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大兴(今北京大兴),明神宗朱翊钧宠妃。其父郑承宪,官至都督同知。有嘉靖四十四年(乙丑,公元1565年),郑氏出生。万历初年入宫,郑氏入宫。先册封为嫔,因她容貌艳丽出众,并且机智聪敏,爱读书、有谋略,善 ...
沈自彰 字芳杨,大兴(今北京)人。万历中进士,知凤翔府。万历四十五年(1617),编纂刊印《张子全书》,重修张载祠于凤翔城内东街。多方设法,查知张载十四代孙下落后,将其从河北滦县邀凤翔,使其主持横渠书院 ......[点击查看]
吴公藻(1900年~1985年),吴氏太极拳宗师吴鉴泉次子,家学渊源尤以理论见长,著作甚多。自第一届北京体育讲习所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教练。1929年於上海精武体育会任教。1933年随吴稚辉等赴长沙,在欢迎会上 ......[点击查看]
张茂节,字蔚宗,生于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卒于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寿80整。张茂节的先祖家资巨富,为沭阳县“八大家之首”。父亲张师程,字遡洛,是沭阳县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师程公次子张茂节。张茂节少 ......[点击查看]
吕造父子二人均为状元,同在翰林院任职翰林,皇上命作《重阳诗》,吕造素不学诗,心中惶惧,诗云:“佳节近重阳,微臣喜欲狂。”皇上大笑,旋令外补。故当时有云,“泽民不识楷杷子,吕造能吟喜欲狂”。据元好问《续 ......[点击查看]
张曜(1832—1891)字朗斋。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山东巡抚。咸丰初年,因出谋镇压捻军有功,被僧格林沁收入所部。后又以御捻护城有功被咸丰帝赐号霍钦巴图鲁。1860年(咸丰十年) ,升任知府,又晋升为道员。第二年, ......[点击查看]
吴图南先生(1884年02月24日—1989年),蒙古族人,原姓乌拉汗,名乌拉布,生于北京。九岁时,拜吴氏太极拳宗师吴鉴泉先生为师,学拳、剑、刀、大杆子、推手等8年,后经吴鉴泉先生推荐转至太极拳一代宗师杨少侯先生门 ......[点击查看]
王绍培(1908---1966),生于河北大兴县,自幼读书,后考入冯玉祥将军举办的北京速成军医学校。毕业后,在冯部下任军医。1930年,退出部队,行医谋生。1934年来康保,举办第一家西医诊所,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带入塞外, ......[点击查看]
朱筠(1729—1781),字竹君,一字美叔,学者称笥河先生。其先家浙之萧山,曾祖必名始居京师,遂为顺天大兴人。年十三,通七经。与弟朱珪少皆以能文有声于时。大学士诸城刘文正公延居邸第,﹝刘统勋﹞凡参决大事,每 ......[点击查看]
朱之弼(1610—1683年)字右君,顺天大兴人,清朝大臣。顺治三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转工科都给事中。八年,疏言:“国家宜重名器。旧制,胥吏供役年久无过,予以议叙,选用佐贰。今户、兵等部书役别系职衔,非官非 ......[点击查看]
张万青(1908-1986),垡上乡东赵村人,水稻种植“土专家”。五六十年代,潜心钻研水稻种植技术,为发展全县水稻生产作出贡献,是北京市水稻顾问团成员之一。张万青出生于垡上乡小铺头村高家,自幼被东赵村张广才 ......[点击查看]
蒋氏,大兴人,其父为追封玉田伯蒋斅。兴献王朱祐杬的王妃,后成皇太后,后被追谥为:慈孝贞顺仁敬诚安天诞圣献皇后。生明世宗朱厚熜、永福公主、永淳公主。明武宗正德十四年(己卯,公元1519年)六月十七日,兴献王 ......[点击查看]
朱珪(1731-1806),清乾隆年间著名学者朱筠之弟,字石君,号南崖,大兴籍人。朱珪乾隆十二年(1747)中举人,次年成进士,乾隆二十三年(1758)擢升侍读学士。任福建分巡粮驿道兼摄福州府,署福建布政使、湖北按察 ......[点击查看]
吴大揆(1923年-1972年),为吴氏太极拳宗师吴公仪长子,为吴氏太极拳第四代嫡系传人。他儿时直接由祖父吴鉴泉授拳。作为一位备受尊敬的武学宗师,他为其父努力将吴家太极推广至全远东,拳社遍及香港、九龙、澳门、菲 ......[点击查看]
冯小刚,1958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湖南湘潭,中国内地电影导演、编剧、演员,作品风格以京味儿喜剧为主,擅长商业片。1977年在38军坦克六师宣传队工作,1978年正式参军。1985年,调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为美工师,后由 ......[点击查看]
郑氏,大兴(今北京大兴),明神宗朱翊钧宠妃。其父郑承宪,官至都督同知。有嘉靖四十四年(乙丑,公元1565年),郑氏出生。万历初年入宫,郑氏入宫。先册封为嫔,因她容貌艳丽出众,并且机智聪敏,爱读书、有谋略,善 ......[点击查看]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十大元帅
开国元勋
开国少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上将
开国大校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