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安德烈耶维奇·尤先科(Viktor Yushchenko,1954年2月23日—),出生于乌克兰苏梅州,第三任乌克兰总统 [10],乌克兰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谈判的关键人物。1999年曾出任乌克兰总理。2005至2010年期间出任乌克兰总统一职。他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100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在尤先科的五年任期内,几乎每年都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由于反俄立场鲜明,加上亲美和对俄不妥协,任内尤与俄罗斯关系紧张,俄罗斯多次以切断天然气作威胁。2008年俄罗斯出兵格鲁吉亚后,双方关系更加紧张。
乌克兰第三任总统是维克多·安德烈耶维奇·尤先科,以下是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
早年经历
尤先科1954年2月23日出生于乌克兰苏米州一个农村的教师家庭。1975年,他考入乌克兰西部国立大学,后来从军服役。1976年,尤先科进入苏联国家银行苏米州别洛波利斯基区的分行,担任经济师和处长。此后他在银行系统中不断晋升,1991年,乌克兰独立后不久,他当上了“乌克兰”农业银行常务副董事长。
经济领域崭露头角
1997年,尤先科担任乌克兰国家银行行长。当时乌克兰经济体系不稳定,金融机构管理薄弱,银行系统存在严重不良资产问题。尤先科上任后,严格监管清理商业银行系统,整顿贷款审批流程,恢复了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时,他采取强硬措施稳定国内物价,使乌克兰避免了恶性通胀冲击。他还积极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谈判,为乌克兰争取到财政支持,并推动发行了本国货币“格里夫纳”,在制定商业理财管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担任总理
1999年11月,尤先科出任乌克兰政府总理。他在任内推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重新谈判乌克兰国际债务,制裁寡头非法再出口石油和天然气行为,推行税制改革,降低中小企业税务负担,取消对寡头的减税优惠政策,叫停“暧昧的”私有化。这些举措使2000年乌克兰经济停止下滑,实现了6%的增长,工业产值增加了12%。但他的改革触动了既得利益者,2001年4月26日,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尤先科被迫辞职。
竞选总统
辞职后的尤先科并未退出政坛,而是组建了右翼政党联盟“我们的乌克兰”。2004年,乌克兰举行总统选举,尤先科参与竞选。在第二轮选举中,他的对手亚努科维奇虽最初宣布获胜,但选举结果被认为存在舞弊,引发了“橙色革命”。乌克兰最高法院裁定第二轮选举投票结果无效,重新进行第二轮选举,尤先科获胜,并于2005年1月就任乌克兰总统。
总统任期内的举措
政治方面:尤先科重点打击腐败,召集反腐专家组建特别委员会,审查政府部门运作,要求政府官员申报个人财产,加强对公职人员经济行为的监督。他还试图改革司法系统,要求法庭独立审判,杜绝政治干预,推动法官任命和晋升通过独立委员会审核。同时,他计划改革地方政府管理模式,提议取消地方长官任命制,推行地方选举。然而,由于政府内部派系复杂,改革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重重阻力,许多计划最终被搁置或失去实际意义。
经济方面:尤先科继续推行市场经济改革,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甚至使影子资本合法化,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外资。但在他任期内,乌克兰经济面临诸多问题,如格里夫纳对美元汇率贬值,外债压力骤增,通货膨胀率飙升,物价飞涨,银行系统流动性危机加剧,一些中小银行破产。尤先科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帮助,达成贷款协议,但贷款附加条件要求削减政府开支和补贴政策,进一步引发社会不满。
外交方面:尤先科奉行独立外交原则,旗帜鲜明地反俄,尤其是2008年格鲁吉亚危机之后,他领导的乌克兰政府与俄罗斯关系紧张。同时,他继续推动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进程,但成效不大。此外,他没有中断与中国的友好关系,2009年对中国进行过国事访问。
卸任之后
2010年2月,尤先科卸任总统。卸任后的他逐渐淡出乌克兰政治舞台中心,影响力也逐渐减弱。
尤先科的政治生涯对乌克兰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早期成就为乌克兰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但在总统任期内,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他的改革未能完全实现预期目标。其外交政策也使乌克兰在地缘政治中面临着复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