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智能儿简介-《红楼梦》中水月庵的小尼姑

清朝人物
智能儿个人介绍资料
中文名:智能
别名:能儿
信仰:佛教
性别:女
出处:《红楼梦》,《吴氏石头记》
所在地:水月庵
重要事件:与秦钟幽会
身份:尼姑
智能儿,水月庵的小尼姑。净虚的徒弟,自幼在贾府走动,无人不识,也常和宝玉、秦钟玩笑。长大后渐知风情,看上秦钟人物风流,秦钟也爱她妍媚。两人情投意合,在馒头庵时幽会数次,秦钟返回家后,她从水月庵私逃出来找秦钟,不意被秦钟父亲秦业知觉,将她逐出,后不知去向。
人物角色经历
“错爱”开始
“错爱”的前提是“错”,就是说这份爱情要有一个悲剧的结尾。还要属于自由恋爱的那一种,当然也包括单恋。按照这个标准,智能儿与秦钟之间的爱情就应该算是“错爱”,所以就补上这一篇。只是曹公对他们的情感历程描述得太简单,似乎他俩只为劝世而存在。就象茗烟和卍(万)儿的爱情只为体现宝玉对袭人的性依赖一样。
智能儿和秦钟
智能儿和秦钟都出场在第七回,这又是曹公的妙笔所在。表面上说惜春与智能儿顽耍,却暗示着惜春将来青灯木鱼、朝钟暮鼓的人生结局。这回上半部分出场的智能儿,与下半部分出场的秦钟似乎没有任何联系,却为他们后来的一段风流韵事埋下了伏笔。这其中也包含了,身在世俗之中的贵族小姐对佛门的倾慕,和置身佛门的小尼姑对世俗生活的向往。
智能儿不知去向
智能儿不知去向,秦钟命归黄泉。但他们都不枉来世上一趟,因为他们轰轰烈烈地爱过一回,因为他们有过义无反顾、忘乎所以的挚爱追求,因为他们有过跌荡起伏、狂乱不羁的情感投入。也让我们有机会感受平凡人物的爱恨悲欢,以至于让我们忽略了他们因为滥用激情、透支身体、蔑视礼俗而付出的高昂代价,和最终的悲惨结局。我曾设想智能儿和秦钟的另外一种结局,但我失败了。因为即使秦钟不死,以他的秉性我也不敢保证,他在面对强大的舆论攻势时会不会退缩,在面临众叛亲离时他是否能保证对智能儿不离不弃,看来他们的爱情注定是个悲剧。
智能儿不可能再回水月庵,我曾猜测好朋友惜春会收留她,但是看到惜春在抄捡大观园时对入画的表现,又否定了这个猜测。但我断定她们以后还会在一起,因为惜春曾对智能儿说过:“明儿也剃了头同她作姑子去”。智能儿还会重入空门的,因为没有了秦钟的佛门就不再是“牢坑”,这时的智能儿犹如那块幻变成美玉的顽石,在“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之后,带着无限的眷恋与惆怅,重新回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一样。贾家败落之后,智能儿找到了惜春,把她带到了自己寺院里,从此二人在这里孤独一身、终老一生。
人物角色设定
《红楼梦》中刻画了不少的僧道人物的形象,可总感觉他们的僧侣身份更像是谋生的职业而非真正出于信仰,在这些人中智能儿却是少数富有个性光彩的一个。
智能儿把佛门净地称作“牢坑”,说明她出家绝非自愿,看看芳官、藕官她们出家的经历就明白了,无非就是被逼无奈且走投无路。她们的师傅不会真正关心她们,这些小尼姑就是师傅们“拐来做活使唤”的。智能儿的师傅净虚更是个令人讨厌的家伙,教唆凤姐贪赃枉法、图财害命的就是她。因此在这样的环境里,这些小尼姑们最缺乏的就是人间温情的眷顾,哪怕这温情只有一瞬的美好,哪怕享受这温情是饮鸩止渴也在所不惜。
贾府中贾母、王夫人等人都是尊佛好道的,因此包括水月庵在内的许多寺院都与贾府关系密切,因此小时候的智能儿就有机会经常到贾府来玩耍,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常的少女情感需求使她开始厌倦一袭袈裟、佛灯常伴的僧侣生活,她爱上了同样经常出入贾府的秦钟。
