝玉略小一岁。甄府显贵,与贾府一样功勋,一样的世袭,一样的起居,或有一二稍盛者。太祖皇帝南巡,贾府只预备接驾一次,独有甄府接驾四次。甄府和贾府既是老亲,又是世交,两家来往极其亲热。
童年淘气
甄宝玉自幼淘气异常,天天逃学,父母也不便十分管教。更有几件和贾宝玉相同的痴处:读书时必得两个女孩儿相伴,方能认得字,不然就心里糊涂;他还嘱咐跟他的小厮们万不可唐突了“女儿”二字,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不然便要烂牙的;平时在外暴虐浮躁,顽劣憨痴,种种异常,但一放了学,进去见了那些女孩儿们,立刻变了一个人似的,温厚和平,聪敏文雅;他父亲也曾狠狠教训过几次,无奈竟不能改,每次挨打痛得受不了时,他便“姐姐”“妹妹”乱叫起来,过后解释道这样可以止痛。
甄宝玉四岁,甄府请了贾雨村做他的家庭教师。但因祖母溺爱不明,常常为了维护孙子而责怪老师和儿子。贾雨村不堪忍受,便从甄府辞职了。
少年遭变
甄宝玉十三岁,正月,甄夫人进京。甄府四个女人拜访贾府,说到两个宝玉的奇事。贾宝玉心中疑惑,梦见甄宝玉。次日,王夫人带了贾宝玉去拜望甄夫人。同一时期,甄宝玉大病一场,几乎死过一次,幸喜一个梦境救了他。梦中到了一个类似真如福地的庙宇,进去见了家中女儿的终身判词以及无数女子变鬼怪、变骷髅的幻象。梦醒后开悟,儿时的淘气一概不要,立志功名,实意读书。
甄宝玉十四岁,七月底至八月初,贾母八旬大寿,甄府厚礼庆贺。八月十二日,贾府盛传甄府获罪革职抄家。次日,甄府派人转移家产到贾府寄存。此后,甄府门户凋零,人口流散,与贾府失去联系。
青年进取
甄宝玉十五岁,开始学着料理家务,并代表家族处理外事,接触各种人物,领略了不少世道人情。更重要的是结交了一些显亲扬名、著书立说的达官贵人、文坛前辈,从他们身上学到了社会上为人处事的道理,并树立了立德立言的理想,四处访师觅友,积极进取。
甄宝玉十八岁,母亲带他造访贾府,见过贾政、王夫人。两个宝玉见面谈人生。因彼此心中早已认对方为知己,初次见面难免拘谨,相互试探。甄宝玉坦言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及家族变故对性格的重大影响。贾宝玉越听越烦,二人不欢而散。
附:甄宝玉送玉
甄宝玉不知怎么得到了贾宝玉丢失的通灵宝玉,亲自送回给贾宝玉,助其悟道成仙。(按:这段故事不见于原著,只是探佚学的猜测之词,主要依据是脂本第18回元春省亲点戏第三出《仙缘》处的一条脂批:“《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但依原著神话语境,贾宝玉仙缘理当由一僧一道来结案,似不应牵扯到甄宝玉。再仔细对照原著,发现脂批系由程本后四十回中北静王送玉、贾宝玉丢玉、闲人送玉、甄宝玉贾宝玉相会、和尚送玉这几段化用而来,结果弄巧成拙,所以不予采纳)
小团圆结局
甄宝玉十八岁,父亲蒙恩复职,甄府复兴。二月,贾母病逝。三月,甄应嘉奉旨前往海疆安抚生民,临行前择日拜奠贾母,先拜望贾政,并与贾宝玉见面。七月,海疆靖寇凯旋,甄府议娶李绮。八月,甄宝玉参加乡试。九月发榜,甄宝玉中举。听贾兰提起贾宝玉心迷走失,甄宝玉叹息劝慰。当月,贾府免罪,贾政官复原职,甄应嘉道贺。十月,贾宝玉拜别贾政,回归仙界青埂峰。甄宝玉则留在红尘凡间,与李绮完婚,以科举出身重振家业。
人物评价
书中评价
自评
弟少时不知分量,自谓尚可琢磨。岂知家遭消索,数年来更比瓦砾犹残,虽不敢说历尽甘苦,然世道人情略略的领悟了好些。
弟少时也曾深恶那些旧套陈言,只是一年长似一年,家君致仕在家,懒于酬应,委弟接待。后来见过那些大人先生尽都是显亲扬名的人,便是著书立说,无非言忠言孝,自有一番立德立言的事业,方不枉生在圣明之时,也不致负了父亲师长养育教诲之恩,所以把少时那一派迂想痴情渐渐的淘汰了些。
他评
贾雨村:这一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还劳神。说起来更可笑。
这等子弟,必不能守祖父之根基,从师长之规谏的。
贾母:就是大人溺爱的,是他一则生的得人意,二则见人礼数竟比大人行出来的不错,使人见了可爱可怜,背地里所以才纵他一点子。
甄府四个女人:虽然我们宝玉淘气古怪,有时见了人客,规矩礼数更比大人有礼。所以无人见了不爱,只说为什么还打他。殊不知他在家里无法无天,大人想不到的话偏会说,想不到的事他偏要行,所以老爷太太恨的无法。就是弄性,也是小孩子的常情;胡乱花费,这也是公子哥儿的常情;怕上学,也是小孩子的常情:都还治的过来。第一,天生下来这一种刁钻古怪的脾气,如何使得……
包勇:哥儿的脾气也和我家老爷一个样子,也是一味的诚实。从小儿只管和那些姐妹们在一处顽,老爷太太也狠打过几次,他只是不改。
贾宝玉:相貌倒还是一样的。只是言谈间看起来并不知道什么,不过也是个禄蠹。
他说了半天,并没个明心见性之谈,不过说些什么文章经济,又说什么为忠为孝,这样人可不是个禄蠹么!只可惜他也生了这样一个相貌。我想来,有了他,我竟要连我这个相貌都不要了。
薛宝钗:人家这话是正理,做了一个男人原该要立身扬名的。
评点者评价
