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长孙顺德简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十五

唐朝人物
长孙顺德个人介绍资料
长孙顺德
中文名:长孙顺德
国 籍:中国(唐朝)
职 业:将领、大臣
民族族群:鲜卑
主要成就:唐朝开国名将 玄武门之变 治理州郡
官 职:统军 左骁卫大将军 泽州刺史
封 爵:薛国公-邳国公
追 赠:荆州都督、开府仪同三司
谥 号:襄
追 封:邳国公
地 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长孙顺德,生卒年不详,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开国名将、外戚,北魏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隋朝大将军长孙恺之子、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堂叔。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隋朝时期,门荫入仕,起家右勋卫。逃避攻打高丽战役,投靠唐国公李渊,配合刘弘基招兵买马。晋阳起兵后,担任统军,平定霍邑、攻破临汾,生擒名将屈突通,平定陕县,屡建战功。唐朝建立后,拜左骁卫大将军,册封薛国公。武德九年(626年),参加玄武门之变,追杀李建成和李元吉余党。
唐太宗即位后,深得重用。居官贪贿,坐罪免官。起任泽州刺史,折节为政,卒于任上,追赠荆州大都督、邳国公,谥号为襄。永徽五年(654年),重赠开府仪同三司。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长孙顺德,是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的族叔。祖父长孙澄,北周秦州(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刺史。父亲长孙恺,隋朝时官至开府。长孙顺德在隋末时虽然也曾担任过一名小官右勋卫,但也不能幸免被征去参加攻打高丽的战争,为了躲避辽东之役,长孙顺德逃匿于太原。由于族侄女是太原留守李渊的儿媳,长孙顺德被李渊收留成为门客。
追随李渊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初,刘武周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而起兵反隋,并且引突厥兵围攻太原。李渊趁机令李世民、刘文静等人在当地以抵御突厥为名大量招兵,很快就接近万人。李渊将这些兵交给李世民、刘弘基、刘文静和长孙顺德来管理。太原的副留守王威、高君雅,是炀帝的亲信,名义上是来协助李渊,实际是来监视李渊。他们见李渊招兵,本来就起了疑心。李世民没有官职,长孙顺德、刘弘基、刘文静都是隋朝的罪犯,让这样一些人领重兵,使王威和高君雅更觉得李渊有“异志”。他们最初想趁晋祠祈雨的机会除掉李渊,但是消息走漏,李渊决定先发制人。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十四日夜,李渊令李世民社伏兵于晋阳宫,严格控制出入。五月十五日清晨,李渊邀请王威、高君雅来晋阳宫议事。不久,刘文静带着开阳府司马刘政会来到庭院中,说有人要造反。李渊故意目视王威,让他取状先看,刘政会不给,还说:“所高乃副留守事,唯唐公得视之。”李渊装作很吃惊的样子,说:“岂有是邪!”急忙交给高君雅看,原来状上写的是“威、君雅引突厥入寇。”高君雅才明白这是李渊一手策划的,于是大骂道:“此乃反者欲杀我耳!”说完二人匆忙往外面逃,却发现李世民已经率兵封锁了道路。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突然从后面冲上来,把王威、高君雅抓获,囚禁起来。几天后,突厥正巧入侵太原。事平之后,所有人都相信王威、高君雅勾结突厥,于是李渊名正言顺的处死了二人,正式起兵。
功勋之臣
李渊起兵后,任命长孙顺德为统军。长孙顺德随军讨平霍邑、击破临汾、攻克绛郡,皆有战功。不久,与刘文静在潼关攻打屈突通,每次作战都挫败屈突通军的锐气。等到屈突通将要逃奔洛阳时,长孙顺德追至桃林,将屈突通擒获送到京师,于是略定陕县。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拜任长孙顺德为左骁卫大将军,封薛国公。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长孙顺德参与玄武门之变,与秦叔宝等人击讨李建成余党。八月,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十月十八日,赐封长孙顺德食邑一千二百户,并赐以宫女。唐太宗对长孙顺德比较信任,有时为了处理政事,就让他夜宿于中书省。
坐事除名
