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李淑桓

公元1894年-1941年

李淑桓公元1894年-1941年 广东江门市鹤山人物

李淑桓,(1894—1941),原名壶娴,广东省鹤山市古劳维塾乡人。

人物经历

婚后在广州开设“时修”女塾,亲自执教。因丈夫姓郭,人们习惯称她为“郭太”。“9.18”事变发生后,李淑桓义愤填膺地在《哀国难》的文章中写道:“今日为我国最悲痛之日也。最悲痛之日即吾人0雪耻之时。”其时“时修”女塾已迁到香港,她以此文教育学生,并积极参加-活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即让长子显承奔赴陕北公学,投身抗日救国。在后来的一年半时间里,郭太先后送三子显绪参加东江抗日游击队;送次女云翔参加“回乡救亡工作团”;送六子显怡参加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

1939年“三八”妇女节,她听了著名女革命家何香凝的演说,备受鼓舞,热血沸腾。

同年5月间,党组织让她随慰问团回东江探望在部队的儿女,郭太毅然把双胞胎的四子显和与五子显乐带上,送到部队。

1940年3月,五子显乐在掩护部队突围的战斗中光荣牺牲。翌年初,丈夫因肾炎病逝,淑桓以坚强的意志忍受着丧夫失子的沉重打击,仍然全身心投入各项抗日救亡工作。

1941年春节过后,她带着七子显隆离开九龙,到了东莞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并让年仅12岁的显隆当了交通员。

1941年农历八月十四日早,国民党顽军纠集了一两千人突然向大岭山根据地进攻,正在村里教书的郭太不幸落入魔爪。顽军骂她“游击婆”,要她“改邪归正”,并以施毒刑相威胁。她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斩钉截铁地回答敌人:“你们要杀就杀,我一个老太婆死了,还有我的儿子,还有许许多多的爱国抗日志士,你们杀不绝,他们一定会替我报仇!”郭太当夜就被敌人在大塘村附近枪杀了,年仅47岁。淑桓崇高的革命气节和母亲的伟大胸怀,对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影响极大,人们称她为“革命母亲”。

  同年(公元1894年)出生的名人:朱青勋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易焕兰下一篇:吴振刚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秦国名将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唐朝第二位皇帝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山西省委原书记
国务院总理
西夏政权的奠基者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脱口秀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革命烈士
佛山市卫生局原局长
公元1879年-1954年
广东江门市鹤山人物
清?-1841年
广东江门市鹤山人物
公元1904年-1978年
广东江门市鹤山人物
鹤山
广东江门市鹤山人物
公元1919年-1975年
广东江门市鹤山人物
清?-1913年
广东江门市鹤山人物
鹤山
广东江门市鹤山人物
清?-1858年, 清朝广东天地会首领
广东江门市鹤山人物
公元1898年-1967年
广东江门市鹤山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