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袁彬简介-明英宗朝锦衣卫指挥使

明朝人物
袁彬个人介绍资料
本名:袁彬
字号:字文质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时间:1401年
去世时间:1488年
主要作品:《北征事迹》
主要成就:平定曹石之变
籍贯:江西新昌县义钧乡
官职:前军都督府佥事掌府事
追赠:光禄大夫、上柱国、左军都督
袁彬(1401年—1488年),字文质,江西新昌县义钧乡(今江西省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明朝官员,官至前军都督府佥事掌府事。
他出生于近侍家庭,自幼聪颖,能诗善文。土木堡之变后,追随明英宗左右。明英宗复辟后,十分眷待袁彬,袁彬所请之事无不听从。当时内阁首辅商辂罢免,袁彬乞其居所,之后又请别建,都得到批准。袁彬娶妻,明英宗命外戚孙显宗主婚。并时常召入宴请,谈论当年患难时事,欢洽如故。
成化年间,袁彬迁为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使。成化十三年(1477年),为前军都督府佥事掌府事,卒于任上。去世后,追赠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左军都督。
人物生平
忠心护主
的父亲袁忠于建文四年(1402年)为锦衣卫校尉。袁彬自幼聪颖,善属文。正统四年(1439年)袁忠以疾辞官,袁彬代其校卫职。
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北方的瓦剌部首领也先兵分四路、大举南犯。此时;正值宦官王振掌权,面对瓦剌的进攻,王振不与诸大臣商议,怂恿明英宗亲征。明军至大同后,王振风闻也先兵力强大,没等交锋、便吓得收兵回京。八月,明军行至土木堡,瓦剌追兵杀到,明军阵脚大乱,王振被杀,英宗被掳,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
也先挟持明英宗,明英宗的众多侍从抛下英宗不顾,仓皇逃命去了,唯有袁彬和哈铭跟随英宗寸步不离、吃饭穿衣、行走睡觉,与瓦剌首领交涉等一切事务,全由袁彬承担。他对明英宗的照料无微不至。明英宗被掳后,住的是破旧不堪的蒙古包。每到夜晚,北风刺骨,明英宗难以入睡,袁彬便解开衣服将英宗冻僵的脚裹人怀中取暖;每逢随军转移车马不能行,他便背着明英宗而行;当英宗仰头南天,长吁短叹时,他便反复开导,坚定英宗回国的信心。明英宗对袁彬的依赖也到了片刻难离的地步。有一次,袁彬感冒发烧不省人事,明英宗急得不知所措, 趴在他的背上大哭。不料经明英宗这么一压,袁彬出了身大汗,感冒竟不治而愈。
君臣情深
明英宗被掳时期,袁彬不但在生活上百般照护他,在政治上也千方百计免遭外族人的玷污。有一天,也先派人到明英宗住处提亲,欲将他的亲妹妹许配给英宗,以“美人计” 达到逼降的目的。于是袁彬规劝英宗道:“以陛下中原大国之君,若成为外族人的女婿,不但气节丧失,尊严丢尽,今后还将处处受制于人。而且,你在作俘虏的时候娶亲,会让人觉得你身为流亡之君,不思返国,却在敌营贪图享乐,于大明国,于陛下今后的声誉都很不利。因此,望陛下能顾全大局,辞掉这门亲事”。
明英宗听罢,点头赞许。后来,也先又选了六名美女去服侍明英宗,袁彬又教明英宗回复说:“待朕归国娶令妹时,再将六女纳为媵从,也算不负令妹了。”以后,也先又多次按照中官喜宁的划策行事均失败。
喜宁深知,明英宗之所以能够一次又一次对付也先逼降之计,是袁彬为他出谋献策。于是他极力唆使也先杀掉袁彬。一天深夜,也先、喜宁把袁彬五花大绑,拖到野外,要将他五马分尸处死。袁彬临刑前,怒斥喜宁,泼口大骂,喜宁令人赶紧行刑。在这紧要关头,明英宗赶到,他置皇帝尊严而不顾,哭求也先,将袁彬救下。
