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兴宗耶律宗真:复杂时代的多面君主 辽兴宗耶律宗真,作为辽朝第七位皇帝,身处辽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他在政治舞台上既有与北宋外交博弈的权谋,也有对西夏的军事征伐,同时在内政上展现出复杂的一面,其统治深刻影响了辽朝后期的发展走向 。 耶律宗真于开泰五年(1016 年)四月三日出生在显州东(今辽宁北镇一带)锥子河,此地见证了这位未来皇帝的诞生。他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长子,母亲为钦哀皇后萧耨斤,不过出生不久,他便被无子的齐天皇后萧菩萨哥抱去抚养。耶律宗真幼年聪慧,随着年龄增长,身形魁梧,颇具帝王贵相,性格豁达大度。他不仅擅长骑马射箭,展现出契丹皇室子弟的尚武传统,还对儒家学说兴趣浓厚,精通音律,在文化修养上也有一定造诣 。 开泰七年(1018 年),年仅三岁的耶律宗真被封为梁王,太平元年(1021 年),他被册立为皇太子,身份地位得以确立。太平十年(1030 年),耶律宗真出任北南院枢密使,开始涉足辽朝核心政治事务,积累了一定的政治经验 。 太平十一年(1031 年),辽圣宗耶律隆绪去世,耶律宗真顺利即位,尊母亲萧耨斤为皇太后,改元景福,大赦天下。然而,他登基初期,权力被母亲萧耨斤牢牢掌控。萧耨斤掌权后,迅速展开一系列行动,赐死驸马萧锄不里、萧匹敌,将围场都太师女真著骨里、右祗候郎君详稳萧延留等七人处死并没收家产,还将齐天皇后萧菩萨哥迁往上京(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部)。耶律宗真得知后,劝说母亲不要治齐天皇后的罪,萧耨斤却认为留下她会成为后患,执意将其定罪并迁往上京。同年十二月,耶律隆绪下葬后,萧耨斤开始垂帘听政,耶律宗真虽为皇帝,却无法处理政务,群臣请求他亲政也未能成功 。 萧耨斤专政期间,行事专横,大肆诛杀功臣,安排自己的兄弟、亲信掌管南北两院,将萧氏家奴安插在各个岗位,对耶律宗真的一举一动严密监视。有一次,耶律宗真赏赐给一个乐工美酒和银带,萧耨斤得知后大怒,鞭打了乐工。耶律宗真发现是身边内侍高庆郎告知母亲,便命人杀死高庆郎,这一举动让萧耨斤更为生气,派小官去训斥耶律宗真,使得耶律宗真自嘲贵为天子却如同囚徒 。 重熙元年(1032 年)春,耶律宗真前往春猎,萧耨斤担心他怀念齐天皇后的养育之恩,派人急速前往上京,将齐天皇后赐死,以庶人礼葬于祖州北白马山(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同年十一月十一日,耶律宗真率领群臣给皇太后上尊号为法天应运仁德章圣皇太后,群臣也为他上尊号为文武仁圣昭孝皇帝,随后大赦天下,改元重熙。次年,耶律宗真与耶律喜孙谋划,准备从萧耨斤手中夺回权力 。 重熙三年(1034 年),萧耨斤召集弟弟商议,打算废黜耶律宗真,改立耶律重元为帝。耶律重元将这一谋划告知耶律宗真,耶律宗真决定先发制人。不久,他和耶律喜孙趁着萧耨斤出游的时机,带兵成功夺取权力,将萧耨斤用黄布车押往庆州囚禁。同年,耶律宗真打猎路过祖州白马山,看到齐天皇后荒芜的坟冢,伤感落泪,下诏在祖州陵园内选吉地将其改葬 。 夺回大权后,耶律宗真亲政,但其执政风格却饱受争议。他挥霍无度,放荡不羁,常常便服微行,多次出入酒肆,言语轻佻,玩到尽兴才返回宫廷。他还与教坊使王税轻等数十人结拜为兄弟,甚至前往他们家中拜访其父母。耶律宗真尤其尊崇沙门人士,将二十名僧侣封为三公、三师兼政事令等高官。许多贵戚望族见状,将出家为僧尼视为升官捷径。如王纲、姚景熙、冯立等人,都是在耶律宗真微服私访时与其相遇,随后得到高官厚禄。耶律宗真肆意提拔亲信左右,不论其是否有功,像刺曷昌等数十人皆是如此。左右隶役出身微贱,被他选入宫闱后,毫无功勋却被提拔至将相、公卿之位。汉人枢密使马保忠曾劝谏耶律宗真,指出有罪当罚、有功当赏是国家的典章制度,如今大肆封官赏爵导致泛滥,将来会无官可封,应循序渐进地封赏。耶律宗真却大怒,认为这是限制他行使权力,对国家不利。此后,只要有人想要升迁,耶律宗真就先厚赐贵臣,从此再无人敢劝谏 。 重熙四年(1035 年)三月,耶律宗真册立萧氏为皇后,并于次年举行科举考试,录取进士四十九人。萧耨斤被囚禁后,大臣提议接回太后,以获取宋朝每年的岁贡,耶律宗真没有采纳。重熙六年(1037 年)秋,耶律宗真听报恩经后有所感悟,对囚禁母亲一事心生悔意,亲自驾车将萧耨斤迎回,此后更加恭敬孝顺。但萧耨斤并不开心,母子之间相互提防,偶尔一起出行时,也相隔几十里远。同年,耶律宗真册封儿子耶律洪基为梁王 。 