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米妮·史密斯是英国模特,因长期穿着束腰衣引发关注。截至2015年,她每天穿着束身衣长达6小时,腰围达1尺3。其行为得到家人支持,但长期束腰导致健康问题。截至2016年,她因束腰衣导致肋骨疼痛、器官受损,并引发对束腰衣危害的讨论。 世界 “纤腰精灵” 罗米妮:用一生诠释的极致曲线传奇 在英国伦敦郊区的一座哥特式庄园里,72 岁的罗米妮(Romine)轻轻抚摸着腰间那条陪伴了她半个多世纪的皮质束腰。阳光透过彩绘玻璃窗,在她 39.6 厘米的腰围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 这一数字曾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列为 “20 世纪最令人惊叹的身体奇迹”,而背后是她从 12 岁到 72 岁,跨越一甲子的束腰坚守。这位被媒体称作 “活着的沙漏” 的英国女性,在赞誉与争议中,用近乎信仰的执着,书写了一段关于身体美学与自我坚持的独特人生。 一、缘起:战时童年的 “束腰启蒙” 罗米妮于 1951 年出生在英国伯明翰的一个裁缝家庭,父亲是为剧院制作戏服的匠人,母亲则是虔诚的维多利亚文化爱好者。她的童年正值二战后英国的复苏期,家中堆满了父亲修复的古董束腰与 19 世纪的时尚版画,那些画中女性 “蜂腰鹤立” 的身姿,成为她最早的美学启蒙。 “我 7 岁时第一次偷穿母亲的束腰,” 罗米妮在 2015 年的纪录片《纤腰背后》中回忆,“那是一件带有鲸骨支撑的黑色缎面束腰,系紧时我几乎喘不过气,却对着镜子笑了整整一个下午。” 母亲发现后并未责备,反而告诉她:“真正的优雅,是让身体成为艺术的载体。” 这句话在她心中埋下了种子。 12 岁那年,罗米妮迎来了人生第一件定制束腰。父亲根据她的身形,用柔韧性极佳的钢骨与棉质衬里为她打造,初始腰围设定为 52 厘米。每天清晨,母亲会帮她系紧束腰,从最初的两小时到后来的全天佩戴,疼痛成为家常便饭。“中学时我总躲在图书馆角落吃午餐,一个三明治要分三次吃完,生怕胃部鼓起影响腰线。” 她坦言,束腰让她在青春期成为同学眼中的 “异类”,却也让她找到了独一无二的存在感。 18 岁成年礼上,罗米妮的腰围已降至 45 厘米。父亲为她制作了一件镶嵌珍珠的束腰,搭配复古蓬裙,在舞会上惊艳全场。“那一刻我明白,束腰不是束缚,而是我的铠甲。” 这场舞会成为她人生的转折点 —— 她不仅收获了 “伯明翰细腰小姐” 的称号,更坚定了将束腰作为终身追求的决心。 二、坚守:从 “小众爱好” 到 “世界纪录” 1973 年,22 岁的罗米妮嫁给了同是古董收藏家的詹姆斯。丈夫对她的束腰习惯不仅理解,更成为她的 “技术顾问”。他翻阅 19 世纪的医学文献,为她改良束腰结构,将传统钢骨替换为更贴合人体的钛合金材质,还在束腰内侧添加透气网布,减少皮肤磨损。“他说我的腰是‘上帝亲吻过的曲线’,” 罗米妮笑着说,“这种认可,比任何赞美都珍贵。” 为了追求更极致的曲线,罗米妮制定了严苛的 “三不原则”:不碰碳酸饮料(避免胀气)、不坐软沙发(防止腰部肌肉松弛)、不取下束腰超过 1 小时(维持腰部记忆)。她的饮食以高蛋白流质食物为主,早餐是燕麦粥配蛋白粉,午餐和晚餐则是蔬菜泥与鱼肉羹,每日热量严格控制在 1000 大卡以内。“最痛苦的是怀孕时,” 她回忆道,30 岁怀女儿时,医生警告她束腰可能导致早产,但她仅将束腰松了 2 厘米,“女儿出生时体重只有 2.5 公斤,却健康活泼,这让我更加确信身体的适应力。” 1998 年,47 岁的罗米妮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吉尼斯认证官在伦敦医学院的监督下为她测量腰围,39.6 厘米的数字打破了此前由美国女性保持的 40.6 厘米纪录。