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殷开山简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十三位

唐朝人物
殷开山个人介绍资料
殷开山
本名:殷峤
别称:殷开山
出生地:雍州鄠县(今陕西户县)
主要成就:大破卫文升,讨伐刘黑闼
官职:陕东道大行台兵部尚书、吏部尚书
爵位:郧国公
参考资料:《开国功臣 殷开山》《旧唐书·卷五十八·列传第八》《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四》
地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追赠: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司空
殷峤(6世纪-622年),字开山,雍州鄠县(今陕西户县)人,祖籍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唐朝开国功臣、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朝秘书丞殷僧首之子。
出身陈郡殷氏,少有学行,工于尺牍。初仕隋朝,起家太谷县长,政绩卓著。太原起兵后,补任大将军掾,从平西河。迁为渭北道元帅(李世民)长史,联合刘弘基屯兵于故城,大破京兆太守卫文升,赐爵陈郡公,迁丞相府掾。跟随秦王李世民攻打薛举,兵败除名。从平薛仁杲,恢复官爵。从平王世充和窦建德,封为郧国公。
武德五年(622年),参与讨伐刘黑闼,死于途中,追赠司空,谥号为节,配飨唐高祖庙庭。
人物生平
知名于世
殷峤的祖父殷不害是陈朝司农卿,本居陈郡(治所在今河南淮阳),陈朝灭亡后,徙居关中。殷峤的父亲殷僧首为隋朝秘书丞,在当时很有名气。
殷峤年轻时以学问品行知名,尤其善长写作和书法。殷峤在隋朝时就已出仕,担任太谷县长。殷峤在担任太谷县长期间,很有政绩,因此获得好名声。
开唐有功
大业十三年(617年),太原留守李渊在晋阳起兵,自称大将军。同年六月,时任石艾县长的殷峤被李渊任命为大将军府掾,成为辅佐李氏父子的一名干将,参预谋略,当作心腹,因多次历有军功被拜任为光禄大夫。
后来,殷峤跟随李渊长子李建成攻克西河(今山西汾阳)。李渊次子李世民担任渭北道元帅时,将殷峤引为长史。当时关中群盗聚结,流民各自为阵,李世民命殷峤前往招抚,殷峤以其才智将这些流民改造成起义军所用力量,很有成效。
大业十三年(617年)八月,李渊任命刘弘基为渭北道大使,以殷峤为副手。西进略地扶风,率兵六万南渡渭水,屯驻于长安故城,隋将卫文升从金光门出战,殷峤与刘弘基将其击败,擒获甲士千余人,战马数百匹。十一月,攻克隋朝都城长安,殷峤被赐封爵位为陈郡公,升任丞相府掾。不久改任吏部侍郎。
攻打霍邑
大业十三年(617年)八月,唐军攻打霍邑(今山西霍州),李渊怕宋老生不出战,李建成、李世民说:“宋老生有勇无谋,我们用轻骑向他挑战,按理他不会不出战,假使他坚守不出,我们就诬陷他对我们有二心,他害怕被左右的人奏报,怎敢不出战呢?”李渊说:“你们估计得对,在贾胡堡时宋老生未能迎战我军,我知道他是没有作为的。”李渊和几百名骑兵先到霍邑城东面几里的地方等待步兵,派李建成、李世民率领几十骑到城下,举鞭挥旗就像要包围城池的样子,并且辱骂宋老生。宋老生大怒,率三万人从东门、南门分道出战。李渊派殷峤立刻去召集后军,后军来到后,李渊想让军士门先吃饭再战斗,李世民说:“时机不可失!”李渊就和李建成在城东列阵,李世民在城南列阵。
李渊、李建成与宋老生交战,稍有退却,李世民与军头临淄人段志玄从南原率兵驰马而下,冲击宋老生的军阵,出击宋老生军的背后。李世民亲手杀死几十人,两把刀子都砍缺了口,飞溅的鲜血沾满衣袖,李世民将血甩掉再战。李渊的兵势又振奋起来,就传话呼喊:“已经抓住宋老生了!”宋老生军因此大败。李渊兵迅速直抵城门,城门关闭了,宋老生下马跳入壕沟,刘弘基就将他杀死,隋军的死尸遍布几里。天色已黑,李渊立即命令登城,当时没有攻城的器械,将士们赤膊登城,攻下霍邑。
消灭薛氏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六月,殷峤担任元帅府司马,随李世民征讨薛举。双方对峙于高墌(今陕西长武北)城时,李世民患病,将指挥作战的事宜委托于刘文静,并告诫说:“薛举远道而来,利在急战,士气高涨,我们不容易打赢,应该打持久战,等他们粮食吃得差不多了,士兵不耐烦地时候,我们可一举破敌,现在应该坚守不出。”但是刘文静与殷峤认为唐军人多势众,殷峤于是对刘文静说:“秦王担心你没有胜算的把握,才这样交代。但薛举如果知道秦王有疾,必然轻视我等,所以宜炫耀武力以威镇之。”于是将兵营陈于高墌城西南,列阵示威,甚至未加防御。薛举发现后暗中调集军队,以精锐铁骑背后抄袭唐军,浅水原战斗打响,唐军八总管皆败,唐军士卒死者过半,李世民慌忙引兵退还长安。薛举遂占领高墌城。仗打输了总要追究责任,于是刘文静和殷峤都被免职,除名为民。
