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朱珪

清公元1731年-1807年

朱珪清公元1731年-1807年 北京市大兴区人物

朱珪(1731-1806),清乾隆年间著名学者朱筠之弟,字石君,号南崖,大兴籍人。

朱珪乾隆十二年(1747)中举人,次年成进士,乾隆二十三年(1758)擢升侍读学士。任福建分巡粮驿道兼摄福州府,署福建布政使、湖北按察使。乾隆三十三年(1768)起调山西按察使,迁布政使,并曾护理山西巡抚。因巡抚上奏他“不谙吏治”,于乾隆四十年(1775)奉调入京,授翰林院侍讲学士,又充日讲起居注官。是年妻陈颖去世,未再续弦。乾隆四十一年(1776)起,在上 书 房行走,侍顒琰(即嘉庆帝)学,充文渊阁直阁事,又充《四库全书》总阅。乾隆四十五年(1780),以侍读学士掌福建省提督学院。乾隆四十八年(1783)冬,回京复命。次年春正月,以日讲官随乾隆帝南巡。后迁内阁学士兼礼部右侍郎。乾隆五十一年(1786)秋,督浙江省提学道。他前后提督福建、浙江学政,锐意求才。乾隆五十四年(1789)冬,还京充经筵讲官。乾隆五十五年秋(1790),出任安徽巡抚。乾隆五十九年(1794)调转广东巡抚,又兼署两广总督。

清嘉庆元年(1796),擢升两广总督,兼署广东巡抚。当降旨召他入京时,因“广东艇匪扰劫闽浙”,不能缉捕,降调安徽巡抚。次年春,授兵部尚书,秋转吏部尚书,仍留巡抚任。嘉庆四年(1799)初,他终于奉召入京,直南书房,管户部三库,加太子少保。嘉庆帝常召他咨询国家大事。同年冬,调户部尚书,又为上 书 房总师傅。嘉庆五年(1800)秋兼署吏部尚书,嘉庆七年(1802)秋为协办大学士,嘉庆八年(1803)夏兼翰林院掌院士充日讲起居注官,嘉庆九年(1804)进太子太傅。嘉庆十年(1805)春,官至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工部事务,先后充实录馆、国史馆、会典馆正总裁和己未科、乙丑科会试总裁官。十一年(1806)冬,病故,嘉庆帝亲临灵堂祭奠。

朱珪为人“清操亮节”,受人景仰。署福建布政使时,据刑部尚书舒赫德、侍郎裘日修赴福建审办官员受贿案,察知他“平日从不用洋货,亦不受洋商一钱”。嘉庆帝写诗称他“半生惟独宿,一生不爱钱”。


  朱珪相关谥号为“文正”的历朝名人

  同年(公元1731年)出生的名人:王大枢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宋国英下一篇:全佑
前北洋政府交通总长
革命烈士
明朝第四位皇帝
明神宗朱翊钧第七子
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学识渊博心怀大爱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明朝开国皇帝
革命烈士
国务院原总理
南宋哲学家
公元1908年-1986年,水稻种植“土专家“
北京市大兴区人物
清公元1622年-1701年,大兴修志第一人
北京市大兴区人物
公元1923年-1972年
北京市大兴区人物
公元1890年-1975年,著名民间接骨医生
北京市大兴区人物
北京市大兴区人物
公元1900年-1985年
北京市大兴区人物
清公元1731年-1807年
北京市大兴区人物
明公元1565年-1630年,明神宗朱翊钧宠妃
北京市大兴区人物
清公元1648年-1710年,“颜李学派“学者
北京市大兴区人物
清公元1729年-1781年,著名学者
北京市大兴区人物
北京市大兴区人物
大兴区
北京市大兴区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