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孔有德简介-明末清初将领

明朝人物
孔有德个人介绍资料
本名:孔有德
别称:毛永诗
字号:字瑞图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辽东盖州卫
去世时间:顺治九年(1652年)七月初四
主要成就:为清朝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
封爵:恭顺王→定南王
官职:平南大将军
谥号:武壮
原籍:山东
旗籍:汉军正红旗
孔有德(1602年?—1652年),字瑞图,辽东盖州卫(今辽宁省盖县)人,原籍山东,明末清初将领。
原为毛文龙部将,毛文龙死后,于崇祯四年(1631年)发动吴桥兵变,不久投降后金。崇祯九年(1636年),受封为恭顺王,出征朝鲜、锦州、松山等地。八旗汉军成立时,被编入汉军正红旗。入关后,随豫亲王多铎追剿农民起义军,镇压了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顺治六年(1649年)改封定南王,出征广西。
顺治九年(1652年),孔有德被南明将领李定国打败,被困桂林,清廷破格予以厚葬,并追谥为武壮。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孔有德大约出生于万历三十年(1602年) ,是铁岭矿工出身,“长于弓马,不识字”。 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占领辽沈后,孔有德同其兄孔有性投奔明将毛文龙,参与了镇江大捷,后转进朝鲜皮岛。他与同乡耿仲明过从甚密,据说拜耿仲明为义兄 ,后来人们多以“孔耿”连称。孔有德“骁勇善斗,临阵先登,为诸将冠”,累升至参将。毛文龙收他为养孙,赐名永诗。他对毛文龙的知遇之恩非常感激,以至于在贵为清朝藩王后依然“每言(毛)大将军时事,辄于色不自胜”。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萨尔浒战役以后,后金政权在东北迅速崛起,到崇祯年间(1628—1644年),已基本上控制了东北地区,山东半岛已成为明朝防御后金军渡海南下的前线。[1]
吴桥兵变
自天启年间到崇祯初年,毛文龙部以辽东沿海金州、朝鲜皮岛一带为根据地,屡次袭击后金的后方,给后金造成了威胁。然而这支部队军纪败坏,不听明朝政府指挥,冒领军饷,骚扰地方,引起明政府的忧虑。
崇祯元年(1628年),袁崇焕督师辽东,借机处死毛文龙,其旧部由副将陈继盛统辖。孔有德认为毛文龙“无罪横受屠酷”,感到非常寒心,终日闷闷不乐,于是投奔了孙元化,随孙元化去了登莱。
崇祯四年(1631年)八月,皇太极率后金兵攻大凌河城,祖大寿受困城内。十月,孙元化派孔有德从海上支援大凌河,因在三岔河(辽河口)遭飓风而还。随后兵部又令其从陆路进军,孙元化率八百骑赶赴前线增援,然登州辽东兵与山东人素不和,沿途闭门罢市,士兵苦不堪言。闰十一月二十七日,当孔有德抵达吴桥时,因遇大雨风雪,部队给养不足,士兵在大户王象春家吃东西不给钱,其子向孔有德控诉,孔有德对违纪士兵施以贯耳游营之刑,于是士兵大哗,焚烧王家庄园。翌日,李九成说服孔有德发动吴桥兵变,回军登州,在耿仲明的内应下破城,自号都元帅,孙元化忠于朝廷不愿称王,孔有德放他逃离登州。[2]
登莱之乱
崇祯五年(1632年)正月,孔有德部东进围登州,登州告急,而在此防守的孙元化仍相信自己能招抚孔有德,疏于防范。孔有德乘机让部下300余人诈降,混入登州城,与在城里的耿仲明等密谋策划,并趁夜间人们熟睡之时,里外夹攻,占领了登州城,活捉了孙元化及明守备宋光兰、分巡道王梅等官员。总兵张可大坚守水城数日,终因寡不敌众,水城陷落,张可大杀死妻妾后自尽于太平楼。孙元化不久逃回天津,被明政府处死,余大成也被罢免。不久以后,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又攻破黄县,明廷急令谢琏为副都御使巡抚登莱,擢参政徐从治为山东巡抚,让徐从治驻守莱州城,以防备孔有德部西进。
崇祯五年(1632年)二月,孔有德部率军围攻莱州,徐从治与谢琏拼死抵抗,同时向朝廷求援。但自北京南下的总兵刘同柱,虽抵山东境内,却迟迟不敢到莱州解围,大学士周延儒与兵部主事张国臣等又提议招抚,张国臣等也自愿到阵前招抚孔有德等人。明主力部队的迟疑不前和主抚派的活动,更加助长了孔有德等人的气焰,他广招原部下,驻守皮岛的明将陈友德等3000人,也加入到叛乱的行列。叛军更是全力攻打莱州城。对于明朝一些官员的招抚行为,坚守莱州的徐从治、谢琏等人坚决反对。
