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袁中道

明公元1570年-1623年,公安三袁

袁中道明公元1570年-1623年,公安三袁 湖北荆州市公安县人物

袁中道(1570-1623) 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人。"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万历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国子监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少即能文,长愈豪迈。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其绩稍逊于宏道。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写性灵。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

三袁兄弟中,小修享年最长,著作的数量也最多。万历四十四年(1616),小修四十六岁,这一年,他经过二十多年的场屋之苦,好不容易考取了进士,使他喘过一口气,如他自说的,“叨得一第,聊了世法”(《与愚庵》),或换一个说法,“卑卑一第,聊了书绩”(《寄王以明居士》)。这时他想到有必要清理一下自己积年所写的诗文,为自己的文集做一个总结了。他给朋友钱受之,也就是有名的钱牧斋,写了一封信,其中写道:

……弟前岁(指万历四十二年[1614])一病几殆,故取近作寿之于梓,名为《珂雪斋集》。盖弟有斋名珂雪,取《观经》“观如来白毫相如珂雪”意也。近转觉其冗滥,不欲流通,正思取一生诗文之精警者,合为一集。时方令人抄写。完后当寄一帙受之,为我序而传之可也。日记系另一书,目下亦未可出耳。诗文之道,昔之论气格者近于套,今之论性情者近于俚,想受之悟此久矣。……

创作作品

小修生于隆庆四年(1570),卒于天启三年(1623)。终年五十四岁。伯修寿四十一岁,中郎寿四十三岁。袁氏三兄弟,小修的年寿最长了。但两位兄长功名早达,伯修二十七岁举会试第一,中郎二十五岁登进士第。小修则迟至四十六岁对科第已几频绝望时,方考取进士。所以中年以后,他诗文中的失意自伤情绪是相当浓厚的。

创作以散文为佳,游记、日记、尺牍各有特色。游记文描摹入微、情景交融,日记写得精粹,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一定影响。其诗偶有关心民生疾苦之作,也写得较清新。但诗文思想较平泛,酬作应答、感时伤怀,艺术上创新不够。有《珂雪斋集》20卷,《游居柿录》(《袁小修日记》)20卷。


  袁中道相关三袁村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袁宏道下一篇:袁宗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
隋末唐初玄学家、天文学家
中国国家一级作家
重庆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1955 年 - 2018 年)
文学创作的深耕者
山西省委原书记
唐朝的忠义诤臣
唐代诗人
明朝末年名将
版画界的传奇人物
明代思想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武昌首义水陆总指挥
开国少将
明公元1570年-1623年,公安三袁
湖北荆州市公安县人物
公元1911年-198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
湖北荆州市公安县人物
宋公元970年-1018年
湖北荆州市公安县人物
公元1879年-1928年
湖北荆州市公安县人物
汉三国时期蜀国名将
湖北荆州市公安县人物
南北朝公元538年-597年
湖北荆州市公安县人物
公元1900年-1927年,革命烈士
湖北荆州市公安县人物
明公元1568年-1610年,公安三袁
湖北荆州市公安县人物
公安县
湖北荆州市公安县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