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薛岳

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薛岳

薛岳[公元1896年-1998年,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像 广东韶关市乐昌市人物
薛岳(1896年12月17日—1998年5月3日),原名仰岳,字伯陵,乳名孝松,绰号“老虎仔” ,广东省乐昌县人。中国国民党军高级将领。
薛岳早年加入同盟会,并入黄埔陆军小学学习,1918年从保定军校肄业后入粤军。1921年任孙中山总统府警卫团营长。后回粤军,升至副师长。北伐战争中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1927年率部镇压南昌起义、广州起义,旋任第四军副军长。中原大战中任第一方面军师长,战败后任柳州军校校长。1933年任第五军军长,参加第五次“围剿”及对长征红军的围堵。1935年任贵州绥靖公署主任。全面抗战爆发后任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参加淞沪会战。后任第九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参加武汉会战,指挥南昌会战、三次长沙会战、长衡会战。1944年晋陆军二级上将。1946年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参与内战,但因在莱芜等战役中不断失利,于翌年调任国民政府参军长。1949年任广东省主席,在企图阻止解放军进军广东失败后出任海南防卫总司令,组织“伯陵防线”固守海南岛,次年于所部即将被歼灭之际退往台湾。此后任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主任等职,并晋为陆军一级上将。1998年去世,享年102岁。
薛岳在抗战期间参与或指挥多次会战,取得了万家岭大捷和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被称为“百战名将” “中国最能干的战区司令” ,也有观点认为他是“抗战期间毙敌最多的中国将领” 。但其为人“刚愎自用”“轻率莽撞”,也招致了一些批评。
薛岳(1896年12月17日—1998年5月3日),原名薛仰岳,字伯陵,乳名孝松,绰号“老虎仔”,是广东韶关乐昌客家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国民革命军著名将领,抗日名将,军事家。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早年经历
1896年,薛岳出生于广东省乐昌县九峰乡的一个农民家庭。其父母重视子女教育,立下16条家训。6岁时,薛岳入私塾读书,后就读于儿峰乡初等小学和乐昌高等小学。在此期间,他初步了解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为以示学习岳飞救国的决心,改名薛岳。

1907年,薛岳考入黄埔陆军小学,结识了朱执信、邓铿等革命党人。1909年,未及毕业的他赴香港,追随朱执信等人参加革命,并经邓铿介绍加入中华革命党。1914年,薛岳等人赴广州湾,以开设广怡华商店为掩护,联络广东南路各革命武装。但计划败露,他被广东都督龙济光买通的法租界当局逮捕,关押到河内。两年后经孙中山营救出狱,却又被龙济光再次陷害入狱,一年后才被革命党人救出。

出狱后的薛岳考入保定陆军学校第六期。1919年,即将毕业时,他奉革命党上级命令,赶赴闽南参加孙中山组织的援闽粤军,担任中尉排长,开启了其军事生涯。

追随孙中山时期
1920年,薛岳升任援闽粤军参谋长邓铿的上尉参谋,协助邓铿指挥军队进攻广州,参与光复广州行动。次年,邓铿成立独立机枪连,薛岳任少校连长,后该连扩编为营,他升任营长,不久机枪营改为警卫团第1营,他仍担任营长。

1922年,陈炯明叛变,率部进攻总统府和粤秀楼,孙中山逃往永丰舰,薛岳守卫总统府并救出孙夫人,展现出对孙中山的忠诚和出色的军事应变能力。此后,薛岳又先后参与了东路讨贼军反攻广州等战斗,因战功卓著,逐渐在粤军中崭露头角。1924年8月,薛岳升任粤军第1师副官长,不久后兼代参谋长。

东征北伐时期
1925年,广州革命政府组织两次东征,薛岳均有参与。第一次东征中,他负责后勤保障并协助指挥作战。第二次东征时,他担任第2纵队第1、2支队的副指挥,后任第一军第十四师副师长兼第十四团团长,常以少胜多,受到通电表扬。