在徐从治、谢琏和莱州知府朱万年等的带领下,守卫莱州的军民“备刍粮,设守具,据敌数月”。在叛军的重重包围之中,尽管城中已到弹尽粮绝的地步,仍拒不开城投降。而明总兵邓圮、王洪已率川兵万人自昌邑来援,距莱州仅40里,却接到命令驻足不前,指望招抚成功。孔有德见状,拼命攻城,巡抚徐从治亲上城楼,被叛军炮火击中,重伤而死。他的死更激发了莱州军民守城的决心,“莱人感其义,卒坚守不下”。
背明投金
崇祯五年(1632年)七月,莱州被围已有4个月之久,但明政府的一些官员却并不急于解莱州之围,而是一直采用招抚的手段对待孔有德。由于莱州城防坚固,叛军一时也难以得手。孔有德见攻莱州不下,就又施展诡计,给总督刘宇烈写信,表示愿受抚归降,但要面见谢琏谈判。刘宇烈派推官屈宜阳入莱州城,谢琏信以为真,先让知府朱万年出南门面见孔有德,孔有德告诉朱万年,表示愿意投诚。朱万年回城将情况告知谢琏,谢琏与朱万年及翟、刘两个派来监军的宦官出城与孔有德见面,宣读朝廷让他投降的诏书。孔有德早有准备,立即让部下将4人捉住,乘城门大开,急令攻城。朱万年见势危急,大喊关闭城门,被孔有德杀死。明军紧急关闭城门,孔有德破城计谋未能得逞。
谢琏被俘后,明政府招抚不成,遂急令各路援军向孔有德进攻。孔有德见情势不妙,撤回登州城,明总兵吴襄率军克招远、黄县,莱州之围方解。同年九月,明军将孔有德叛军围于登州城中。十月,明军开始攻城,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明副总兵丁思侯、裨将程仲文、祖邦楼在攻城中战死,叛军主要将领李九成也被明军炮火击毙。孔有德见登州难保,于崇祯六年(1633年)二月十三日率叛军近万人突围,弃城登船而逃。驻守在旅顺、长山、鹿岛的明总兵黄龙,预计孔有德兵败后必经长山、旅顺而投奔后金,早已严阵以待,周文郁等也穷追不舍。孔有德部在旅顺一带登陆后,黄龙率兵伏击,擒获孔有德部将毛有顺、毛承福等人,大败叛军。孔有德、耿仲明等率余部逃到盖州,转投后金,上书乞降曰:
为直陈衷曲,以图大事:照得朱朝至今,主幼臣奸,边事日坏,非一日矣。兵士鼓噪,触处皆然,非但本帅为此也。前奉部调西援,钱粮缺乏,兼沿途闭门罢市,日不得食,夜不得宿,忍气吞声。行至吴桥,又因恶官把持,以致众兵奋激起义。遂破新城、破登州,随收服各州县。去年已有三次书札,全未见复,始知俱被黄龙在旅顺所截夺。继因援兵四集,围困半载,彼但深沟高垒,不与我交战。彼兵日多,我兵粮少,只得弃登州而驾舟师,原欲首取旅顺为根本,与汗连合一处,谁知飓风大作,飘至广鹿岛(大连海中)。本帅即乘机收服广鹿、长山、石城诸岛,若论大海,何往不利?要之终非结局。久仰明汗网罗海内英豪,有尧、舜、汤、武之胸襟,无片甲只矢者,尚欲投汗以展胸中之伟抱;何况本帅现有甲兵数万,轻舟百余,大炮火器俱全。有此武备,更与明汗同心协力,水陆并进,势如破竹,天下又谁敢与汗为敌?此出于一片真热心肠,确实如此。汗如听从,大事立就,朱朝之天下转瞬即汗之天下。是时明汗授我何职,封我何地,乃本帅之愿也。特差副将刘承祖、曹绍中为先客,汗速乘此机会,成其大事,即天赐汗之福,亦本帅之幸也!若汗不信,可差人前看其虚实如何。本帅不往别地,独向汗者,以汗之高明,他日为成大事,故效古人弃暗投明也,希详察之。
崇祯六年(1633年)四月,他们率叛军及家眷10000多人在鸭绿江口与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率领的后金兵会合,被要求剃发,登莱之乱遂告结束。
由于孔有德带来了后金急需的舰队、红夷大炮及匠人,所以皇太极对他们的投降极为重视,亲率诸贝勒出盛京十里迎接,并使用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见礼”相待,仍以他为都元帅,安置东京(辽阳),自成一军,称“天佑兵”,给予特殊待遇,随后便引后金兵攻占黄龙所在之旅顺。崇祯九年(1636年)大清帝国成立之际,孔有德受封恭顺王,并且作为汉官代表劝进。同年冬,孔有德等三顺王充当了清军的急先锋,带领6千清军攻打朝鲜,迫使朝鲜投降清朝,使明朝失去了可靠的邻国和在东面牵制清军南下的重要力量。在以后清朝对明战争中,孔有德也大多参与其中,立下汗马功劳。
攻打南明
