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黎雄才

公元1910年-2001年,现代中国画家

黎雄才公元1910年-2001年,现代中国画家 广东肇庆市高要区人物

  黎雄才,现代中国画家。1910年5月15日生于广东省肇庆市。父亲黎廷俊擅长绘画,使黎雄才自幼受到艺术的熏陶。

  1924年,他就读于肇庆中学。

  1926年,拜高剑父为师,翌年入高剑父的春睡画院学习,并一度在广州烈风美术学校兼习素描。

  1932年,得到高剑父资助,赴日本留学,入东京美术学校学习日本画;同年创作《潇湘夜雨图》,参加比利时国际博览会,获奖。

  1935年,毕业归国,任教于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

  1939年,任教于肇庆第七中学。

  1943年,受聘于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任副教授。

  1948年,任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华南文艺学院、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兼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

  1979年,在广州举办个人画展。

  1982年和1983年分别在香港和菲律宾举办个人画展,并先后访问了朝鲜、日本、菲律宾、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画研究院院委、广州美术学院和广东画院顾问。

  黎雄才擅长山水画,早年受高剑父影响,后融会古今,自成一格,尤以焦墨、渴笔写生独胜,风格老辣、雄劲。20世纪40年代,他经韶关、桂林入四川,又取道甘肃的河西走廊,经敦煌,入新疆、内蒙古等地,一路采风写生,并临摹了敦煌壁画。50年代以后,黎雄才又多次深入生活,在大江南北写生作画。其代表作品有《寒夜啼猿》、《一览众山小》、《森林》、《武汉防汛图卷》、《万古之春》、《峨眉洗象池》等。出版的作品集有《黎雄才山水画谱》、《黎雄才画选》、《黎雄才画集》、《黎雄才作品欣赏》等画集。

  黎雄才在山水画的创作上,以写生为主,因此他笔下的景色,给人一种很“实在”的感觉。以《山村暮雪》为例,他采用墨和赭石,却把寒天的意境带出。即使他所描绘的不是荒凉的冬景,观赏者仍可感到冬寒中的暖意,这大概就是画者个性在作品中的流露。黎雄才着意以笔墨书写来表达他所见的景物,作品具有浓郁的“挥写”之趣。黎雄才在山水一门上的努力,成就了他的“黎家山水”。“黎家山水”一词,是指黎雄才在山水方面的风格。事实上,“黎家”一词还含有更广泛的意义。一篇谈及黎雄才门人的文章中,作者以“黎家门下”来形容他的追随者。“黎家山水”指黎雄才的山水风格,而“黎家门下”是指“黎家山水”的追随者。黎雄才不独把自己的画风从岭南画派分隔开来,甚至他把门人也一并带离岭南画派之外。至于“黎家山水”的风格,可以从以下的介绍体会出来:“为人赞誉的‘黎家山水’,通常是指黎雄才先生的意境清华,特别是形象美、色彩美见胜的青绿山水。”原来“黎家山水”除了泛指黎雄才的山水风格外,里面还有一个专指的意思,即指黎雄才所创造的青绿山水。黎雄才晚年对“黎家山水”又有新的突破,他成功地糅合了厚得的青绿和粗笔深墨。《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他84岁时的作品。在画作中,以往的强劲勾勒,已被湿笔皴擦所替代。黎雄才主张作画时,“不管重彩还是淡彩,务须以墨为主”,在这幅作品中再次得到印证。他在墨稿的基础上,再敷上石青和石绿,颜色都是混合的,可以看出黎雄才已变化了对青绿的运用。他在描绘景色的同时,还表现出一种幽光,因而弥漫着氤氲的气象。黎雄才的努力,使山水画不再停留在表达社会背景的层面,而是在艺术上的推陈出新。黎雄才毕生从事山水画创作,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晚年著有《黎雄才山水画谱》。

  人物关系:

老师:高剑父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邓在芬下一篇:邓兆祥
明朝状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何鸿燊原配夫人
开国少将
清末民初军事、政治人物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第5任国家主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新四军战士
中国举重运动员
中国内地男编剧、演员
中国艺术家、艺术顾问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
大革命时期高要县农民运动的领导者
革命烈士
清代慈善家
公元1914年-199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广东肇庆市高要区人物
唐公元700年-790年
广东肇庆市高要区人物
广东肇庆市高要区人物
公元1870年-1929年
广东肇庆市高要区人物
公元1912年-1986年
广东肇庆市高要区人物
高要区
广东肇庆市高要区人物
公元1901年-1940年
广东肇庆市高要区人物
高要区
广东肇庆市高要区人物
公元1910年-2001年,现代中国画家
广东肇庆市高要区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