事后,袁彬对明英宗说广喜宁经常挑拨也先,犯我中国,制造边事,只有除去此人,回归才有希望。明英宗点头称是,即令袁彬想好计策,密书两封,遣另一侍卫带回给朝廷兵部尚书于谦。按照信中的计策,于谦将喜宁处死。也先失去喜宁又遭大明的齐心抵抗,英宗在袁彬策谋下一时难以降服,于是在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将英宗送返,袁彬等人也一同回京。袁彬护驾北征,深得史家的赞赏,家乡人民也为他建了二座“保驾楼”(遗址在今新昌二小内),以纪念他的护驾大功。
深受重用
明英宗返回北京后,明代宗只授其为锦衣卫试百户。明英宗复辟后,迁为指挥佥事,之后改为指挥同知。明英宗十分眷待袁彬,袁彬所请之事无不听从。当时内阁首辅商辂罢免,袁彬乞其居所,之后又请别建,都得到批准。袁彬娶妻,英宗命外戚孙显宗主婚。并时常召入宴请,谈论当年患难时事,欢洽如故。
成化二年(1466年),进都指挥同知,又进都指挥使,与都指挥佥事王喜同掌锦衣卫。二人尝受太监夏时嘱咐,私遣百户季福侦事江西。季福为明英宗乳母之夫君。明英宗问谁所派遣,两人请罪,英宗称必有后面主事者,御史逮捕夏时,仍恢复两人官职,但下诏以后受嘱遣官者必杀无赦。之后王喜解职,袁彬掌管锦衣卫。
天顺五年(1461年),因平定曹石之变有功,进迁都指挥佥事。
当时锦衣卫指挥门达恃帝宠,势倾朝野,廷臣多下诏狱,唯独袁彬不屈服。门达于是诬陷,请求逮捕袁彬,明英宗虽欲法行,却对之说:“随便你怎么办,但要把活的袁彬还给我。”之后多亏漆工杨埙讼冤,方才解狱。但袁彬仍被调南京锦衣卫,带俸闲住。随后明英宗驾崩,门达得罪,被贬都匀。召袁彬恢复原职,仍掌管锦衣卫。不久,门达下狱,充军至南丹。袁彬在郊外设宴送别并赠予金钱。
成化年间,袁彬晋迁为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使。成化十三年(1477年),为前军都督府佥事掌府事。
弘治元年(1488年),袁彬卒于任上,朝廷赐给他光禄大夫、上柱国、左军都督,母、妻都诰封为一品夫人,后代世袭锦衣佥事。
个人作品
袁彬将他护驾的始末写成了《北征事迹》 一书,收入《四库全书》中。
人物评价
《明史》:异哉,土木之败也。寇非深入之师,国非积弱之势,徒以宦竖窃柄,狎寇弄兵,逆众心而驱之死地,遂致六师挠败,乘舆播迁,大臣百官身膏草野。夫始之不能制其不出,出不能使之早旋,枕藉疆场,无益于败。然值仓皇奔溃之时,主辱臣死,志异偷生,亦可无讥于伤勇矣。
家族成员
父:袁忠
妻:王氏
史书记载
《明史·列传·第五十五》
陵寝墓地
袁彬逝世后归葬故里,与父母及妻王氏葬一处,形成袁彬家族墓群。墓群座落在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袁家之斫罴塘。在墓南3公里处清水桥头立有一巨碑(约为明正统至嘉靖年间立),下乘龟跌座,为袁氏墓之神道碑,上刻“诰赠光禄大夫上柱国左军都督袁公讳彬诰封一品夫人袁母王氏太夫人神道”。
墓群前,置放石牲之地约占三亩之广,依山丘缓坡自下而上安置石狮一对;石仲翁2具,系顶盔披甲武士;石马2具,无鞍鞯,辔头与真马高度相当;石狲2具,伏地锩卧;石羊一对,作跪伏状。石牲之后为御碑,碑作两列分立,共6块,每列各3块,均为汉白玉。各碑碑顶浮雕双龙珠与“圣谕”、“谕祭文”等篆额。左第二碑分三段,上段刻“奉天诰命”,中段刻天顺六年(1462年)所制旌表袁彬的诰封,下段刻袁彬自撰《恭纪恩荣铭》。
袁彬墓御碑之多,尚属少见。1983年9月列为宜丰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艺术形象
2003年电视剧《大明王朝1449》:李竹饰演袁彬。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明朝状元
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明初道士
明朝官员
明清小说四大家
明朝第四位皇帝
明神宗朱翊钧第七子
明朝开国皇帝
泗阳人物
明代官员
明朝第十三位皇帝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