后来长孙顺德在监督奴仆时,发现数奴联合偷盗宫中财宝,依法应将这几个奴仆斩首示众。但是顺德接受了这些人给他的贿赂—一些丝绢和金银,他便将这件事压下来,放过这几个人。这件丑闻终于暴露出来,被宫廷大臣及奴仆都知道了。于是唐太宗对近臣说:“顺德论身份是外戚,论功劳是开国元勋,地位高,爵禄厚,可以说富贵到家了吧。如果能多看些古今典藉,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鉴,以自己的言行为人民作出榜样,我会与他一起共同享用国库,他怎么不守气节不顾名誉,搞出贪污受贿的丑闻呢?”按理应该将长孙顺德下狱治罪,但是唐太宗思量再三,惋惜他的功劳,不忍心问罪,反而在宫殿上当众赐给他几十匹丝绢,以此刺激他的愧悔之心。大理寺少卿胡演向太宗提出:“顺德贪赃枉法,罪不可恕,怎么又赐给他丝绢呢?”太宗回答说:“人是有灵性的,给他这点绢对他来说胜于刑罚。如果他仍然不觉惭愧,那就像禽兽一样了,杀了他也没有用。”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十二月,李孝常谋反,长孙顺德因与李孝常来往,受到牵连,取消原有官职。
折节为政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唐太宗翻阅功臣图,看到长孙顺德画像时伤心怜悯他,于是派宇文士及前往看视长孙顺德,见到长孙顺德精神颓废,一副醉态。有人议论他活到头了。唐太宗不久后起用长孙顺德为泽州刺史,恢复其爵位和食邑。长孙顺德以往放纵自己,不守法度。重新任职之後,放下架子认真办事,严明纪律。原先,一些官吏接受了百姓的贿胳,长孙顺德一一追究,一个人也不放过,于是被人称为好官。前任刺史张长贵、赵士达都在本郡之内占有数十顷好田,长孙顺德一齐上报并且追回来分给贫穷农民。后来又因犯法而被免官。得病后,唐太宗听到消息产生一种鄙视心理,对房玄龄说:“顺德这种人没有慷慨的气节,却有儿女之情,现在得了病,咎由自取有什么值得问候的呢?”
不久,长孙顺德去世,唐太宗为其停止上朝,派人前去吊唁,追赠他为荆州都督,谥号襄。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追改封为邳国公。永徽五年(公元654年),重赠开府仪同三司。
家族成员
父祖
• 曾祖父:长孙稚,北魏太师、录尚书、上党王。
• 祖父:长孙澄,北周秦州刺史。
• 父亲:长孙恺,隋朝开府。
子女
• 长孙嘉庆,字嘉庆,非长孙顺德长子。
• 长孙氏,早夭。
儿媳
• 段简璧,字昙娘,段纶之女。其夫为长孙顺德哪一子尚待考。
史书记载
《旧唐书·卷五十八·列传第八》
《新唐书·卷一百五·列传第三十》
人物评价
《旧唐书》:“顺德佐命立功,理郡著明肃之政”
《旧唐书》:“茂约忠纯,顺德功勋。弘基六士,义合风云。”
后世地位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功臣,命人在凌烟阁绘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二十四功臣画像,称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长孙顺德名列第十五位。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唐太宗时常前往怀旧。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
这二十四位功臣是: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司空、扬州都督、河间元王李孝恭、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魏徵、司空、梁国公房玄龄、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高士廉、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敬德、特进、卫国公李靖、特进、宋国公萧瑀、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段志玄、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刘弘基、尚书左仆射、蒋忠公屈突通、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节公殷开山、荆州都督、谯襄公柴绍、荆州都督、邳襄公长孙顺德、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左骁卫大将军、郯襄公张公谨、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户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光禄大夫、户部尚书、莒国公唐俭、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李勣和徐州都督、胡国公秦琼。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唐朝第二位皇帝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唐朝第三位皇帝
唐朝第二十任皇帝
唐代风水大师
千古名相
初唐文坛革新先驱
唐朝第十八代皇帝
唐宪宗时期殿中侍御史
唐朝诗人,唐朝宰相
唐朝宰相
唐朝宰相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