角色片段
小说中只有四段:
第一段:
且说那秦钟宝玉二人正在殿上玩耍,因见智能儿过来,宝玉笑道:“能儿来了。”秦钟说:“理他作什么?”宝玉笑道:“你别弄鬼儿!那一日在老太太屋里,一个人没有,你搂着他作什么呢?这会子还哄我!”秦钟笑道:“这可是没有的话。”宝玉道:“有没有也不管你,你只叫他倒碗茶来我喝,就撂过手。”秦钟道:“这又奇了,你叫他倒去,还怕他不倒?何用我说呢!”宝玉道:“我叫他倒的是无情意的,不及你叫他倒的是有情意的。”秦钟没法,只得说道:“能儿倒碗茶来。”那能儿自幼在荣府走动,无人不识,常和宝玉秦钟玩笑,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便看上了秦钟人物风流,那秦钟也爱他妍媚,二人虽未上手,却已情投意合了。智能走去倒了茶来。秦钟笑说:“给我。”宝玉又叫:“给我。”智能儿抿着嘴儿笑道:“一碗茶也争,难道我手上有蜜!”宝玉先抢着了,喝着,方要问话,只见智善来叫智能去摆果碟子,一时来请他两个去吃果茶。他两个那里吃这些东西?略坐坐仍出来玩耍。
这段话,是典型的“看似无情却有情”,也非常符合少年时代发生的爱情的特征,那就是“恶想”。钱钟书先生和他的堂弟钱钟韩先生幼年时代,也曾经喜欢过一个女孩叫宝宝,这兄弟俩表达爱意的方式比秦钟还狠,他们用竹子自制刀枪,埋伏起来,当宝宝路过的时候,大吼一声,装着强盗,佯装去刺宝宝,只到把小姑娘吓哭吓跑,才大大的得意一回,并在此处刻字:“刺宝宝处”。这样朦胧的带有一定攻击性的感情,其实就是爱慕。很显然,秦钟对智能儿,就是如此。表面冷漠,内心炽热,曹雪芹先生对于不同阶段人的爱情表现方式的把握之精到,让人叹服。
第二段:
谁想秦钟趁黑晚无人,来寻智能儿。刚到后头房里,只见智能儿独在那儿洗茶碗,秦钟便搂着亲嘴。智能儿急的跺脚说:“这是做什么!”就要叫唤。秦钟道:“好妹妹,我要急死了!你今儿再不依我,我就死在这里。”智能儿道:“你要怎么样,除非我出了这牢坑,离了这些人,才好呢。”秦钟道:“这也容易,只是‘远水解不得近渴’。”说着一口吹了灯,满屋里漆黑,将智能儿抱到炕上。那智能儿百般的扎挣不起来,又不好嚷,不知怎么样就把中衣儿解下来了。这里刚才入港,说时迟,那时快,猛然间一个人从身后冒冒失失的按住,也不出声。二人唬的魂飞魄散。只听“嗤”的一笑,这才知是宝玉。秦钟连忙起来抱怨道:“这算什么?”宝玉道:“你倒不依?咱们就嚷出来。”羞的智能儿趁暗中跑了。宝玉拉着秦钟出来道:“你可还强嘴不强?”秦钟笑道:“好哥哥,你只别嚷,你要怎么着都使的。”……且说次日一早,便有贾母王夫人打发了人来看宝玉,命多穿两件衣服,无事宁可回去。宝玉那里肯?又兼秦钟恋着智能儿,调唆宝玉求凤姐再住一天。凤姐想了一想,丧仪大事虽妥,还有些小事,也可以再住一日:一则贾珍跟前送了满情,二则又可以完了静虚的事,三则顺了宝玉的心。因此便向宝玉道:“我的事都完了。你要在这里逛,少不得索性辛苦了。明儿是一定要走的了。”宝玉听说,千姐姐万姐姐的央求:“只住一日,明儿必回去的。”于是又住了一夜。……且说凤姐等又过了一日,次日方别了老尼,着他三日后往府里去讨信。那秦钟和智能儿两个,百般的不忍分离,背地里设了多少幽期密约,只得含恨而别,俱不用细述。
而这段描写,表现的则是少年的懵懂和冲动。我们从两人的对话来看,智能儿是要和秦钟长久在一起,要离了尼姑庵,而秦钟也表示同意,只是毕竟年轻,过于急迫了。不过从两人的表现来看,确实是情真意切、情意绵绵的。而这样的感情,从后面得到了印证。
第三段:
