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文波公元1890年-1928年 广东肇庆市高要区人物 聂文波,又名二德,高要县乐城镇领村人。1890年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聂文波从小就养成了勤劳朴实,正直坚强的性格。他10多岁的时候,父母先后去世,只得外出到中山石岐做木工谋生。几年之后,因无人顾请而失业回乡,从此一直在家耕山种田。 聂文波受尽地主的压迫剥削,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却不得温饱,过着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残酷的社会现实,使他充满了对地主阶级的刻骨仇恨。 1922年至1923年间,广东的中共组织先后派出一批党员到西江地区开展农 动,揭露恶霸地主剥削压迫农民的罪行,宣传组织农民同地主豪绅作斗争的道理,加上广州、佛山、三水等地农 动的影响,聂文波很快接受革命的宣传教育,思想进步很快,对地主的仇恨进一步加深了,同地主进行斗争的思想进一步树立起来了。 1923年秋,聂文波所在的领村及其附近的整个端源乡普遍发生了虫灾,晚造水稻受到剃枝虫的严重为害,造成晚造粮食严重减产。地主们眼看十足收租有困难。因为当时广东省内不少地方的工农运动已经兴起,并组织了农会,实行减租减息。这些情况已经影响到端源,他们预料到端源农民受灾减产后很可能会起来抗租。于是地主集团开会策划研究对付农民抗租的对策,并与县官互相勾结,成立了一个名叫“业主租税维持治安委员会”(筒称“业租维持会”)的组织,设立一个有20多人的“民团自卫队”,专门对付抗租的农民,企图以武力做后盾,强行十足收租。并规定从每箩租谷中多交二毫白银,作为“业租维持会”的经费。地主阶级的高压盘剥,进一步激发了聂文波对地主阶级的仇恨。 针对地主集团成立业租维持会,用武装来对付农民的情祝,聂文波和端源乡的农民意识到,要跟地主豪绅进行斗争,并在斗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把农民组织起来,武装起来。于是聂文波同伍腾洲、谢大德等人带头串连端源乡的各村农民代表,发起组织端源乡农民公会筹备委员会。接着,由端源乡十村派出农民代表到领村开会,正式成立“端源乡农民公会”。领导端源农民向地主开展减租抗租斗争,同地主集团组织的“业租维持会”相对抗。端源乡农民公会成立后,第一个革命行动就是领导农民群众减租减息,惩办恶霸地主、土豪劣绅,一律实行五折减租(即减少地租50%),取消地主规定农民交租时一并缴交的“田信鸡”、“田信米”,取消一切套在农民身上的枷锁陈规。这一革命行动,对于广大农民群众是个极大的鼓舞,对地主阶级是个沉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