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后,孔有德随多铎追剿李自成及南明武装力量,镇压了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凯旋后还驻辽阳。
顺治三年(1646年)授平南大将军,进攻南明永历政权,从此孔有德开始单独统兵。他占领了湖南地区,但在桂林被瞿式耜等打败。顺治五年(1648年)六月至武昌候旨换防,其间金声桓、李成栋反清,各地清军向孔有德求救,孔有德却不发一兵一卒。 孔有德班师回京后,南方局势趋于稳定,清廷又打算调三顺王南征,起初决定以孔有德守福建,尚可喜平广西,但尚可喜认为广西地处偏僻,情况复杂,有意推辞,这时孔有德“毅然以粤西为请”,于是清廷予以批准,改封他为定南王,率军二万出征广西,并携家镇守。
顺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孔有德率清军破桂林,俘虏南明重臣张同敞、瞿式耜及靖江王朱亨歅等,孔有德住进了靖江王府,改为定南王府。起初孔有德对待他们如座上宾,后因截获瞿式耜暗约焦琏攻城的密檄,便将瞿、张二人处死于桂林风洞山仙鹤岭下,靖江王朱亨歅则在西门外民房中被缢死。
身死桂林
孔有德在随后一年时间中几乎占领了广西全境,但表面风光的背后却是强弩之末。顺治九年(1652年),西宁王李定国率东路军收复湖南大部,并南下广西,直趋桂林。六月,清定南王孔有德亲自率军前往兴安县严关,扼险拒守,明军以象阵大破清军,取得严关之战的胜利。孔有德狼狈奔回桂林,下令紧闭城门,惶惶不可终日。李定国乘胜追至桂林,将城包围。七月初四,明军登云梯攻城,孔有德额头已中一箭,他自知走投无路,便令其妻妾上吊自杀(一说被孔有德拔剑杀死),自己在王府纵火,北向再拜,自刎而死。其子孔廷训逃跑过程中被明军俘获,仅有一女孔四贞逃脱。
顺治帝听说孔有德死讯后,赐谥号武壮,两年后孔四贞奉其父遗骸还京,顺治帝命三品以上大臣郊迎,给予厚葬。孔有德之子孔廷训在顺治十五年(1659年)被李定国下令处斩,孔有德绝嗣,女儿孔四贞则被孝庄太后收为养女。
人物评价
• 皇太极:都元帅远道从戎,良亦劳苦。行间诸事,实获朕心。招抚山民,尤大有裨益。不谓劳顿之身,又遭衔橛之失。伫闻痊可,用慰朕怀。
• 屈大均:崇祯间有三叛臣,其首恶为孔有德。
• 永珹:皮岛才初展,吴桥计渐穷。天教投上国,时至树宏功。缔造膺皇眷,招徕锡命隆。师仍提旧部,衔独授元戎。袍解丰貂暖,筵张秘殿融。直将心腹待,应竭股肱忠。兵特称天祐,恩尤出圣衷。鼓鼙劳乍效,银币赉何丰。国号承基大,宗王拜爵同。威扬平壤外,声震塞垣中。降将开山海,偏师佐邓冯。贼氛旋拉朽,明业已飘蓬。定鼎邀殊赏,为屏冠上公。自兹频讨乱,所向辄横空。捷屡驰吴楚,铭兼勒华嵩。定南封更晋,攘外奖宜崇。疆圉偏多事,千城合鞠躬。蛮方琛未献,粤徼道宜通。远统貔貅往,亲蒙矢石攻。桂林除跋扈,梧野起疲癃。反侧行看尽,功名惜未终。潢池妖复炽,萑泽孽潜讧。大师成孤注,危城倚上穹。来援音杳杳,出战势怱怱。冠裂肝俱碎,袍沾血尽红。肯将身落贼,争觉气如虹。素帛全遗体,丹忱报亶聪。盟无惭带砺,军竟化沙虫。马革酬专阃,牛眠敕考工。烈名标武壮,旷典荷帡幪。
• 赵尔巽:有德、仲明,毛文龙部曲;可喜,东江偏将;志祥又文龙部曲之馀也。文龙不死,诸人者非明边将之良欤?大寿大凌河既败,锦州复守,相持至十年。明兵能力援,残疆可尽守也。太宗抚有德等,恩纪周至,终收绩效。其於大寿,不惟不加罪,并谓其“能久守者,读书明理之效”。推诚以得人,节善以励众,其诸为兴王之度也欤!
家族成员
• 妻:白氏、李氏
• 子:孔廷训
• 女:孔四贞
轶事典故
孔有德自称为孔子后裔 ,但南明大臣张同敞指斥孔有德自称孔子后裔是对孔子的侮辱 ,孔氏族人则在孔有德试图拜谒孔庙孔林时关闭大门禁止其进入,并呵斥孔有德是冒称孔子后裔,《孔子世家谱》也没有将其收入。
史书记载
《清史稿· 列传二十一》
艺术形象
• 《长河东流》(2008年电视剧),钟明和饰
• 《南岳奇人王船山》(2010年电视剧),刘牧梅饰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明朝状元
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明初道士
明朝官员
明清小说四大家
明朝第四位皇帝
明神宗朱翊钧第七子
明朝开国皇帝
泗阳人物
明代官员
明朝第十三位皇帝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