涂瀛:太上忘情,其次多情,其次任情,其下矫情,矫情不可问矣。甄宝玉不能为太上之忘情,不失为其次之多情也。自经济文章之说中之,而情矫矣。则甄宝玉者,世俗之伟人,而实贾宝玉之罪人也。罪人则黜之而已矣,故终之以甄宝玉云。
姚燮:贾宝玉梦见甄宝玉一段文字,可知天下事有假必有真。假者只一,可向实处用笔;真者无穷,须於空中会意。恐以贾滋天下之疑,遂以甄坚天下之信。(第56回)
脂砚斋:甄家之宝玉乃上半部不写者,故此处极力表明,以遥照贾家之宝玉,凡写贾家之宝玉,则正为真宝玉传影。(甲戌本第2回)
陈其泰:宝玉一梦,真玉假玉,是一是二,迷离恍惚,令人寻味无穷。是作者对面着想,醒读者耳目处。书中全部线索,只在此数段也。有假必有真。假者只可向实处用笔,真者无穷,须于空中会意,恐以贾滋天下之疑,遂以甄坚天下之信。命意措词,俱极惨淡经营。醒后用镜中影子一点,可见只是一人也。(第56回)
其他评价
胡适:《红楼梦》是一部隐去真事的自叙:里面的甄、贾两宝玉,即是曹雪芹自己的化身。
俞平伯:甄宝玉自然是宝玉的影子,并非实有其人;但何必设这样一个若有若无的人,这不但我们不解,即从前人也以为不可解。
甄与贾
如同《西游记》有两个悟空,《水浒传》有两个李逵,《红楼梦》也有两个宝玉,其中甄宝玉只相当于六耳猕猴、李鬼变出的假悟空、假李逵。在《红楼梦》神话体系中,衔玉而诞的是贾宝玉,不是甄宝玉;木石前盟的一方是石,石自然是假宝玉(贾宝玉),不是真宝玉(甄宝玉);甄宝玉的梦境无一僧一道点化,无甄士隐、贾雨村见证,那座庙也不是太虚幻境或真如福地。所以,甄宝玉无神话来历。
甄与贾的关系,原著点睛云:“那是你梦迷了。你揉眼细瞧,是镜子里照的你的影儿”,“自然先躺下照着影儿玩来着,一时合上眼,自然是胡梦颠倒的;不然,如何叫起自己的名字来呢?”由此观之,甄宝玉是贾宝玉的镜中幻影。
小说又让甄宝玉和甄府从镜子里面走出来,与贾府交接。甄宝玉议娶李绮,似乎李绮又进入甄府的世界充当了类似宝钗的角色。这种天马行空的艺术构思,增添了小说的艺术魅力、吸引力、开放性和玄味儿。
人物形象
來臫面若頭條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
面如傅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若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
(据原著所述,甄宝玉的外貌与贾宝玉一模一样。所以,书中描写贾宝玉外貌的文字,可原样移用到甄宝玉身上,只少了一块通灵宝玉)
出处考证
《红楼梦》中的两个宝玉都以曹雪芹为原型,贾宝玉侧重虚构,甄宝玉侧重写实。
小说里甄府接驾四次,不是人人可以随便有的机会,像贾府、王府就只能接驾一次,现实中只有曹寅做了二十年江宁织造,才赶上了这场盛事,接驾四次;甄府比贾府有一二稍盛者,现实中曹家之显贵亦稍盛小说中的贾府;甄府在南京,更可以同曹家的繁华旧梦对等;甄府大姑娘和二姑娘嫁到北京,曹寅两个女儿也嫁到北京成为王妃;甄府送给贾府的礼单上有上用妆缎、蟒缎、杂色缎、各色纱、宫绸及宫用各色缎纱绸绫这些高档丝织品,显示了曹家数十年织造生涯本色;甄府送给贾母八旬大寿的围屏上有大红缎子缂丝“满床笏”图案,对应甄士隐《好了歌注》“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以及端午节打醮时在神前拈的第二本戏《满床笏》,用以感慨曹家盛衰;甄宝玉父亲甄应嘉谐音“真应嘉”,表字友忠,官名“体仁”,在官场上“一味的真心待人,反倒招出事来”,符合曹雪芹嗣父曹頫事实。
甄宝玉十四岁遭遇抄家,与雍正六年(1728)抄家时曹雪芹年龄相符。抄家后,甄府子孙流散,失去消息。现实中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后,同样孤立无援,连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生活都失去了保障,曹雪芹更是备尝艰辛。
曹雪芹的好友敦诚、敦敏兄弟诗云“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提到曹雪芹初到北京的那几年一度勤奋读书,在科举仕途的正路上辛苦跋涉,并多方干谒朝中权贵,这些都与小说中的甄宝玉自述吻合。二敦诗云“燕市狂歌悲遇合”,曹雪芹半世潦倒,蹉跎不遇,甄宝玉中举正是他在写作中为自己寻求到的一点慰藉。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清朝末代皇帝,近现代政治人物
连平人物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之堂弟
清末浙江湖州南浔镇巨商
道光帝第八子
清朝杰出的抗倭将领
明末清初书法家,画家,医学家
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
清朝广东水师提督
著名的华侨领袖
已革端郡王载漪第五子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