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宋献策简介-李自成谋士、军师

明朝人物
宋献策个人介绍资料
宋献策
本名:宋献策
别名:宋矮子,宋孩儿,宋康年
所处时代:明末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河南永城
主要成就:助李自成设官守土,除暴安良,被封为开国大军师
宋献策(生卒年不详),男,又名宋康年,明末永城人,曾为卜者,后为李自成谋士、军师,外号"宋矮子”或“宋孩儿”。
学识渊博,尤精通“术数”,以“术士”为生,长期云游四方,为人占卜吉凶祸福。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四月,宋献策由宝丰举人牛金星推荐,到李自成农民军中。曾编助李自成商定谋略,设官守土,除暴安良,被封为开国大军师。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岩惨遭冤杀,后来李自成据守西安不成,向东南撤退。随起义军撤武昌附近,与刘宗敏同为清军所俘,刘宗敏遇害,宋献策不知所终。
人物生平
宋献策,明末人物,生卒年不详,又名宋康年,河南永城人。他苦读书,学识渊博,尤精通“术数”,以“术士”为生,长期云游四方,为人占卜吉凶祸福。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四月,宋献策由宝丰举人牛金星推荐,到李自成农民军中。他出谋献策,才智非凡,深受李自成的敬重,凡战役战斗计划必先向他征求意见。后被李自成拜为军师。宋精于奇门遁甲及图谶等术,李自成信若神灵。宋根据明王朝政治腐败,即借术数指出其“国运将终”。
崇祯十四年(1641年)十一月,农民军攻取南阳。李自成依宋献策计,采取迂回战术,使明将杨文岳疲于奔命。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权。宋献策助李自成商定谋略,设官守土,除暴安良,被封为“开国大军师”。二月,李自成挥师东渡黄河,进军北京,所向无敌,月余兵临城下。李自成采纳宋献策的意见遂点强壮童子5000人,发械参加攻城。城周围云梯林立,孩儿兵手持短刀,如同猿猴四面登城,锐不可当,守城官兵惊慌失措。进入北京后,牛金星、刘宗敏等陶醉于暂时的胜利之中。牛金星不听宋献策的规劝,大批任用降官。刘宗敏对降官实行酷刑拷掠的追赃政策。宋又借天象示警上疏李自成,后来李自成采纳了他的建议,得宽赦者1000余人。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岩惨遭冤杀,后来李自成据守西安不成,向东南撤退。随起义军撤武昌附近,与刘宗敏同为清军所俘,刘宗敏遇害,宋献策不知所终。
轶事典故
伪军师宋矮子同制将军李岩私步长安门外,见先帝枢前有二僧人在旁诵经,我明旧臣选伪职者皆锦衣跨马,呵道经过。
岩谓宋曰:“何以纱帽反不如和尚?”
宋曰:“彼等纱帽原是陋品,非和尚之品能超于若辈也。”
岩曰:“明朝选士,由乡试而会试,由会试而廷试,然后观政候选,可谓严格之至矣。何以国家有事,报效之人不能多见也?”
宋曰:“明朝国政,误在重制科,循资格。是以国破君亡,鲜见忠义。满朝公卿谁不享朝廷高爵厚禄?一旦君父有难,皆各思自保。其新进者盖曰:‘我功名实非容易,二十年灯窗辛苦,才博得一纱帽上头。一事未成,焉有即死之理?’此制科之不得人也。其旧任老臣又曰:‘我官居极品,亦非容易。二十年仕途小心,方得到这地位,大臣非止一人,我即独死无益。’此资格之不得人也。二者皆谓功名是自家挣来的,所以全无感戴朝廷之意,无怪其弃旧事新,而漫不相关也。可见如此用人,原不显朝廷待士之恩,乃欲责其报效,不亦愚哉!其间更有权势之家,循情而进者,养成骄慢,一味贪痴,不知孝弟,焉能忠烈?又有富豪之族,从夤缘而进者,既费白镪,思权子母,未习文章,焉知忠义?此迩来取士之大弊也。当事者若能矫其弊而反其政,则朝无幸位,而野无遗贤矣。”
岩曰:“适见僧人敬礼旧主,足见其良心不泯,然则释教亦所当崇钦?”
宋曰:“释氏本夷狄之裔,异端之教,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不惟愚夫俗子惑于其术,乃至学士大夫亦皆尊其教而趋习之。偶有愤激,则甘披剃而避是非;忽值患难,则入空门而忘君父。丛林宝刹之区,悉为藏奸纳叛之薮。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以布衣而抗王侯,以异端而淆政教。惰慢之风,莫此为甚!若说诵经有益,则兵临城下之时,何不诵经退敌?若云礼忏有功,则君死社稷之日,何不礼忏延年?此释教之荒谬无稽,而徒费百姓之脂膏以奉之也。故当人其人而火其书,驱天下之游惰以惜天下之财费,则国用自足而野无游民矣。”
岩大以为是,遂与宋成莫逆之交。
史籍记载
谈迁《北游录》《纪闻》下《宋献策》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明朝状元
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明初道士
明朝官员
明清小说四大家
明朝第四位皇帝
明神宗朱翊钧第七子
明朝开国皇帝
泗阳人物
明代官员
明朝第十三位皇帝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