重熙七年(1038 年)夏,兴平公主去世。由于公主生前与西夏国王李元昊关系不睦,此次突然离世,耶律宗真派使者责问李元昊,辽与西夏之间由此产生嫌隙。次年正月初一,宋朝派遣使者韩琦、王从益前来祝贺正旦,耶律宗真随后下令禁止朔州向宋朝卖羊。重熙九年(1040 年),女真侵犯辽国边境,耶律宗真征发黄龙府铁骊军队将其击败,并于同年十二月将俘获的女真民户安置在肃州 。 重熙十年(1041 年)十二月,宋朝派刘沆、王整前来祝贺应圣节。耶律宗真听闻宋朝设置关河、修治壕沟,担心对边境不利,召集南、北枢密吴国王萧孝穆、赵国王萧贯宁共同商议,谋划夺取宋朝先前允诺割让的关南十县地域,并派萧英、刘六符出使宋朝。同年,耶律宗真任命宣政殿学士杨佶为吏部尚书,判顺义军节度使事。同月二十二日,他再次商议伐宋之事,下诏晓谕诸道。次年春正月,耶律宗真派南院宣徽使萧特末、翰林学士刘六符出使宋朝,索要晋阳及瓦桥以南十县之地,并责问宋朝兴师讨伐西夏以及在沿边地区疏浚水道、增加兵将戍守的原因。六月,宋朝派富弼、张茂实带国书来访辽国,耶律宗真予以回复,后下令禁止向宋朝售卖毡、银。八月,宋朝再命使臣富弼与张茂实带书至辽国,国书表明关南县邑不可割让,但可以增加岁币,每年增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给辽。耶律宗真要求宋朝文书要称 “献” 或 “纳”,富弼据理力争,未能成功。富弼劝说耶律宗真,辽与宋交好,获利的是国家而非臣子;辽与宋交恶,获利的则是臣子而非国家。耶律宗真觉得有理,于同月二十五日,派北院枢密副使耶律仁先、汉人行宫副部署刘六符出使宋国与宋言和。闰九月十三日,耶律宗真得知宋朝决定每年增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给辽,文书称 “贡”,钱物已送至白沟(宋辽交界处),大喜之下在昭庆殿宴饮群臣,并当天下旨赈济抚恤三父族中的贫户。二十一日,耶律仁先、刘六符等人回到辽国,递交宋国盟誓之书。之后,耶律宗真下令减免为伐宋做预先准备的诸部落一年租税 。 重熙十一年(1042 年)十二月,吐浑、党项向西夏上交大量马匹,耶律宗真诏令加强边防守备。次年春,他派使者告知西夏已与宋讲和。二月十六日,耶律敌烈等出使夏国归来,禀告李元昊已停止对宋用兵,耶律宗真立即派使者将此消息告知宋朝。同年秋七月,夏国派使者上表请求讨伐宋朝,耶律宗真没有答应。后来西夏侵略党项,耶律宗真派延昌宫使高家奴前去责备西夏 。 重熙十三年(1044 年)四月,党项许多部落背叛辽国投靠西夏,山西部族节度使屈烈率领部下也投奔西夏。同年五月,辽国征发的部兵与党项军交战失利,招讨使萧普达、四捷军详稳张佛奴战死。李元昊前来援助叛党,初十,耶律宗真诏令征发诸道兵马在西南边境会师征讨李元昊。六月,阻卜酋长乌八派儿子押送李元昊派往阻卜的求援使者纞邑抵达辽国,并请求派兵助战,耶律宗真应允。因即将对西夏用兵,他派遣使者告知宋朝。同年七八月,西夏两次派使者造访辽国,耶律宗真询问情况,未得到实情回答。九月,耶律宗真召集兵马后,派遣耶律重元、萧惠率领先锋部队讨伐西夏。后来李元昊上书表达罪过,在辽国大军驻扎河曲后,他亲自带领党项三部前来谢罪,耶律宗真赐其酒,允许他改过自新并将其放回西夏。但耶律宗真的部下都认为征讨西夏大军已集结,不可半途而废。于是耶律宗真督率数路兵马袭击西夏,杀死数千人,驸马都尉萧胡睹却被西夏俘虏。不久后,双方交换俘虏,耶律宗真随即班师回朝 。 重熙十四年(1045 年)至重熙十七年(1048 年),耶律宗真在国内进行一系列人事调动。在此期间,高丽多次派使者来辽朝贡,辽与宋朝保持较为和平的关系,耶律宗真四处游玩、避暑、钓鱼。重熙十八年(1049 年)春正月初一,辽国扣留西夏前来祝贺正旦的使者,后耶律宗真派北院枢密使萧惟信将伐夏之事告知宋国。同年七月,他再次兴兵攻打西夏,亲自率军出征。进攻西夏前期进展顺利,同年九月辽军将领萧惠等人被西夏击败,不久之后耶律宗真手下将领耶律敌鲁古俘虏了李元昊的妻子和他手下官员的家属 。 重熙二十四年(1055 年)八月二十八日,耶律宗真染病去世,时年四十岁。他死后,庙号为兴宗,谥号为神圣孝章皇帝,同年十一月,被葬于庆陵(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 耶律宗真在位期间,在政治上经历了与母亲的权力争夺,亲政后又有着较为放纵的统治风格;在对外关系上,他通过外交手段迫使北宋增纳银绢岁币,又两次亲征西夏。然而,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矛盾,使得辽国国力逐渐走向衰落,成为辽朝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 |