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吴芝瑛

公元1868年-1934年

吴芝瑛公元1868年-1934年 安徽铜陵枞阳人物

吴芝瑛(1868~1934),字紫英,号万柳夫人。桐城县东乡高甸(今枞阳县会宫乡)人。著名爱国女士,书法家、诗人。

吴芝瑛出身于官宦之家,父吴康之,历任宁阳、禹城、蒲台、武城、郓城知县,工书善诗,有《鞠隐山庄诗集》传世。伯父吴汝纶,系“桐城派”晚期作家、清末教育家。吴芝瑛自幼静处深闺,博及群书,励志丕承家学,稍长工文章、诗词、书法。嫁无锡文士廉泉为妻。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廉泉任清廷度支部郎中,她随夫移居北京,以诗、文闻名京师。北京公理教会协会和书院院长美国人麦美德,慕其才华,结为女友。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之役后,清廷为满足侵略者要求赔偿的欲望,加捐各种税务,势家富户乘机高抬物价,国民饥寒交迫。吴芝瑛叠箱当桌,瓦片作砚,于街头挥毫卖字,募“爱国捐”,并-清廷,提出“产多则多捐,产少则少捐,无产则不捐”的主张,因有损于达官显贵的利益,遭权贵们百般诋毁。吴芝瑛愤激而倾向革命,暗中与革命党联系,以其名望和身份,掩护遭清廷搜捕的革命党人。

吴芝瑛在京住宅与女侠秋瑾近邻,因同有匡时济世之心,遂结为至交,并和徐寄尘女士三人结为异姓“三姊妹”。不久,吴芝瑛劝丈夫辞职南下,于上海曹家渡建小万柳堂归隐,自号“万柳夫人”。两年后秋瑾遭日本取缔留学资格归国,姊妹相逢于上海。光绪三十三年秋瑾在绍兴被害,吴芝瑛闻讯,悲恸欲绝。与盟妹徐寄尘营葬秋瑾遗体于杭州西泠桥畔,将“万柳堂”改题为“悲秋阁”,发表了《秋女士传》、《秋女士遗事》等文章。清廷欲加害吴芝瑛、徐寄尘,但慑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未敢贸然行动。

袁世凯专权称帝。袁氏之子袁克俊是吴芝瑛小女儿的未婚夫。在共和存亡的关键时刻,吴芝瑛毅然投入反袁斗争。其致袁氏书说:“总统者,为吾民服务之首领,文言之总统,质言一服役之头耶,服役之头儿之位,何篡?”“公朝去,而吾民早安;公夕去,而吾民晚息;公不去,而吾民永无宁日。”

民国18 年(1929 年),吴芝瑛回无锡獭水桥畔夫家,百病缠身,咯血在床,仍不忘家乡父老。其父在桐城的遗产有良田数百亩,约值万金,不顾族人反对,慨然捐作办学之用,在浮山创办“鞠隐学堂”,使家乡贫困子弟得以就读。民国23 年3 月1 日因并发黄疸肝炎逝世,终年66 岁。

  同年(公元1868年)出生的名人:曹家达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慈云桂下一篇:李则纲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公元1900年-1985年] 江苏省南京人物
明朝首辅,明朝兴化三相
原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
北京大学校长
开国大校
落马官员
著名的数学家
海南进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