偏偏那秦钟秉赋最弱,因在郊外受了些风霜,又与智能儿几次偷期缱绻,未免失于检点,回来时便咳嗽伤风,饮食懒进,大有不胜之态,只在家中调养,不能上学。……原来近日水月庵的智能私逃入城来看视秦钟,不意被秦业知觉,将智能逐出,将秦钟打了一顿,自己气的老病发了,三五日,便呜呼哀哉了。秦钟本自怯弱,又带病未痊受了笞杖,今见老父气死,悔痛无及,又添了许多病症。
智能儿是重情的主儿,一旦情窦初开,便不顾一切,跑来探视秦钟。这已经说明智能儿对秦钟的感情,是很真挚的。只是,没有想到的是,被秦父发觉,智能儿被逐,秦钟被打,连带着老父也一气之下,病故了。悲剧的色彩已经显露。
第四段:
此时秦钟已发过两三次昏,昏聩多时矣。宝玉一见,便不禁失声的哭起来。李贵忙劝道:“不可,秦哥儿是弱症,怕炕上硌的不受用,所以暂且挪下来松泛些。哥儿这一哭,倒添了他的病了。”宝玉听了,方忍住近前,见秦钟面如白蜡,合目呼吸,展转枕上。宝玉忙叫道:“鲸兄!宝玉来了。”连叫了两三声,秦钟不睬。宝玉又叫道:“宝玉来了。”那秦钟早已魂魄离身,只剩得一口悠悠馀气在胸,正见许多鬼判持牌提索来捉他。那秦钟魂魄那里肯就去?又记念着家中无人管理家务,又记挂着父亲积留下的三四千两银子,又惦记着智能儿尚无下落,因此百般求告鬼判。
只这一段,秦钟与智能儿的爱情方成“正文”。秦钟在临死之际,依然挂念着智能儿,只是他已经无能为力了。作为秦钟和智能儿这样的小孩子来说,发生这样的爱情,既是美好的,也是危险的。首先他们自己就没有生存的能力,其次这种感情也不见容于社会,第三,因此,结果就只能是悲剧的,不仅给家庭带来悲剧,也给自己带来悲剧。这双重的悲剧,正是《红楼梦》大悲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也正因为此,秦钟在临死之前,给予了贾宝玉一番忠告:
“并无别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说毕,便长叹一声,萧然长逝了。
这段话,初看起来,好像是薛宝钗、史湘云等劝贾宝玉立志功名一样,其实不然。秦钟的话,其实另有深意。那就是劝告和提醒贾宝玉:不要自以为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其实我们不能,我们太弱小了,即便连自己的爱情都保护不了。为此,应该求功名,然后才能保住自己的一份真感情!
很显然,秦钟求功名的目的和薛宝钗史湘云的求功名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只可惜,贾宝玉那里能体会到挚友临死前的忠告呢。而贾宝玉之后的悲剧遭遇,也印证了秦钟的预言,即便是贵如贾宝玉者,也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和爱情!
这,其实不是秦钟的悲剧,也不是贾宝玉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因为我们知道,秦钟提出的办法,也并不一定就管用!更多的情况是得到了功名,就遗忘了爱情,或者为了功名,失去爱情。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清朝末代皇帝,近现代政治人物
连平人物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之堂弟
清末浙江湖州南浔镇巨商
道光帝第八子
清朝杰出的抗倭将领
明末清初书法家,画家,医学家
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
清朝广东水师提督
著名的华侨领袖
已革端郡王载漪第五子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