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赵汝愚简介- 南宋名臣、学者,南宋宗室

宋朝人物
赵汝愚个人介绍资料
赵汝愚
本名:赵汝愚
别名:赵忠定
字:子直
所处时代: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崇德县洲钱(今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
出生日期:1140年
逝世日期:1196年2月20日
主要作品:《忠定集》
主要成就:策划“绍熙内禅”,扶立宋宁宗
官职:光禄大夫、右丞相追    赠太师谥    号忠定爵    位沂国公→福王→周王(皆为追封)籍    贯饶州余干(今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
赵汝愚(1140年-1196年2月20日),字子直,原籍饶州余干(今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生于崇德县洲钱(今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 南宋名臣、学者,南宋宗室,宋太宗赵光义八世孙、汉恭宪王赵元佐七世孙。 平阳郡懿恭王赵允升六世孙,郯勤孝王赵宗惠五世孙,建国懿恭公赵仲企玄孙,西头供奉官赵士虑之曾孙,申国公赵不求之孙,修武郎、江西兵马都监赵善应长子。
赵汝愚早有大志,为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状元及第。历任签书宁国事节度判官、秘书省正字、集英殿修撰、知福州、吏部尚书等职。宋孝宗崩逝后,赵汝愚策划实施"绍熙内禅",奉嘉王赵扩(宋宁宗)即位。以功升任右相,与留正同心辅政。
庆元元年(1195年)遭韩侂胄诬陷,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庆元二年(1196年),于衡州暴卒(一作服药而死)。开禧三年(1207年),韩侂胄被杀,朝廷复赵汝愚原官,赐谥忠定,追赠太师、沂国公。宋理宗时,配享宁宗庙廷,追封福王,后改周王。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概述内图片来源:1923年修《浙江上虞赵氏宗谱》)
人物生平
早有声名
赵汝愚家族原籍饶州余干(今江西余干县),他的祖上在南宋建炎间(1127年-1130年)迁居崇德县洲钱(今浙江桐乡市洲泉镇)。 他少年勤学有大志,曾说:"大丈夫留得汗青一幅纸,始不负此生,"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中进士第一(状元),授秘书省正字,迁著作郎,知信州、台州.改任江西转运判官,后入朝为吏部郎兼太子侍讲,迁秘书少监兼代给事中。
淳熙八年(1181年),代理吏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
淳熙九年(1182年),以集英殿修撰出任福建军帅。后进直学士,出任四川制置使兼成都知府。时羌族四处骚扰,赵汝愚以计分散其势力,始相安多年。宋孝宗赞扬他有文武全才。
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即位,进赵汝愚为敷文阁学士,知福州。
绍熙二年(1191年),召为吏部尚书。绍熙四年(1193年),升知枢密院事。
策划内禅
绍熙五年(1194年),太上皇宋孝宗病死,宋光宗向与父不和,称病不执丧礼。于是两宫隔绝,大臣累奏不复,迁延多日,朝野忧虑,左丞相留正称病他去,官僚几欲解散,人心益浮动。汝愚以国事为重,临危不惧,屋进两宫疏通,又与工部尚书赵彦边等密议,派知阁门事韩侂胄进宫禀请宪圣太后垂帘,主持丧事:并逼使光宗退位,拥皇子嘉王赵扩即皇帝位。嘉王恐负不手之名坚辞。汝愚劝道:"天子当以安社稷、定国家为孝,今中外忧乱,万一生变,将置太上皇于何地?"于是嘉王即位,是为宁宗,改元庆元。命汝愚兼代参知政事,特进、右丞相、枢密使。推辞不就,并请召还留正,使续居相位,又荐朱熹待制经箍;召回外出之官员,以安定朝政。留正还朝,汝愚自请免兼职,改任为光禄大夫、右丞相。力辞再三,宁宗不允,遂与留正同心辅政。
贬死衡州
时外戚韩侂胄以拥戴定策有功,出入皇宫,渐见亲幸,居中用事,乘问争权。待制朱熹、吏部侍郎彭龟年,以韩侂胄窃弄威福,不去必为后患,提出弹劾,未果。朱熹主张以厚赏酬劳,勿使干预朝政,而汝愚为人疏坦,不以为虑。侂胄遍植党羽,垄断言路。排斥贤良,汝愚势孤。天子更无所倚信。侂胄诬汝愚以同姓居相位,必不利于社稷,因而罢右丞相,以观文殿学士出知福州。
国子祭酒李详、博士杨简,太府丞吕祖俭等,以汝愚勋劳卓著,精忠贯于天地.先后上疏挽留,太学生客人伏闸上书,皆遭贬斥。有人以汝愚"倡引伪徒,图为不轨",诏谪宁远军节度副使,贬放永州(今湖南零陵)。汝愚怡然就道,对送行者说:"看侂胄用意,必欲杀我。我死,君等方可无事。"
庆元二年(1196年)正月,行至衡州,得病,为守臣钱鍪所窘,壬午日(2月20日)暴卒(《庆元党案》作服药而卒)。
平反昭雪
开禧三年(1207年),韩侂胄被诛,党禁渐解,尽复汝愚原官,追赠太师、沂国公,赐谥"忠定"。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诏配享宁宗庙廷,再追封福王,又进封周王。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人物评价
吕祖谦:子直庶几善道,而于事物似未尽谙。如陆务观疏放封驳,岂为过当﹖方人才难得之时,其辞翰隽发,多识典故,又趋向实不害正,弃瑕使过亦何妨﹖公与子直厚,胡不语之。
黄裳言:汝愚事亲孝,事君忠,居官廉,忧国爱民,出于天性。
李祥:去岁国遭大戚,中外汹汹,留正弃相位而去,官僚几欲解散,军民皆将为乱,两宫隔绝,国丧无主。汝愚以枢臣独不避殒身灭族之祸,奉太皇太后命,翊陛下以登九五,勋劳著于社稷,精忠贯于天地,乃卒受黯黮而去,天下后世其谓何?