消息曝光后,她成了媒体追逐的焦点:《每日邮报》称她为 “真人芭比”,《泰晤士报》则刊文探讨 “身体自主权与社会审美” 的争议。面对突如其来的名气,罗米妮保持着清醒:“我不是为了破纪录而束腰,就像画家需要画笔,我的束腰是表达自我的工具。” 三、争议:“美丽囚徒” 还是 “自由舞者”? 罗米妮的纪录始终伴随着尖锐的争议。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NHS)的医生曾公开警告:“长期束腰会导致肋骨变形、内脏移位,甚至引发心脏病。”2005 年,她因呼吸困难紧急入院,检查显示肺活量仅为常人的 65%,腰椎也出现轻度侧弯。“医生让我立刻停止束腰,但我知道,取下它我会更痛苦。” 罗米妮坚持佩戴改良后的轻量化束腰,半年后身体竟逐渐适应。 更激烈的批评来自女权组织。她们认为,罗米妮的行为是对 “父权审美” 的妥协,强化了 “女性身体需被规训” 的落后观念。2010 年,伦敦街头甚至出现了 “解放罗米妮的腰” 的抗议活动。对此,罗米妮在 TED 演讲中回应:“女权的核心是‘选择的自由’,我选择束腰,正如别人选择不束腰,这两者同样值得尊重。” 她的女儿艾米丽也站出来声援母亲:“她从未强迫我束腰,却教会我‘为热爱的事物勇敢抗争’。” 有趣的是,罗米妮的束腰习惯意外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伦敦艺术大学的服装系将她的束腰收藏列为教学案例,分析 19 世纪束腰工艺与现代人体工程学的结合;医学团队则通过跟踪她的身体数据,提出 “长期束腰者内脏代偿机制” 的新课题。“争议让我意识到,我的身体不仅属于自己,也成了观察人性的镜子。” 她如此总结。 四、晚年:束腰成诗,优雅不朽 60 岁后,罗米妮减少了束腰的佩戴时长,从每天 20 小时减至 12 小时,但腰围始终稳定在 39.6 厘米。“就像老树的年轮,我的腰已经刻上了束腰的印记。” 她笑着说。如今,她和丈夫住在伦敦郊区的庄园里,家中的 “束腰博物馆” 收藏了从 18 世纪到现代的 150 余件藏品,其中最珍贵的是一件 1890 年的象牙白蕾丝束腰,曾属于英国贵族女性。 除了打理藏品,罗米妮还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束腰养护知识,粉丝超过 50 万。她教年轻女孩如何安全佩戴束腰,强调 “健康永远第一位”;也会晒出自己做的低卡食谱,打破 “束腰就必须挨饿” 的误区。“我不想成为别人的榜样,只想分享我的生活方式。” 她的视频里,没有刻意摆拍的性感,更多是清晨系束腰时的专注,或是与丈夫一起修复古董束腰的温馨画面。 2023 年,72 岁的罗米妮出版了自传《我的钢骨人生》,书中写道:“有人说我用一生追求一个虚幻的数字,但他们不懂,束腰于我,是时间的朋友,是自我的锚点。” 当被问及是否后悔时,她指着窗外的花园说:“你看那些玫瑰,为了绽放也要经历修剪,美从来都需要代价,关键是这代价是否值得。” 结语:曲线之外的生命刻度 罗米妮的 39.6 厘米腰围,早已超越了身体数据的意义。它是工业革命时期时尚美学的现代回响,是个体对抗世俗偏见的勇气证明,更是关于 “美” 与 “自由” 的永恒辩论。有人视她为固执的复古者,有人赞她为身体自主权的践行者,但无论外界如何评判,她用一甲子的坚守证明:生命的价值从不在于迎合大众的标准,而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刻度,并勇敢地将其刻进时光里。 当暮色笼罩庄园,罗米妮摘下束腰,轻轻按摩腰部。窗外的夜莺开始歌唱,仿佛在为这位 “纤腰精灵” 伴奏 —— 她的曲线或许会随岁月老去,但那份对自我的忠诚,终将成为不朽的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