武德元年(618年)八月,薛举病死,其子薛仁杲忙于治丧,李世民亲任元帅,再率大军征讨,迫使薛仁杲率众投降。这次大战为唐王朝立足关陇清除了外患,殷峤因战功官复原职。
病逝军中
武德二年(619年),殷峤兼任陕东道(治所在今河南陕县东)大行台兵部尚书,又升任吏部尚书。跟从李世民讨平王世充,以战功进封爵位为郧国公。
武德五年(622年),殷峤随军征讨刘黑闼,途中因病去世。李世民临丧痛哭,追赠殷峤为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谥号节。
贞观十四年(640年),殷峤以佐命之功与赠司空、淮安王李神通,赠司空,河间王李孝恭,赠民部尚书刘政会配飨唐高祖庙庭。
永徽五年(654年),唐高宗李治加赠殷峤为司空。
家族成员
• 祖父:殷不害,南朝陈司农卿。
• 父亲:殷僧首,隋朝秘书丞。
• 侄子:殷元,殷峤无子,侄殷元继嗣。
人物评价
• 刘昫等《旧唐书》:①殷峤、刘政会、柴嗣昌并在太原,首预举义,从微至著,善始令终。 ②峤少以学行见称,尤工尺牍。 ③帝王之将兴,其威灵气焰有以动物悟人者,故士有一概,皆填然跃而附之,若榱椽梁柱以成大室,又负偃植,各安所施而无遗材,诸将之谓邪。然皆能礼法自完,贤矣哉!
• 欧阳修等《新唐书》:开山涉书,工为尺牍。
陵寝墓地
殷峤墓位于大南坪村西500米处。有大封丘一座,据明代《永乐大典》记载:“殷开山墓在阳曲县西八十里西山之上南坪庄,有古柏万株。”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四大名著《西游记》中,殷峤是当朝宰相,因看重陈光蕊的才学,将自己的女儿殷温娇嫁给他为妻,殷温娇后来生下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唐僧。
在罗贯中的历史演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第三十七回“殷开山独战四将”中,殷峤亦有出场。
影视形象
2012年电视剧《隋唐英雄》:刘佳饰演殷开山。
后世地位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功臣,命绘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二十四功臣像于凌烟阁,称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殷峤名列第十三位。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唐太宗时常前往怀旧。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
这二十四位功臣是: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司空、扬州都督、河间元王李孝恭、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魏徵、司空、梁国公房玄龄、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高士廉、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敬德、特进、卫国公李靖、特进、宋国公萧瑀、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段志玄、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刘弘基、尚书左仆射、蒋忠公屈突通、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节公殷开山、荆州都督、谯襄公柴绍、荆州都督、邳襄公长孙顺德、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左骁卫大将军、郯襄公张公谨、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户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光禄大夫、户部尚书、莒国公唐俭、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李勣和徐州都督、胡国公秦琼。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唐朝第二位皇帝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唐朝第三位皇帝
唐朝第二十任皇帝
唐代风水大师
千古名相
初唐文坛革新先驱
唐朝第十八代皇帝
唐宪宗时期殿中侍御史
唐朝诗人,唐朝宰相
唐朝宰相
唐朝宰相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