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钢骨美人”Cathie Jung:用70年束腰坚守定义极致曲线 在纽约州雪城的一座维多利亚风格老宅里,68岁的Cathie Jung缓缓展开她的束腰收藏——二十余件从黄铜到天鹅绒材质的束腰整齐排列,其中最常佩戴的那件,能将她的腰围压缩至惊人的38.1厘米。这一数字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在世女性最小腰围”,而背后是她从少女时代延续至今的、长达70年的束腰生涯。这位被媒体称为“真人芭比”的女性,用近乎偏执的坚持,在争议中书写了一段关于身体美学的独特人生。 #### 一、缘起:维多利亚时代的“复古梦” Cathie Jung于1937年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机械工程师,母亲是古董店店主。童年时,她最爱的游戏是在母亲的古董店里摆弄19世纪的蕾丝手套与束腰,那些描绘维多利亚时代仕女的油画深深吸引了她——“她们穿着蓬裙,腰肢纤细如柳,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却又带着难以言说的优雅力量。” 11岁那年,母亲送给她第一件改良版束腰作为生日礼物。那是一件用棉布缝制、带有简单钢骨支撑的束腰,最初只能将她56厘米的腰围缩减至50厘米。“第一次系紧时,我觉得肋骨都在抗议,但看着镜子里的曲线,突然明白了画中仕女的秘密。”Cathie在自传《我的钢骨人生》中写道。 高中时期,她的束腰习惯已初具规模。为了不让同学发现,她总是在宽松的校服里悄悄佩戴束腰,午餐只吃半个三明治,体育课则以“哮喘”为由请假。“那时的我像个藏着秘密的间谍,束腰是我的武器,也是我的牢笼。”这种隐秘的坚持,让她在18岁时腰围已稳定在46厘米,成为校园里公认的“细腰美人”,却也因此被起了“沙漏”的绰号。 #### 二、伴侣:与“束腰同好”的爱情契约 1959年,22岁的Cathie在一场古董展上遇见了同岁的Robert Jung,一位痴迷维多利亚文化的历史学家。初次见面时,她穿着复古茶歇裙,束腰勾勒出的纤细腰线瞬间吸引了对方。“他没有像别人那样问我‘是否难受’,而是说‘你的束腰钢骨弧度很美,是1870年代的工艺’。”这段对话让Cathie认定,自己遇到了懂她的人。 两人相恋半年后结婚,婚礼上Cathie穿着复刻版维多利亚婚纱,束腰将腰围压缩至40厘米,搭配鲸骨裙撑,宛如从油画中走出的新娘。Robert不仅支持妻子的束腰习惯,更成为她的“束腰顾问”——他翻阅大量历史文献,为她定制符合人体工学的束腰,还亲手打造了带有珍珠扣的天鹅绒束腰作为周年礼物。 “他从不觉得我是在‘自残’,而是将束腰视为一种艺术。”Cathie回忆道。婚后,两人共同经营着一家维多利亚风格的古董店,收藏了超过300件不同时期的束腰。为了让妻子更舒适,Robert甚至改造了家中的座椅,在腰部位置留出凹槽,方便Cathie久坐。这种互相理解的默契,成为她坚持束腰的重要动力。 #### 三、纪录:38.1厘米的极致突破 1983年,46岁的Cathie在丈夫的鼓励下,决定挑战“最小腰围”纪录。当时的纪录保持者是英国女性Ethel Granger,其腰围在1939年测量为39.1厘米。为了突破这一数字,Cathie开始了更严苛的束腰计划: - **束腰升级**:从每天佩戴8小时增至16小时,仅在洗澡时取下。束腰材质换成医用级不锈钢,钢骨数量从12根增加到20根,能更精准地压缩腰部脂肪。 - **饮食控制**:每日摄入热量严格控制在1200大卡以内,以高蛋白、低热量的鱼类和蔬菜为主,避免碳水化合物导致的腰部水肿。 - **特殊运动**:她发明了“束腰瑜伽”,在佩戴束腰的情况下做猫式伸展、侧腰扭转等动作,既能维持腰部肌肉活力,又不影响束腰效果。 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1985年冬天,她因束腰过紧引发肋骨软骨炎,疼痛难忍,医生强烈建议她停止束腰。“Robert在病床前给我读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日记,她们为了美能忍受更甚的痛苦。”Cathie说。最终,她仅休息了两周便重新戴上束腰,只是将松紧度调松了1厘米。 1999年,62岁的Cathie迎来了关键测量。吉尼斯认证官在纽约大学医学院专家的见证下,用激光尺测量她的腰围——38.1厘米,比Ethel Granger的纪录窄了整整1厘米。当证书送到手中时,她正在给束腰缝补蕾丝花边,“没有狂喜,只有一种‘终于完成使命’的平静”。 #### 四、争议:美与健康的永恒博弈 Cathie的纪录曝光后,迅速成为全球媒体焦点,但争议也如影随形。 医学专家普遍持批判态度。纽约长老会医院的整形外科医生Dr. Mark Lorenc指出:“长期束腰会导致膈肌下移,影响呼吸功能;内脏被挤压至盆腔,可能引发消化紊乱和子宫脱垂。”有媒体拍到Cathie弯腰捡东西时需他人搀扶,质疑她的生活自理能力。 面对质疑,Cathie公开了自己的体检报告:除肺活量略低于常人(约为标准值的80%),内脏功能一切正常。“我的医生说,身体有惊人的适应能力,我的内脏早已找到新的平衡位置。”她还强调,自己从未使用极端手段,“束腰的关键是循序渐进,像对待艺术品一样呵护身体”。 更激烈的争议来自女权主义者。她们认为,Cathie的行为是对“男性凝视”的迎合,强化了“女性身体需被规训”的落后观念。对此,Cathie回应:“我束腰不是为了取悦任何人,而是因为热爱维多利亚文化,这是我的个人选择,与性别无关。”她的两个女儿也站出来支持母亲:“她从未强迫我们束腰,却教会我们‘为热爱的事物坚持’。” #### 五、晚年:束腰成诗,优雅到老 70岁后,Cathie减少了束腰的佩戴时间,从每天16小时减至8小时,但腰围仍稳定在38.1厘米。“就像戒指戴久了会留下痕迹,我的腰已经记住了这个形状。”她笑着说。 如今,她和丈夫住在摆满古董的老宅里,每天的生活围绕着三件事:整理束腰收藏、给博物馆撰写维多利亚服饰研究文章、教年轻人手工缝制束腰。2018年,她将10件珍贵束腰捐赠给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其中一件19世纪的象牙白缎面束腰成为“时尚与身体”特展的镇馆之宝。 “有人说我浪费生命,但我觉得自己很幸运,”Cathie在75岁生日时说,“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找不到热爱的事,而我用70年证明,为热爱坚持,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她的丈夫Robert在一旁补充:“她的腰是美的奇迹,更是勇气的勋章。” #### 结语:曲线之外的生命刻度 Cathie Jung的38.1厘米腰围,早已超越了数字本身的意义。它既是维多利亚美学的现代延续,也是个体对抗世俗眼光的宣言。有人视她为固执的复古者,有人赞她为身体自主权的践行者,但无论如何,她用70年的坚守证明:美从来没有标准答案,能定义生命价值的,唯有内心的热爱与坚持。 当夕阳透过老宅的彩绘玻璃,照在Cathie佩戴束腰的背影上,那道纤细的曲线仿佛在诉说:真正的优雅,从来不是迎合世界的眼光,而是活出自己认定的模样。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8-2 15: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