杨宏中等:去岁人情惊疑,变在朝夕。当时假非汝愚出死力,定大议,虽百李沐,罔知攸济。
赵扩:尔先人有功王室,中更谗毁。
赵汝谈:空令考亭老,垂白注《离骚》。
脱脱:赵汝愚,宋之宗臣也,其贤固不及周公,其位与戚又非若周公之尊且昵也。方孝宗崩,光宗疾,大丧无主,中外汹汹,一时大臣有畏难而去者矣。汝愚独能奋不虑身,定大计于顷刻,收召明德之士,以辅宁宗之新政,天下翕然望治,其功可谓盛矣。然不几时,卒为韩侂胄所构,一斥而遂不复返,天下闻而冤之。于此见天之所以眷宋者不如周,而宋之陵夷驯至于不可为,信非人力之所能也。汝愚父以纯孝闻,而子崇宪能守家法,所至有惠政,亦可谓世济其美者已。
程敏政:呜呼!自昔权奸将有所不利于忠勋之臣,则必内置腹心,外张羽翼,蛇盘鬼附,相与无间,而后得以逞焉。若汉太尉李固之死梁冀,宋丞相赵汝愚之死韩侂胄,与肃愍公之死石亨,一也。
崔铣:宋之君臣任人也,忽邪忽正;修事也,忽暗忽明;议制也,昨是今非;虽有一二臣,然而张浚失之罔、陈俊卿失之懦、赵汝愚失之疏,其它末乎,无足赖也。
谢肇淛:宋之人物,若王沂公、李文正、司马温公之相业,寇莱公、赵忠定之应变,韩魏公之德量,李纲、宗泽之拨乱,狄青、曹玮、岳飞、韩世忠之将略,程明道、朱晦庵之真儒,欧阳永叔、苏子瞻之文章,洪忠宣、文信国之忠义,皆灼无可议,而且有用于时者,其它瑕瑜不掩,盖难言之矣。
蔡东藩:光、宁授受,事出非常,留正以疑惧而去,独赖赵汝愚定策宫中,始得安然禅位,汝愚之功,固不可谓不大矣。然汝愚固非能成此举也。创议赖徐谊,成议赖韩侂胄,事定以后,自当按功论赏,岂可因己不言功,遂谓人之欲善,谁不如我乎?侂胄所望,不过一节钺耳,苟请命宁宗,立除外任,则彼已餍望,应不致遽起邪心。小人未尝无才智,亦未必不可用,在驭之有道而已。乃靳其节使,反使居内,徐谊、叶适、朱熹等,屡谏不从,反自言乘龙授鼎诸梦兆,使奸人得援为口实,忠有余而智不足,古人之论汝愚也,亶其然乎?若第以功成不退,为汝愚咎,汝愚固贵戚之卿,非异姓之卿也,异姓可去,贵戚不可去,子舆氏有明训矣。然则汝愚之不早退,犹可自解,误在刓印不封,无以塞小人之望耳。故观于汝愚之行谊,殆不能无叹惜云。
个人著作
赵汝愚学务实用,常以司马光、富弼、范仲淹、韩琦等自许。 著有《忠定集》十五卷、《太祖实录举要》若干卷、《类宋朝诸臣奏议》三百卷等。 《全宋诗》录其诗八首。
史料记载
《宋史·卷三百九十二·列传第一百五十一》
《宋元学案·卷四十六·玉山学案》
后世纪念
墓址
赵汝愚墓又名福王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妙高峰北麓青山祠,占地约500平方米。此墓或为衣冠冢。原墓于"文化大革命"中部分被毁。1983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祠堂
赵忠定祠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又名丞相赵福王祠,位于梁代古刹柢园寺东。祠后毁于火,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重建,钱梦得为之撰《重建赵忠定公祠记》清光绪(1875年-1908年)年间又重建。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南宋著名抗元将领
五代宋初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
南宋末代皇帝
南宋学者,朱熹理学的继承人
宋朝官员
金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画家
五代宋初堪舆家
南宋第六位皇帝
金代文学家
北宋第五位皇帝
北宋大臣、将领
宋朝风水师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