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沛,1954年7月出生于吉林长春二道区,是一位在外科医学领域建树卓越、声誉斐然的大家。他不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担任过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如今为北京协和医院名誉院长,同时身兼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等重要职位 。在医学的漫漫征途中,他凭借着对患者的深切关怀、对医术的精益求精以及对科研的执着探索,成为了行业的领军人物,为我国外科医学尤其是胰腺疾病诊治领域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赵玉沛的求学历程开启了他辉煌的医学之路。1978年,他凭借自身的努力与天赋,成功考入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系医学专业 。在大学期间,他勤奋刻苦,全身心地投入到医学知识的学习中,系统地掌握了医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1982年,他顺利毕业,获得学士学位,以优异的成绩开启了职业生涯的新篇章 。毕业后,赵玉沛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工作 。在这里,他深知自身知识储备仍需进一步提升,于是在1985年,毅然选择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外科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专注于临床医学专业研究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他积极参与临床实践和科研项目,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 。1987年,他成功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硕士学位 。为了拓宽国际视野,接触国际前沿医学理念和技术,1988年,赵玉沛被派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医学院做访问学者 。在美期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国外先进的医学知识和技术,与国际顶尖医学专家进行交流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两年后,怀着对祖国医学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他回到了北京协和医院,继续在普外科领域深耕 。回国后的赵玉沛,在医学道路上不断取得突破 。1993年,他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1995年,凭借在临床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和扎实的学术功底,他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主任医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此后,他在医学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先后担任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副主任、主任、外科学系副主任、副院长等职务 。2007年12月,赵玉沛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被任命为北京协和医院院长,成为北京协和医院建院以来第一位民选出来的院长 。次年,他还兼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 。在领导岗位上,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管理才能和专业优势,推动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2020年11月4日,赵玉沛卸任北京协和医院院长职务,转任北京协和医院名誉院长 ,但他依然心系医学事业,继续在医学领域发光发热 。
在临床工作中,赵玉沛医术精湛,尤其擅长基本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治,在胰腺、胆道、胃肠、甲状腺疾病,特别是胰腺疾病的外科诊治方面造诣深厚 。他从医30余年,始终坚守在普通外科临床一线,凭借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医术,成功救治了无数患者 。他高度重视诊疗技术的改进,致力于为患者减轻病痛和经济负担 。在胰腺疾病诊治方面,他提出“胰腺癌高危人群”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有效促进了高危人群尽早就诊,同时也帮助医务人员减少了误诊情况的发生 。他还提出并建立“胰腺癌诊治绿色通道”,规范了胰腺癌诊治流程,让患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全面、更精准的治疗方案,赵玉沛率先在国内建立胰腺疾病会诊中心,通过多学科诊疗(MDT)模式,集合多个学科的专家力量,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最佳治疗方案 。此外,他创立了经空肠胃造瘘术,该手术创伤性小,操作简单,避免了留置胃管所带来的多种并发症,明显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在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治疗方面,赵玉沛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领导的课题组对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进行了系列的临床研究,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例经腹腔镜胰岛素瘤摘除术 。并且,他率先在国内开展机器人胰岛素瘤手术,截至目前已成功实施100余例,这种手术方式明显减轻了剖腹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缩短了手术和住院时间 。
科研工作也是赵玉沛医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在胰腺肿瘤的转化研究与外科诊治领域深耕多年,针对胰腺癌、胰腺内分泌肿瘤及胰腺囊性肿瘤等胰腺疾病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以及综合治疗等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取得了系统性和开创性的成果 。在基础研究方面,他带领团队开展了大量科研项目 。多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九五”攻关、“十五”攻关、“十一五”支撑计划等在内的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 。在胰腺癌研究中,他提出了胰腺癌细胞起源及发生的新观点,这一观点为研究胰腺癌发生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了关键的分子靶点 。此外,他的团队首次在国内外建立了三种胰腺癌耐化疗药细胞株,并绘制了与胰腺癌多药耐药发生相关的总体基因表达改变图谱,这一成果可能为胰腺癌多药耐药发生的分子机理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及策略 。在临床科研方面,他大力推动全国胰腺外科的进步和发展 。牵头制定了中华医学会胰腺癌诊治指南和卫生部胰腺癌诊治的国家行业标准 。带领全国16家胰腺外科中心,承担了国家863、973、科技支撑计划和行业专项基金等重大科研课题,就胰腺癌诊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搭建了全国胰腺癌诊治技术平台 。通过这些努力,他引领全国胰腺外科同道,共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提高了我国胰腺疾病的诊治水平 。
在教学方面,赵玉沛常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 。他治学严谨,言传身教,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精神 。他培养硕士、博士及博士后100余名,这些学生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在医学领域不断成长,如今已成为我国医学事业的中坚力量 。他主编主译专著8部,其中主编的《胰腺病学》被评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 。这部专著内容丰富、系统全面,对胰腺疾病的基础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详细阐述,为胰腺疾病领域的医学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
赵玉沛在医学领域的卓越贡献,使他收获了众多荣誉 。他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教育部科技二等奖、北京市科技三等奖、日本国际优秀青年外科医师奖、吴阶平医药学研究奖等 。他还荣获中国医师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届周光召临床医师奖、北京市医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2007年,他被授予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荣誉院士 。2011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他为我国医学事业发展所做出贡献的充分肯定 。
在社会任职方面,赵玉沛身兼数职,积极为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他担任中华医学会会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国胰腺外科学组组长,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在学术期刊任职方面,他担任《中华外科杂志》总编辑、《ANNALS OF SURGERY》(中文版)主编及十余种外科杂志的名誉总编和副总编 。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他担任国际外科学院、北美外科学院、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香港外科学院“Honorary Fellowship”和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Fellowship Ad Hominem”,国际肝胆胰外科协会副主席,第16届亚洲外科学会主席 。他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多次成功举办了中国外科周,国际外科、消化道和肿瘤科医师联盟(IASGO)大会,以及第十六届亚洲外科大会,获得了国内外广泛赞誉 。他多次组织中国外科医生投稿并参加美国外科医师年会(ACS),有力推动了我国外科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 。2009年,他主导英国皇家外科学院和香港外科医师学院与北京协和医院联合,在内地建立了首家普通外科医师培训基地,按照国际标准培训中国外科医师,对我国外科医师队伍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划时代意义 。
赵玉沛始终秉持着医者仁心的理念,无论是在临床一线救治患者,还是在科研领域探索创新,亦或是在教学岗位培养人才,他都全力以赴 。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医学大家的责任与担当,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医学工作者投身于医学事业,为守护人民健康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