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薛岳担任第1军第1师副师长兼第3团团长,随西路军执行攻占江西的任务。在南昌战役中,他所率部队作战顽强,虽南昌一度失守,但薛岳整顿部队后继续战斗。后因表现出色,他被提升为第一师中将师长,不久又擢升为第1师代师长。1927年,薛岳率领部队克复杭州,后又参与攻占上海,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中,他率军进驻闸北,策应工人巷战,协助占领上海市区。

国共内战时期
北伐战争后期,国共关系恶化,薛岳因擅自任命龙华兵工厂厂长等行为,遭到国民党右派不满。蒋介石展开“清党”行动后,薛岳的1师被调离上海,他随后提出辞职,投靠李济深,被任命为新2师师长。

1927年,南昌起义后,薛岳率部在汤坑与起义军作战。之后,他投靠国民党左派张发奎,参与广州政变,并参与镇压广州起义,后任第4军副军长。

1928年,国民革命军第二次北伐,薛岳随第4军参战。北伐胜利后,因军队缩编等问题,薛岳不满蒋介石的做法,加入汪精卫、陈公博等人的反蒋队伍,参与了一系列反蒋活动,但多以失败告终。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薛岳积极投身抗战,先后参与了淞沪会战、兰封会战等战役。1939年,薛岳主政湖南,推行湘政建设,对教育等方面进行改革,努力为抗战后方建设贡献力量。

在此期间,他指挥了著名的长沙会战。薛岳在长沙会战中自创“天炉战法”,该战法以“后退决战,争取外翼”为指导思想,将日军诱至预设战场,再进行包围歼灭。第一次长沙会战,薛岳指挥部队成功阻击日军,粉碎了日军迅速占领长沙的企图。第二次长沙会战,虽日军一度攻入长沙,但薛岳组织部队顽强抵抗,最终迫使日军撤退。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歼灭日军十万之众,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此战役也成为中国抗日战场一次十分重大的胜利。薛岳因在长沙会战中的卓越表现,被誉为抗日“战神”,被认为是“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并先后获得国民政府授予的青天白日勋章和美国政府授予的自由勋章。

解放战争时期
抗战结束后,薛岳担任国民党徐州“绥署”主任,参与内战,但军事行动并不顺利。淮海战役后,薛岳等广东籍人提出“粤人治粤”的口号,他随后担任广东省府主席。1950年,在海南岛战役中,薛岳任海南防卫总司令,构筑“伯陵防线”,试图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但最终海南岛被人民解放军攻克,薛岳退居台湾。

退居台湾时期
到台湾后,蒋介石先后给了薛岳“总统府战略顾问”“中国国民党改造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等虚衔,但不授予实权,薛岳无兵可带,多半闲居在台湾南部嘉义乡间,过着半隐退日子。他曾任台湾世界客属总会理事长,虽身处台湾,但仍心系家乡故土。1992年,乐昌乡亲给他寄去家乡的信、照片和录像带,让他十分感动,他通过世界客属总会访问团向乐昌赠送了一面刻有“桑梓情深”题词的铜镜,表达对故里的思念之情。

1998年5月3日,薛岳逝世,享年103岁,“台湾当局”按照“一级上将”的规格为他举行了葬礼。

薛岳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为抗击日军侵略、保卫国家领土和民族尊严立下了赫赫战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军事人物。尽管他在国共内战时期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但从全民族抗战的角度来看,他在抗战中的贡献依然值得肯定和铭记。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29 12:50
上一篇:邱秀萍下一篇:陈公博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员
著名的军事家
社会活动家
企业家
菲律宾共和国前总统
革命烈士
原中华民国铁道部次长,汪精卫秘书
早期工人运动领袖
英雄模范人物
著名教育家、外交家、语言学家
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
原农会执行委员长
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
原中顾委委员、中央党校原校长
著名爱国将领
浙江省委原书记
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原副馆长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雷州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
原河南省委书记
山东省委原书记
孙中山先生的孙女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甘肃省委书记
河北省委原书记
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获金质奖章
中央军委纪委第二书记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原理事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理事
人民书法家
开国大校
开国少将
浙江省委原书记
第11届中央候补委员
岭表大宗,传阳明学入粤
元朝女诗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革命烈士
唐朝十八大学士
贺龙夫人
初唐四大书法家,唐朝宰相
中国唐朝初年名将
明朝开国功臣
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